(第三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尔雅答案 主讲教师:赖亦明 教授、博士 /江西师范大学
1.7导论测验题
1、【单选题】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在因特网上组织的“谁是影响人类进程的千年思想家”的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 )
A、爱因斯坦
B、马克思
C、牛顿
D、达尔文
答案:B
2、【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1848年2月发表的( )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神圣家族》
答案:B
3、【单选题】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马克思本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B、马克思并不相信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旨在同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的假马克思主义者划清界限
D、马克思不喜欢“马克思主义”这个名词
答案:C
4、【单选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
A、基本内核
B、合理内核
C、唯物主义
D、绝对观念
答案:B
5、【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 )
A、全人类立场
B、人民大众的立场
C、立场中立
D、社会精英的立场
答案:B
6、【单选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 )
A、基本内核
B、合理内核
C、辩证法思想
D、阶级斗争学说
答案:A
7、【多选题】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 )
A、阶级斗争学说
B、唯物史观
C、剩余价值学说
D、人道主义思想
答案:BC
8、【多选题】在德国古典哲学家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影响最大的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费希特
答案:BC
9、【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 ( )
A、实事求是的方法
B、辩证分析的方法
C、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
D、群众路线的方法
E、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答案:ABCDE
10、【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BCD
11、【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人民性
E、发展性
答案:ABCDE
12、【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是( )
A、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B、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C、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D、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具体方案
答案:ABC
13、【判断题】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独创的。( )
答案:错误
14、【判断题】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一系列主客观条件交互作用的产物。( )
答案:正确
15、【判断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邓爷爷理论。( )
答案:错误
16、【判断题】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具体方案。( )
答案:错误
17、【判断题】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先坚持、后发展。
答案:错误
2.1.10本节测验题
1、【单选题】恩格斯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答案:C
2、【单选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
A、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B、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
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
答案:C
3、【单选题】哲学史上首先对“物质”概念进行探讨的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答案:B
4、【单选题】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答案:A
5、【单选题】《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D
6、【单选题】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劳动( )
A、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B、为意识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C、为人提供了生活资料
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
答案:B
7、【单选题】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 )
A、正确反映
B、歪曲反映
C、虚幻反映
D、主观映像
答案:D
8、【单选题】有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分泌物,正如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D
9、【单选题】“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C
10、【单选题】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
B、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同二元论划清界限
答案:C
11、【多选题】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
A、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B、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C、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D、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答案:ACD
12、【多选题】下列说法哪些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 )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C、审时度势
D、心静自然凉
答案:BCD
13、【多选题】人们在剧场欣赏某一悲剧时,有人听之入神,有人听之乏味,有人为之悲泣,有人不为所动。这种意识反映的不同是由于( )
A、人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欣赏能力不同
B、人们的生活经历不同
C、人们当时的主观精神状态不同
D、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因而情感不同
答案:ABCD
14、【多选题】陈云提出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有(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客观实际是认识的出发点和依据
C、书本知识是不可靠的
D、书本知识和上级指示正确与否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答案:ABD
15、【多选题】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C、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答案:CD
16、【判断题】“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
答案:正确
17、【判断题】世界统一于存在。( )
答案:错误
18、【判断题】电脑是物化了的人的意识,电脑战胜人脑,实质上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 )
答案:正确
19、【判断题】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
答案:错误
20、【判断题】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意识决定物质。( )
答案:错误
2.2.13本节测验题
1、【单选题】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 )
A、矛盾的普遍性
B、主要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答案:D
2、【单选题】区别同质事物的依据是( )
A、事物的度
B、事物质的规定性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答案:C
3、【单选题】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次要性质发生了变化,属于( )
A、非爆发式飞跃
B、局部性部分质变
C、阶段性部分质变
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答案:C
4、【单选题】假象是指( )
A、人们的一种错觉
B、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
C、从反面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答案:C
5、【单选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A
6、【单选题】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答案:B
7、【单选题】“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B
8、【单选题】“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 )
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答案:D
9、【多选题】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答案:ABD
10、【多选题】矛盾同一性的作用表现在( )
A、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在质变过程中,它促使旧的统一体瓦解,新的统一体产生
C、它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
D、它规定了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答案:ACD
11、【多选题】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和”就是“同”
答案:ABC
12、【多选题】下列说法体现对立统一思想的是( )
A、“万物莫不有对”
B、“独中又自有对”
C、“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答案:ABD
13、【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B、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C、质变优于量变
D、区分量变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答案:ABD
14、【多选题】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
A、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B、偶然性后面隐藏着必然性
C、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是必然的
D、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答案:AB
15、【多选题】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 )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或波浪式的
C、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有时是可以改变的
D、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
答案:ABD
16、【多选题】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否定是( )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
C、包含肯定的否定
D、主观、任意的否定
答案:BD
17、【判断题】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
答案:正确
18、【判断题】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自然而然解决了。( )
答案:错误
19、【判断题】质变优于量变。( )
答案:错误
20、【判断题】“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
答案:正确
21、【判断题】“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
答案:错误
2.3.4本节测验题
1、【单选题】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答案:C
2、【单选题】辩证思维的实质是( )
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B、从抽象到具体
C、对客观世界辩证规律的反映
D、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答案:C
3、【单选题】归纳和演绎的区别是( )
A、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B、归纳是一种低级的思维方法,演绎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法
C、归纳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演绎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D、归纳方法在认识事物中起主要作用,演绎方法起辅助作用
答案:A
4、【单选题】以下哪种观点是与“底线思维”相抵触的( )
A、我们要注意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要注意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度”
B、不能突破主权的底线,不能突破环境保护的底线
C、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D、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防患未然
答案:C
5、【多选题】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中的“具体”是指( )
A、感性具体
B、思维具体
C、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
D、多种规定的统一
答案:BD
6、【多选题】关于分析与综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实质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发展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
B、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C、只有把分析与综合这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对所认识的事物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过程。
D、分析与综之间合的关系是辩证的。
答案:ABCD
7、【多选题】“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体现了( )
A、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
B、历史是逻辑的基础
C、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
D、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从哪里开始
答案:ABCD
8、【多选题】学习唯物辩证法,除了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外,还包括 ( )
A、历史思维能力
B、战略思维能力
C、底线思维能力
D、创新思维能力
答案:ABCD
9、【多选题】我们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途径有( )
A、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的学习
B、加强对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
C、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
D、学好历史唯物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答案:ABCD
10、【判断题】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也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
答案:错误
11、【判断题】历史决定逻辑,逻辑常常“修正”历史。( )
答案:正确
12、【判断题】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 )
答案:正确
13、【判断题】辩证思维能力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科学思维能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 )
答案:正确
3.2.4本节测验题
1、【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答案:D
2、【单选题】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答案:C
3、【单选题】“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
A、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答案:D
4、【单选题】概念、判断、推理是( )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答案:C
5、【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
A、物质生产实践
B、医疗实践
C、科学文化实践
D、社会政治实践
答案:ACD
6、【多选题】马克思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 )
A、唯心主义先验论
B、唯物主义反映论
C、唯心主义的可知论
D、唯物主义的可知论
答案:BD
7、【多选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显著特点有( )
A、把可知论引入认识论
B、把唯物主义引入认识论
C、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D、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答案:CD
8、【多选题】认识的辩证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
A、从感觉到知觉的过程
B、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答案:CD
9、【判断题】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主张。( )
答案:正确
10、【判断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
答案:正确
11、【判断题】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
答案:正确
3.3.9本节测验题
1、【单选题】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
A、正确反映
B、歪曲反映
C、颠倒反映
D、否定反映
答案:A
2、【单选题】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C、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
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答案:D
3、【单选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 )
A、主张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主观的
B、否认真理都是发展的
C、否认真理都是绝对的
D、主张真理都是具体的
答案:A
4、【单选题】价值首先取决于( )
A、主体的需要
B、客体
C、客体所具有的属性
D、主客体间的关系
答案:C
5、【多选题】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 )
A、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B、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D、主张真理即在我的心中
答案:ABCD
6、【多选题】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这是( )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充分相信群众,使群众掌握真理
C、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D、唯心主义真理论
答案:AD
7、【多选题】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是( )
A、真理不是谬误,谬误不是真理
B、真理超出一定的范围就转化为谬误
C、在一定条件下谬误可以转化为真理
D、相对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答案:ABC
8、【多选题】承认真理绝对性就必然( )
A、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B、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C、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D、承认真理有待于深化
答案:ABC
9、【多选题】“只要迈进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个方向迈进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是一种什么观点( )
A、相对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在一定条件下真理会向谬误转化
答案:CD
10、【多选题】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因为( )
A、实践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B、实践是人们的主观活动
C、真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D、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答案:AD
11、【多选题】价值具有( )
A、客观性
B、多维性
C、主体性
D、社会历史性
答案:ABCD
12、【多选题】人类认识包括知识性认识与评价性认识两个方面,其中评价性认识也就是( )
A、价值判断
B、价值评价
C、价值评判
D、价值预测
答案:ABC
13、【多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对民族与国家来说,在诸多价值观中,那些( )的,即为核心价值观。
A、最基本
B、最持久
C、最深层
D、全社会共同认可
答案:BCD
14、【多选题】马克思主义中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表现在( )
A、真理是怎么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价值是怎么满足人的需要
B、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
C、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
D、真理与价值的这种区别性会引起两者之间的矛盾
答案:ABCD
15、【判断题】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
答案:错误
16、【判断题】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去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
答案:错误
17、【判断题】真理和谬误是完全对立的。( )
答案:错误
18、【判断题】“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
答案:正确
19、【判断题】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
答案:正确
20、【判断题】价值的客观性是以价值的主体性为前提的。( )
答案:错误
21、【判断题】价值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
答案:正确
22、【判断题】从同一真理出发,也就会有相同的行为取向。( )
答案:错误
4.2.7本节测验题
1、【单选题】在从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A、气候变化
B、生产劳动
C、类人猿的生理结构
D、类人猿的生活习性
答案:B
2、【单选题】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社会关系
B、社会意识
C、生产劳动
D、地理环境
答案:C
3、【单选题】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血缘关系
B、社会生产关系
C、政治思想关系
D、阶级压迫关系
答案:B
4、【单选题】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答案:C
5、【单选题】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B、是否承认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C、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答案:D
6、【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
A、国家政权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生产方式
答案:BCD
7、【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生产方式的有( )
A、生产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生产力
答案:AD
8、【多选题】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在( )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B、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制度的性质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答案:ABCD
9、【多选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 )
A、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B、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C、它决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D、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答案:ABD
10、【多选题】下列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A、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答案:BCD
11、【判断题】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答案:正确
12、【判断题】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
答案:错误
13、【判断题】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
答案:正确
14、【判断题】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
答案:错误
4.3.5本节测验题
1、【单选题】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B、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
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答案:D
2、【单选题】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 )
A、心理结构
B、社会结构
C、生态结构
D、观念结构
答案:D
3、【单选题】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重要动力
D、物质动力
答案:A
4、【单选题】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 )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生产资料所有制
D、生产方式
答案:B
5、【单选题】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 )
A、推动力量
B、基本内涵
C、实现途径
D、具体体现
答案:D
6、【单选题】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基本矛盾
B、主要矛盾
C、非主要矛盾
D、其他矛盾
答案:B
7、【单选题】阶级首先是一个( )
A、政治范畴
B、社会范畴
C、意识形态范畴
D、经济范畴
答案:D
8、【单选题】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
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
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
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
答案:B
9、【单选题】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唯一动力
C、最终动力
D、直接动力
答案:D
10、【单选题】社会革命是( )
A、经济斗争
B、政治斗争
C、武装斗争
D、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答案:D
11、【单选题】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D、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答案:A
12、【单选题】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
A、社会制度更替的主要形式
B、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C、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
D、革命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
答案:B
13、【单选题】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答案:D
14、【单选题】科学是( )
A、人类的一切知识
B、知识的理论体系
C、人类的自然知识
D、人类的社会知识
答案:B
15、【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
A、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答案:BD
16、【多选题】下列属于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有(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C、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规律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规律
答案:ABD
17、【多选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 )
A、制约和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B、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决定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
D、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答案:ABD
18、【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生产关系内部各方面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答案:AB
19、【多选题】“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答案:AC
20、【多选题】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正确方法有( )
A、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ABCD
21、【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
答案:AB
22、【多选题】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个部分( )
A、政治思想和制度
B、法律思想和制度
C、政治上层建筑
D、观念上层建筑
答案:CD
23、【多选题】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
D、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BCD
24、【多选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A、阶级的产生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
B、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C、阶级的产生是一部分人用暴力征服另一部分人的结果
D、划分阶级的客观依据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
答案:ABD
25、【多选题】“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的作用体现在( )
A、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B、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C、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创造条件
D、无产阶级革命将为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答案:ABCD
26、【多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改革( )
A、可以缓和、调节社会矛盾
B、是实现社会形态质变的决定性手段
C、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经常性形式和有效途径
D、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答案:ACD
27、【多选题】“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定科学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D、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
答案:ABD
28、【多选题】科技革命的巨大作用体现在( )
A、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B、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C、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D、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答案:ABCD
29、【判断题】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社会主要矛盾。( )
答案:错误
30、【判断题】一切阶级斗争,归要到底都是围绕政治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
答案:错误
31、【判断题】国家是各阶级利益的调节者。( )
答案:错误
32、【判断题】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贫困落后。( )
答案:错误
33、【判断题】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
答案:错误
34、【判断题】改革不是全局的,是局部的。( )
答案:错误
4.4.3本节测验题
1、【单选题】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C
2、【单选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答案:B
3、【单选题】“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本质属性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A
4、【单选题】“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答案:B
5、【单选题】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社会关系
答案:D
6、【单选题】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 )
A、重要力量
B、决定力量
C、影响因素
D、重要因素
答案:B
7、【单选题】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 )
A、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B、专指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C、专指历史上被压迫阶级的政治代表
D、专指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
答案:A
8、【单选题】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是坚信( )
A、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
B、群众都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
C、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
D、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答案:D
9、【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C、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中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作者”
D、普通个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历史人物是历史的 “剧作者”
答案:A
10、【单选题】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是( )
A、偶然的
B、有时是必然的,有时是偶然的
C、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必然的
答案:C
11、【单选题】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