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在线uooconline上面的中外文化精神十讲章节作业答案
期末考试题目随机,无答案可卖,需要可代做
第1章1.6章节作业
一、单选题(共80.00分)
1.学者们大多认为,文字起源于()
A.图画和结绳记事
B.图画和刻划符号
C.八卦和图画
D.八卦和刻画符号
答案:B
2.以下汉字的构造方式属于象形法的是()
A.雨、月、瓜
B.集、州、牛
C.虎、本、逐
D.高、寒、暮
答案:A
3.从文字学角度解读形声字“扈”,其本义最有可能的是()
A.姓
B.随从护卫
C.城郭或行政区
D.救护爱护
答案:C
4.关于“右文说”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声符在右边的都能表达意义
B.声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具有共同的意义
C.形声字的意义依靠右边的部分表示
D.主张根据右边的声符来推求字义的学说
答案:D
二、多选题(共20.00分)
1.对汉字与文化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A.有的字形可以体现文化信息,如“出”(附件1)、“舍”(附件2)象上古穴居之形
B.有的意符可以体现文化信息,如“纸”的意符是“糸”,表明造字最初多以丝絮为原料
C.有的构形变化可以体现文化信息,如“爵”的意符由“手”变为“寸”体现商周社会藏礼于器的文化制度
D.文化是造字的依据,因此每个汉字中都包含着文化信息。
E.有的字义引申可以体现文化信息,如“取”由“捕取”引申出“娶妻
答案:ABCE
2.5章节作业
一、单选题(共80.00分)
1.下面对词的理据中的文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理据是事物所以得名的内在原因,是观察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个角度。
B.有些词的理据来自所指事物的自然特性,如“桌”得名于其特点“卓(高)”。
C.有些理据则来自与所指事物相关的历史文化,如汉语“年”本义“谷熟”,反映上古以谷熟时节为岁首的历法制度。
D.词的理据中都含有文化信息。
答案:D
2.汉语中的亲属称谓“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父”等在英语中用uncle来统称,这说明()
A.汉语言比英语更发达。
B.西方人不重视亲属关系。
C.词汇场内词汇的多寡也具有文化意义。
D.西方语言亲属称谓词较为笼统,范畴化程度低。
答案:C
3.对词语借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语借用的目的是为了增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B.“苜蓿”、“葡萄”、“胭脂”、“石榴”都是西域借词。
C.“三昧”、“阎罗”、“禅”都是梵语借词。
D.“哲学”、“科学”、“企业”等是日语借词。
答案:A
4.以下对谐音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谐音可以使语言含蓄蕴藉,如借“莲”谐“爱怜”之“怜”,借“丝”谐“思念”之“思”。
B.汉语的谐音文化,还表现在由谐音所创造的社会习俗、礼仪风尚等。
C.有时使用谐音是为了吉利,如在新娘子的床上放枣、花生、石榴,意求多生贵子。
D.有些话的谐音听起来不吉利,便改换其它说法或进行语言回避,这算不上谐音文化。
答案:D
二、多选题(共20.00分)
1.语言交际中的文化意义体现在()
A.民族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直接而且根本地影响和决定着语言的语用原则和表达方式
B.每一社会体系中独特的思维方式会影响表达方式,反映在语言上就是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
C.语用原则也会影响人们的表达方式,英国人在邀请时都是采用问句的形式,以给对方接受或拒绝的选择
D.在称呼方面,中国人非常重视血缘关系,提倡长幼尊卑有序。而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在称谓上就简单多了,无论是爷爷还是外公都叫“Grandpa”,叔叔、舅舅都称“uncle”。
E.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接受不同的文化教育,具有不同的思想体系
答案:ADE
3.5章节作业
一、单选题(共100.00分)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义
C.礼
D.信
答案:A
2.孟子的“仁政”思想的核心为()
A.人性本善
B.不忍人之心
C.民贵君轻
D.不违农时
答案:C
3.“无用之用”的思想是()提出来的?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答案:C
4.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
A.大自然
B.自然界
C.理所当然
D.自然而然,事物内部本来的状态和规律性。
答案:D
5.6.孟子推崇的人格为()的人格。
A.仁爱
B.君子
C.大丈夫
D.正直
答案:C
4.9章节作业
一、单选题(共100.00分)
1.晚唐的司空图论诗注重的是诗的()
A.思想
B.韵律
C.修辞
D.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答案:D
2.()被视为中华禅宗的初祖。
A.神秀
B.慧能
C.达摩
D.老子
答案:C
3.下面哪本书属于“灯录”()
A.《金刚经》
B.《大藏经》
C.《五灯会元》
D.《古尊宿语录》
答案:C
4.下面不是南宗禅的要义是()
A.即心即佛
B.顿悟成佛
C.明了本心,立地成佛
D.渐修成佛
答案:D
5.禅宗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不包括()
A.以禅入诗
B.以禅论诗
C.出现了许多禅宗诗人
D.使得很多诗人学习禅宗
答案:D
5.10章节作业
一、单选题(共80.00分)
1.下列哪一典故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化中“以已度物”的思维特点?()
A.庄周梦蝶
B.朝三暮四
C.庖丁解牛
D.狐假虎威
答案:A
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在“中和”的审美原则要求下唐宋诗词的艺术表现?()
A.沉郁顿挫
B.含蓄委婉
C.端重笃厚
D.直抒胸臆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