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大一体化课程与教学论随堂测试1-24
随堂测试1
多选题一、多选题(共2题,共40分)
1、课程应当规定培养的(),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评价方法。
A:方法
B:过程
C:内容
D:目标
正确答案:ACD
2、课程是旨在探讨能够体现()影响学科内容的各种方式方法。
A:环境
B:学科
C:学生
D:教师
正确答案:ACD
二、判断题(共3题,共60分)
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人所制订和生成的一套有目的的、可执行的计划。()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在学校教育中,为了使儿童和青年掌握一系列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将潜在的经验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这种经验就叫做课程。()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3、课程是学校应为师生提供的一整套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随堂测试2
多选题一、多选题(共2题,共40分)
1、下列属于调查研究法的特性的是()。
A:现实性
B:实用性
C:可信度高
D:虚拟性
正确答案:ABC
2、下列属于调查研究法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中的作用的是()。
A:揭示课程与教学中现实存在的问题
B:推广先进的思想经验
C:服务于教学管理
D:服务于教育预测
正确答案:ABCD
二、判断题(共3题,共60分)
1、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观察,是指人们对一切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3、观察研究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随堂测试3
单选题多选题一、单选题(共1题,共20分)
1、()被视为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A:教学
B:娱乐
C:授课
D:学习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共1题,共20分)
1、课程设计中涉及的课程要素主要有()。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学习活动
D:学习评价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共3题,共60分)
1、人本主义取向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当两个或多个概念都是可行的且合乎逻辑时,它们之间将会取得相互补充的效果;但如果这些概念在性质上是相互冲突的,就会出现困难。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3、学习不必按照一个有系统的、可预测的方式进行。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随堂测试4
单选题多选题一、单选题(共1题,共20分)
1、()模式是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A:目标
B:过程
C:自然设计
D:集体审议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共1题,共20分)
1、课程设计所包含的四个重要,分别包括()。
A:课程目标的选择
B:课程目标的评价
C:学习经验的组织
D:学习经验的选择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共3题,共60分)
1、知识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而是学生思考的对象。()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知识原本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等进行自由思考和研究而产生的,把知识作为必须达到的目标,这样做不会束缚人的思考。()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3、过程模式是在对自然设计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图解决自然设计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随堂测试5
多选题一、多选题(共2题,共40分)
1、课程与教学目标可以分为()。
A:课程教学目标
B:单元教学目标
C:课时教学目标
D:课后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ABC
2、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意义包括:()。
A: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B: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C: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D: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正确答案:ABCD
二、判断题(共3题,共60分)
1、课程与教学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的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课程与教学目标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且还要注意教师的行为。()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3、课程与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随堂测试6
一、单选题(共1题,共20分)
1、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A:老师
B:学生
C:学校
D:学生和教师
正确答案:D
二、判断题(共4题,共80分)
1、生成性目标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生成性目标对教育过程的价值在于它们的终极状态,不在于它们的挑战性。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3、杜威反对把某种外在的目的强加于教育,认为课程目标非但不是对教育经验的预先具体化,反而是教育经验的结果。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4、课程目标就不是一种指向遥远的未来的结果,而是引导着现在的生长和发展的手段。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随堂测试7
单选题多选题一、单选题(共1题,共20分)
1、课程改革归根结底必须是一次()的改革。
A:文化
B:制度
C:人性
D:教材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1题,共20分)
1、“四有青年”包括()。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共3题,共60分)
1、我党的教育方针一向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指针。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正是以这些指导思想为指针,结合基础教育阶段独特的育人职能,立定了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3、课程改革必定是课程的简单重构,而不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的改变与超越。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随堂测试8
单选题多选题一、单选题(共1题,共20分)
1、改变传统的非此即彼(要么是客观学科教材,要么是主观学习经验的思维方式,将视角转向二者的交合处一(),从活动的角度看待和解释课程。
A:学习
B:探索
C:设计
D:活动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共1题,共20分)
1、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其中有(),这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目的观。
A:教材
B:学习经验
C:学习活动
D:学习过程
正确答案:ABC
三、判断题(共3题,共60分)
1、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目的观。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把重点放在教材上,有利于考虑各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使教师与学生明确教与学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教学工作有据可依。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3、将课程与教学内容看作教材,很容易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权威,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随堂测试9
单选题多选题一、单选题(共1题,共20分)
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应当以()为最主要的依据。
A:课程目标
B:制度目标
C:学习目标
D: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1题,共20分)
1、()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会产生根本的影响。
A:教师
B:学校
C:学生
D:社会
正确答案:CD
三、判断题(共3题,共60分)
1、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其他各个阶段的先导和方向,作为对学习者的理想期望,是学者、教师等经过周密的思考,认真研究了社会、学科、学生等不同方面的特点与需求的结晶。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将课程与教学内容置于大的社会之中,它不一定要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但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其他学科领域的影响。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3、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最首要的是确定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动力及学习某种文化内容的潜力。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随堂测试10
多选题一、多选题(共1题,共20分)
1、麦克尼尔认为常用的课程组织要素包括()。
A:概念
B:原理
C:技能
D:价值观
正确答案:ABCD
二、判断题(共4题,共80分)
1、进行课程组织的关键是找到课程的基本要素。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综合课程是以分科课程改革者的面孔出现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3、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相对应,是以学科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4、隐性课程是正式的、官方的课程。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随堂测试11
多选题一、多选题(共1题,共20分)
1、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由()部分组成。
A:社会实践活动
B:选修课程
C:活动课程
D:必修课程
正确答案:ABCD
二、判断题(共4题,共80分)
1、课程整合不是使分化了的教育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方面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2、以往的学校教育过于偏重工具类学科和知识类学科而把技艺类学科作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是传统应试观念的产物。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3、课程的纵向结构指的是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