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测试
1、只要有报酬有收入的劳动就是职业
答案:「错」
2、在人生道路上,人们通过职业活动改善物质条件,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对自己的认同。
答案:「对」
3、职业生涯规划有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性,要求目标要明确,阶段要清晰,至于措施则不必要太具体。
答案:「错」
4、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是()
A:帮助你最终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B:帮助你不用太努力就可发展自己
C:帮助你目标明确地发展自己
D:帮助你扬长避补地发展自己
答案:「帮助你目标明确地发展自己;
帮助你扬长避补地发展自己」
5、所谓专业就是你将来要从事的职业。
答案:「错」
6、生涯是()
A:从生到死的历程
B:工作角色的连续体
C:个人的职业成果
D:所做的职业过程
答案:「从生到死的历程」
7、生涯有所成就的人往往有()
A:与时代需求合拍的应变力
B:整合抓取那个时代资源的能力
C:比较执着的理想和目标
D:孜孜不倦的努力
答案:「与时代需求合拍的应变力;
整合抓取那个时代资源的能力;
比较执着的理想和目标;
孜孜不倦的努力」
8、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所有和工作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
答案:「对」
9、职业理想的特点()
A:个体差异性
B:时代性
C:社会性
D:超前性
E:发展性
答案:「个体差异性;
时代性;
社会性;
发展性」
10、职业性向理论是由()于1959年提出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
A:巴莱托
B:米歇尔罗兹
C:约翰·霍兰德
D:马斯洛
答案:「约翰·霍兰德」
第二章单元测试
1、性格的意志特征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进行调节的特征
答案:「对」
2、()性格评估分类系统的依据是个人个性的四个基本特征,我们称之为维度。
A:MBIT
B:MBTI
C:MIBT
D:MTIB
答案:「MBTI」
3、职业是职业适应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答案:「错」
4、性格是在人的生理因素、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主观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个人所特有的心理风格和行为习惯。
答案:「对」
5、霍兰德认为职业兴趣可以分为现实型、研究型等八种类型。
答案:「错」
6、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满意的目标的唯一准则
答案:「错」
7、技能是经过学习和练习而培养形成的能力,通常不会将技术涵盖在“专业技能”之内
答案:「错」
8、兴趣的产生只与个人的阅历,教育水平有关
答案:「错」
9、能力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答案:「错」
10、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情绪对他活动的影响
答案:「错」
第三章单元测试
1、一个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有()
A:生涯发展目标
B:调整反馈
C:行动计划
D:职业生涯决策
答案:「生涯发展目标;
调整反馈;
行动计划;
职业生涯决策」
2、我们可以将职业生涯目标按时间进行分解,通常划分为短期目标和人生目标。
答案:「错」
3、在制定短期目标时,有五个原则需要牢记的:具体的、不可衡量的、有挑战性的、合理的、无时间限制的。
答案:「错」
4、“CASVE循环分析法”包括()阶段
A:沟通
B:综合
C:分析
D:循环
答案:「沟通;
综合;
分析」
5、对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进行评估与调整,可以借鉴()的做法。
A:PDCA循环法
B:SMART分析法
C:“CASVE循环分析法”
D:swot分析法
答案:「PDCA循环法」
6、A代表Action,即行动,是指拿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拿自己和别人、拿现状和理想作个比较。
答案:「错」
7、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基本内容之一自我分析,包括()分析
A:内部分析
B:主观分析
C:外部分析
D:客观分析
答案:「主观分析;
客观分析」
8、目标定位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对各个职业路径中的具体岗位进行任职要求分析,从而明晰各个任职岗位要求,为后来的计划实施奠定基础。
答案:「对」
9、职业生源规划书中的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对()的分析。
A:地区环境分析
B:行业环境分析
C:家庭环境分析
D:学校环境分析
答案:「地区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
家庭环境分析;
学校环境分析」
10、目标确定后就是计划实施了,计划实施包括目标分解和计划实施两部分。
答案:「对」
第四章单元测试
1、温水煮青蛙的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A:要时刻注意安全
B:要时刻注意水的温度
C:要时刻保持危机感
D:要时刻关注形势与环境的变化
答案:「要时刻保持危机感;
要时刻关注形势与环境的变化」
2、大学毕业生总量持续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答案:「对」
3、当前就业岗位供给数量与劳动力供给数量基本持平。
答案:「错」
4、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
A:学科专业失衡
B:学历失衡
C:地区失衡
D:人数失衡
答案:「
学科专业失衡
;
学历失衡
;
地区失衡」
5、绝大多数毕业生期望到大中城市、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一些省会中心城市工作。
答案:「对」
6、近年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是下列哪一项?
A:事业单位
B:民营企业
C:国企单位
D:政府部门
答案:「民营企业」
7、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有()
A:高级技能型岗位的严重空缺
B: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民经济背景优势
C: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优势
D: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优势
答案:「高级技能型岗位的严重空缺;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民经济背景优势;
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优势;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优势」
8、高技能人才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在生产和关键环节发挥中流砥柱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
答案:「对」
9、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具备基础理论知识,而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答案:「对」
10、高等职业教育是二等教育。
答案:「错」
第五章单元测试
1、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有()
A:松弛法
B:安慰法
C:宣泄法
D:转化法
E:沟通法
答案:「松弛法;
安慰法;
宣泄法;
转化法;
沟通法」
2、专业和职业一定是一致的。
答案:「错」
3、大学生的就业模式由统包分配变为双向选择
答案:「对」
4、职业一旦确定则是一锤定终身,无法改变
答案:「错」
5、以下哪些是属于不良的心理状态
A:焦虑
B:怯懦
C:自卑
D:自信
E:孤傲
答案:「焦虑;
怯懦;
自卑;
孤傲」
6、职业对求职者知识结构共性的要求是()
A:文化知识
B:大容量新知识储备
C:扎实的专业知识
D:深厚的基础知识
答案:「大容量新知识储备;
扎实的专业知识;
深厚的基础知识」
7、判断沟通是否有效的标准是()
A:是否表述清晰
B:是否达成共识
C:是否有完成目标
D:是否解决问题
答案:「是否达成共识」
8、语速慢,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这是属于()人际风格在沟通上的特点。
A:分析性
B:和蔼型
C:支配性
D:表达型
答案:「和蔼型」
9、沟通是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利益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
答案:「错」
10、在沟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动作就是听、说、问。
答案:「对」
第六章单元测试
1、关于简历上使用照片,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需要提供展现职业化形象的照片
B:照片更能展现应聘者的个性
C:照片向阅读者建立好的第印象
D:照片可以建立自己的“形象”
答案:「照片更能展现应聘者的个性」
2、简历就如同“人”一样,接触者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在建立对“人”的印象,所以()
A:争取通过简历获得工作机会
B:要使用标准化的简历模板
C:简历要呈现出“简”的内涵
D:简历纸要有质感,不能太薄
答案:「简历纸要有质感,不能太薄」
3、根据HR看简历的方式,更容易胜出的简历特点是()
A:包装精美,彩色打印,制作精良,一看就特别重视
B:手写的,一看就非常真诚
C:形象专业、重点突出、信息与岗位匹配
D:声情并茂,语言生动感人
答案:「形象专业、重点突出、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