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通网课法与法律超星尔雅答案来了,本门课程是由王理万老师主讲的,《法与法律》作为一门专业思想政治课程,深入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和新动态。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
1【多选题】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表述正确的包括()。ABCD
A、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探索适合自身的法治道路。
B、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C、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D、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引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2【判断题】2020年11月,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1【单选题】全面依法治国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A
A、改善
B、深化
C、创新
D、优化
2【单选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治国的主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B
A、捍卫人民
B、保护人民
C、团结人民
D、植根人民
3【多选题】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BCD
A、法治环境
B、法治国家
C、法治政府
D、法治社会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指向
1【多选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对此,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BCD
A、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唯一方式
B、必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C、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D、必须保证人民享有一切权利和自由
2【判断题】我们应当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为什么三者能够内在有机统一
1【单选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
A、根本保证
B、本质特征
C、基本方式
D、伟大实践
2【单选题】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法修正案和(),产生国家监察委员会及其领导人员,标志着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已经形成。D
A、工商法
B、民法典
C、监察官制度
D、监察法
3【多选题】关于我国依宪治国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表述正确的是()。ABCD
A、我国依宪治国的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西方宪政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B、我国与西方政体的领导力量不同。
C、在我国依宪治国中,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是一种不同于横向平行模式的纵向权力结构模式。
D、我国的依宪治国则是着眼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老百姓选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4【判断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关键。(√)
5【判断题】现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仍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领导是民主法治的根本保证
1【单选题】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党的领导
D、服务大局
2【多选题】关于坚持党的领导,下列表述正确的包括()。ABCD
A、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
B、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C、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民主,健全法制,创造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形式。
D、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才能有可靠的政治保证。
3【判断题】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要坚持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4【判断题】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区别。(√)
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的本质要求
1【单选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延续了上一届的“升势”,达到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7%;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20.57%;党政领导干部占总数的33.93%,比上届降低了近0.95%;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丰富变化的代表构成见证着“中国式民主的真谛”,见证了()。C.各名族平等的方针,表现在全国人大有各民族代表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各党派的平等性。
B、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各类团体的平衡性。
C、各名族平等的方针,表现在全国人大有各民族代表。
D、各民族平等的方针,表现在各宗教教派一律平等。
2【多选题】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这表明在我国()。AC
A、国家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B、社会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C、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D、国家保障公民的一切权益
3【判断题】在村级组织中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
4【判断题】新冠疫情期间我国通过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划分为单位网格,发挥社区(村)两委成员、居民组长、党员、辖区民警、小区物管等的主体作用,提升疫情期间基层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从而有效地防控了疫情的蔓延。可见网格化管理创新了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错
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单选题】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A)。
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B、科学立法
C、依宪执政
D、司法公正
2【多选题】法制是民主的()和()。BD
A、前提
B、体现
C、基础
D、保障
3【判断题】“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
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
1【单选题】我国现行的法是在()通过的。C
A、1954年12月1日
B、1978年3月5日
C、1982年12月4日
D、2018年1月18日
2【多选题】关于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ACD
A、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基础。
B、依宪治国的前提是依法治国。
C、依宪治国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
D、依宪治国为依法治国确定了最高准则。
3【判断题】“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个重要论断,明确了法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4【判断题】强调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表明了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5【判断题】对法律的遵守,首先是对法的遵守。(√)
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的意义
1【单选题】关于法维护,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维护法权威,就会维护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
A、维护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
B、维护法权威,就会维护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
C、保证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D、捍卫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
2【多选题】法还明确规定了国家的(),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广泛凝聚共识,全面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ABCD
A、奋斗目标
B、发展道路
C、根本任务
D、大政方针
3【判断题】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迫切需要。(√)
4【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日人员都不能直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或控告,必须依托执法部门对行为人进行检举。错
实施法所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1【单选题】
我国的国家法日是()。12月4日
A、1月18日
B、3月15日
C、12月1日
D、12月4日
2【多选题】现行法规定,有行使监督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A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法和法律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3【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2018年对法修改的内容的是()。ABCD
A、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B、新增“监察委员会”一节
C、确立法宣誓制度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法
4【判断题】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了法宣誓制度。错
5【判断题】为加强全国人大在法方面的工作,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法和法律委员会”。(√)
全面深入推进法实施和监督
1【判断题】全面贯彻实施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2【判断题】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坚持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法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地位
1【单选题】毛泽东在参加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的著名演讲是()。《为人民服务》
A、《愚公移山》
B、《纪念张思德》
C、《为人民服务》
D、《论联合政府》
2【单选题】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站位高远、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系统完备。
A、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所具有的鲜明政治属性。
B、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站位高远、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系统完备。
C、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所蕴含的深邃历史智慧。
D、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所积淀的深厚实践基础。
3【多选题】下面反应“民”与“国”关系的古语包括()。BC
A、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B、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C、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D、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判断题】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
5【判断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制度优势的重要内涵和充分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内涵
1【多选题】法律的权威来自于人民的()和()。BC
A、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B、内心拥护
C、真诚信仰
D、坚定信念
2【判断题】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主要工作。错
3【判断题】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要求
1【单选题】公平正义是良性社会的(),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取向。基本标准
A、首要标准
B、基本标准
C、重要保障
D、基础规范
2【多选题】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依法治国举措包括()。ABCD
A、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促进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D、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3【判断题】实现严格执法,要注重对执法方式的规范,善于结合具体执法环境和案件特点,切实尊重和维护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对法律和人民群众负责。(√)
4【判断题】司法体制改革成效如何,要由人民来评判。(√)
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
1【判断题】政法战线作为捍卫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重要力量,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
2【判断题】为提高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新需求,需优化政法公共服务,用好现代科学技术,总结推广“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办”等经验,努力提供更多利民便民的优质政法公共产品。(√)
推进科学立法,以良法保障善治
1【单选题】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承担“科学立法”任务的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A、人民政府
B、人民群众
C、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D、中国共产党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于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的是()。违法必究
A、科学立法
B、公正司法
C、违法必究
D、严格执法
3【单选题】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下列符合科学立法要求的是()。B.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要求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B、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要求依纪依规严厉“打虎”,追究其法律责任。
D、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严肃执法、严格执法,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4【判断题】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客观规律,体现客观规律。错
5【判断题】“新十六字方针”实现了由人治向依法治理的转变。错
推进严格执法,保证法律严格实施
1【多选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这告诫政府及其工作人员()。BC
A、应该坚持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乱作为。
B、应该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坚决纠正不作为。
C、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D、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2【多选题】对于行政权力,一般要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这说明()。AC
A、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
B、在授权范围内,政府可以随意变通。
C、行使权力必须依据法和法律的规定。
D、权力受到监督和约束就能避免腐败。
3【判断题】政府必须带头儿严格执法,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
4【判断题】公平的执法方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错
5【判断题】在法律实施体系中,权力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错
推进公正司法,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1【单选题】(),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标志性的改革举措,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强的特点。司法责任制
A、司法责任制
B、司法审判制
C、司法员额制
D、司法终身制
2【单选题】英国哲学家()曾经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培根
A、福山
B、马基雅维利
C、培根
D、边沁
3【单选题】以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人民法院建设了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大平台。裁判文书
A、人民陪审员
B、裁判文书
C、互联网法院
D、受案回执
4【判断题】各级党政机关应积极参与司法机关的司法过程,以促使司法公正。错
推进全民守法,培育良好法治环境
1【单选题】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A、以德治国
B、依法行政
C、依法治国
D、以人为本
2【单选题】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诉求日益增强,切实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A、摆脱道德观念束缚的必然要求。
B、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C、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D、公民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3【单选题】下列表述中,与全民守法精神相符的是()。公民积极主张和捍卫自己拥有的法定权利
A、法律虚无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思维。
B、有一些人利用特权违背法律行事。
C、以侥幸心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利用种种手段逃避法律制裁。
D、公民积极主张和捍卫自己拥有的法定权利。
4【判断题】法安天下,德润民心。德治比法治更重要。错
5【判断题】推进全民守法,要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和德治意识。(√)
法的重要内容与最高效力
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集体讨论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发扬民主原则
D、议行合一原则
2【多选题】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法的()和()。AD
A、核心价值
B、重要地位
C、具体程序
D、制宪目的
3【多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包括()。ABCD
A、全民所有制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C、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D、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
4【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错
新中国法的历史发展脉络
1【单选题】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2年法公布施行后,全国人大分别于()年、()年、()年、()年先后四次对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修正,共通过了31条法修正案。2018年3月,全国人大再次启动修宪程序,通过了第五次修正案,共作出21条修改。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
A、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
B、1983年、1993年、1999年、2009年
C、1988年、1993年、1996年、2009年
D、1983年、1996年、1999年、2004年
2【单选题】在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年满18周岁的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A、全体公民
B、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C、年满18周岁的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D、年满18周岁的公民
3【多选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修正案》,以下哪些内容写入法。()ABCD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E、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4【判断题】允许私营经济出现,并准许土地使用权转让是在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上修改通过的。(√)
2018年法修改的重要内容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