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吾国教育病理尔雅答案

wangke 超星尔雅学习通 1

批判的教育社会学

1【单选题】

下列社会学的分支中,不属于应用型学科的是(D)。

A、消费社会学

B、城市社会学

C、农村社会学

D、批判的教育社会学

2【单选题】批判的教育社会学与知识社会学和(C)有密切的联系。

A、法社会学

B、性别社会学

C、权利社会学

D、经济学

3【单选题】教育问题成为当今中国重灾区的原因在于(A)。

A、国家垄断

B、官员腐败

C、学校数量少

D、学生素质低

4【判断题】批判的教育社会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

5【判断题】教育应成为人的社会定位的第一要素。(×)

空洞素质论

1【单选题】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一句语出(C)。

A、《礼记》

B、《中庸》

C、《论语》

D、《道德经》

2【单选题】“素质”的“素”字,其本意为:(A)。

A、生丝

B、质朴

C、不加修饰

D、干净

3【判断题】中国学生学习过程的异化是竞争激烈所导致的。(√)

文凭需求的膨胀

1【单选题】

宋代严州在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中叶里,科举人数的变化说明了下列哪项事实?(D)

A、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

B、

务农务工的人员减少

C、

官员数量过少

D、

社会文凭需求在膨胀

2【单选题】古代科举舞弊盛行的原因不包括(B)。

A、竞争过于激烈

B、考场管理宽松

C、参考人数过多的社会情势

D、阶层不平衡的社会生态

3【判断题】在教育的膨胀这一问题上,古今社会的差异是:古代是单向膨胀,而今日社会是双向膨胀。(√)

4【判断题】教育的扩张一定是社会需求拉动的。(×)

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单选题】

认为“对人们所担任的职务有用处的大部分技能每每只能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的社会学家是(C)。

A、胡塞尔

B、马林诺夫斯基

C、皮埃尔.布尔迪厄

D、列维-斯特劳斯

2【单选题】郑也夫教授认为,中国经济起飞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因素?(A)

A、发达国家支援

B、政策

C、投资

D、廉价劳动力

3【判断题】教育与个人发展有关,这体现在学历和收入上,一般来说,学历越高,薪水也就越高。(√)

4【判断题】教育与学生能力的提升之间的关系是清晰的,并且是成正比的。(×)

主流认识依旧持续的原因

1【单选题】

1948年,联合国《人权宣言》中第26款提出,教育是(C)。

A、法律

B、基础

C、人权

D、发展

2【单选题】在199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至少有(A)个国家加入了《全民教育宣言》。

A、150

B、200

C、250

D、300

3【判断题】郑也夫教授并不赞同高校扩招对社会有利无害的“饼大无害论”。(√)

4【判断题】高校扩招能有效缓解学历的激烈竞争。(×)

德国双轨制教育的诞生

1【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和(D)的理论成果。

A、哈耶克

B、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C、大卫·休谟

D、大卫.李嘉图

2【单选题】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C)。

A、马尔萨斯

B、弗里德曼

C、大卫.李嘉图

D、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3【单选题】在教育分流制度中,做得最好的国家是(B)。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4【判断题】德国双轨制教育的诞生离不开著名教育改革家洪堡的努力。(√)

5【判断题】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扫盲任务且文盲率最低的国家。(×)

德国三轨制的发展

1【单选题】

在德国三轨制教育中,学生会在完成4年小学之后被分流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去,其中,被称为“中间学校”的是(C)。

A、文科中学

B、高等中学

C、实科中学

D、主体中学

2【单选题】

在德国,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多毕业于以下哪种类型的中学?(D)

A、高等中学

B、实科中学

C、主体中学

D、文科中学

3【单选题】

在推迟分流时间以前,德国学生通常在(D)岁时,就需要确定接下来受教育的中学。

A、5

B、6

C、8

D、10

4【判断题】

在针对德国三轨制教育的改造方案中,设置定向阶段,推迟分流时间这一举措,得到了德国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5【判断题】

设立综合中学的提议是由德国的保守派提出的。(×)

通道与职业教育

1【单选题】

在德国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中,与我们通常理解的“职业学校”类似的是(B)。

A、高等中学

B、实科中学

C、主体中学

D、文科中学

2【单选题】德国的职业教育是由以下哪两个部门共同管理的?(C)

A、财政部和人事部

B、教育部和司法机构

C、教育部和产业部

D、教育部和财政部

3【单选题】关于德国的职业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A、教育与实际就业脱钩严重

B、学习不自由,无法换专业

C、造成了德国工业的衰弱

D、培训方向众多,培训专业细致

4【判断题】在德国,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存在转轨的通道。(√)

5【判断题】德国所有的工厂都可以接受学生实训。(×)

分流早晚之利弊(一)

1【单选题】

当今生物界对人类能力的研究表明,先天智力和后天教育的占比分别为(C)。

A、80%和20%

B、70%和30%

C、60%和40%

D、50%和50%

2【单选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里,通过同卵双生子案例来研究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的学者是(D)。

A、桑代克

B、皮亚杰

C、拉康·雅克

D、托马斯.布查德

3【单选题】德国早分流制度的弊端在于(C)。

A、国家付出了更多的财力

B、易出现应试教育

C、牺牲了一部分晚熟者

D、造成了社会分配的不均衡

4【判断题】郑也夫教授认为,早期分流进行筛选的效度较高。(√)

5【判断题】德国的筛选制度可以准确地、全方位地挑选出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才。(×)

分流早晚之利弊(二)

1【单选题】

德国的精英需要负担的社会责任不包括(D)。

A、对德国社会尽责

B、进行更好的礼貌教育

C、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D、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进行帮扶

2【判断题】

早分流能够减轻学生的竞争压力,使他们的学习过程自然、松弛。(√)

3【判断题】

晚分流的教育制度需要注重辅助措施的实施,例如建立奖学金制度、使早期教育环境平等。(√)

中国的户籍制度

1【单选题】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C)。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爷爷

D、江泽民

2【判断题】户籍制度对教育分流没有影响。(×)

3【判断题】中国已经开始实行分流制教育。(×)

4【判断题】在现代中国,农民已经可以离土进城,但是在待遇上与城市居民仍有较大差异。(√)

社会结构:金字塔还是枣核

1【单选题】

中国经济结构类型属于以下哪种形式?(B)

A、枣核形

B、金字塔形

C、橄榄形

D、矩形

2【单选题】郑也夫教师强调,我们只有将社会经济结构改造成(A)社会才能影响到教育,才能进行早分流。

A、枣核形

B、金字塔形

C、橄榄形

D、矩形

3【判断题】好的社会制度能实现社会不同角色的双赢。(√)

中国的独子政策

1【单选题】

中国分流难行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点?(C)

A、

户籍制度

B、

社会结构

C、

国民素质

D、

独子政策

2【单选题】关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生态

B、降低了人口出生率

C、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

D、减轻了中国的养老负担

3【单选题】关于中国传统家庭的“自然分流”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降低了家庭投入科举的成本

B、使家人金榜题名的概率大大提高

C、提高了家庭的名望

D、提高了女子的社会地位

4【判断题】曾国藩的兄弟全都依靠他的名望从而进入官场做官。(×)

5【判断题】曾国藩直到步入中年以后才终于中了进士,成才时间较晚。(×)

职业教育自身的问题

1【单选题】

中国的职业教育是由以下哪个部门所管辖?(D)

A、卫生部

B、财政部

C、产业部

D、教育部

2【单选题】

关于中国职业教育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职业教育制度优于西方国家

B、2~3年时间就能培养出最优秀的职业人员

C、过于注重高等职业教育,而不注重中等职业教育

D、学生素质和教师素质都十分高

3【判断题】

在职业教育院校,三年时间的教育就能使学生成为顶级技工。(×)

职业教育自身的问题(二)

1【单选题】

关于中国的职业院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应注重学生价值观和情商的培养

B、中等职业教育受到的重视较少

C、学生以知识学习和智力提升为主

D、校企结合的程度不高

2【判断题】中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是实行三轨制。(×)

3【判断题】校园暴力的发生与问题少年想彰显自身存在感有关。(√)

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1【单选题】

关于我国“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方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劳育是普及劳动观念和提升劳动技能的教育

B、

中国学校教育不应忽视体育教育

C、

美既包括心灵之美,也包括身体之美

D、

德智体美劳是相互孤立发展的

2【判断题】足球是中国学生体育必修项目。(×)

3【判断题】体育是授予学生关于健康的知识,提高体力,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力的教育。(√)

古代的科举制度

1【单选题】

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原因是(C)。

A、为了提升国民素质

B、为了造福百姓

C、为了打击门阀士族,加强中央集权

D、为了提升大家族声望

2【单选题】科举的直接目的是(B)。

A、提升皇家威望

B、选拔人才

C、打击贪腐

D、完善教育体制

3【单选题】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的确立时间是在(A)。

A、汉代

B、魏晋时期

C、隋代

D、唐代

4【单选题】科举制度的真正成型是在以下哪个朝代?(D)

A、汉代

B、魏晋时期

C、隋代

D、唐代

5【判断题】科举制建立之后,应试学也就应运而生,这导致在博弈中考试的效度每况愈下。(√)

6【判断题】在中国古代,官员也可以通过考评军功产生。(√)

清朝官员的构成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清朝胥吏阶层的职位是(C)。

A、皂吏

B、班头

C、巡抚

D、差人

2【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清代师爷的管辖范围的是(D)。

A、刑名

B、钱粮

C、文书

D、征战杀敌

3【单选题】关于师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师爷并无官衔职称

B、师爷的报酬由作为东家的官员支付

C、师爷不需要经过学习即可出任

D、清代师爷数量可达两万人之众

4【判断题】在古代,只要考上了举人就能够做官。(×)

5【判断题】《水浒传》中的宋江即为胥吏。(√)

封建制度下的科举与制度

1【单选题】

认为“科举制度堪称为贵族制度的安魂曲”的史学家是(B)。

A、青木正儿

B、宫崎市定

C、井上清

D、柳田国男

2【单选题】关于胥吏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带有强烈的封建色彩

B、胥吏的社会地位很低

C、胥吏不仅负责文书拟写,还需奔走差务

D、胥吏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获取职位的

3【判断题】唐代科举制是在隋代科举制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的。(√)

对今日官员学历的思考

1【单选题】

郑也夫教授认为,做公务员,最好的学历背景应当是(A)。

A、大学本科

B、硕士

C、博士

D、博士后

2【单选题】


个人的“黄金学习期”是以下哪个年龄段?(C)

A、0-5岁

B、5-15岁

C、16-30岁

D、30-45岁

3【判断题】


学历等于政务能力。(×)

古今之变:习礼与认知

1【单选题】

诺贝尔奖华人获奖者不包括(D)。

A、屠呦呦

B、莫言

C、杨振宁

D、钱学森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习”字用法不同于其他选项的一项是(A)。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

C、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D、彼邦本倔强,习俗多骄矜

3【单选题】“习”字的本意是(B)。

A、对某事熟悉

B、小鸟反复地试飞

C、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

D、实践

4【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古代“六艺”范围的是(C)。

A、礼

B、乐

C、棋

D、射

5【判断题】礼的外在是仪式和礼节,礼的内在是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角色的服膺和遵从。(√)

6【判断题】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剩余章节答案付费后可长期查看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