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测试
1、吟诵发展的辉煌期是()
A:近代
B:唐宋
C:汉魏六朝
D:先秦
正确答案:「唐宋」
2、吟诵,是介于朗诵和()之间的一种读书法,是中国语言依字行腔发音特点造就的中国式读书法。
A:歌唱
B:说唱
C:朗读
D:吟唱
正确答案:「歌唱」
3、“从此以后,才子比肩,声韵抑扬,文情婉丽,洛阳之下,吟讽成群。”描绘的是什么时期的吟诵盛况?
A:先秦
B:唐宋
C:近代
D:汉魏六朝
正确答案:「汉魏六朝」
4、“常州吟诵”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在哪一年?()
A:2007
B:2009
C:2008
D:2006
正确答案:「2008」
5、下列哪种文学体裁最适合吟诵()?
A:小说
B:诗词
C:戏曲
D:现代散文
正确答案:「诗词」
6、“唐调”是()吟诵调的简称。
A:唐文治
B:任二北
C:钱钟书
D:夏承焘
正确答案:「唐文治」
7、“因声求气”说最早形成于()。
A:姚鼐
B:方苞
C:刘大櫆
D:戴名世
正确答案:「刘大櫆」
8、唐氏读文法的特色在于它的()。
A:抒情性
B:音乐性
C:表意性
D:娱乐性
正确答案:「音乐性」
9、()是唐文治先生的一大创新。
A:律诗吟诵
B:古文吟诵
C:古诗吟诵
D:词曲吟诵
正确答案:「古文吟诵」
10、陈以鸿先生参照唐调总结出()和词曲的吟诵规则。
A:散文
B:古体诗
C:古文
D:近体诗
正确答案:「近体诗」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第几篇?()
A:第三篇
B:第二篇
C:第一篇
D:第四篇
正确答案:「第一篇」
2、诗歌语言的节奏感,会自然形成吟诵诗句时的节奏顿挫。一般,四言诗节奏以()之顿挫为主。
A:二二
B:三一
C:一三
D:一二一
正确答案:「二二」
3、《蒹葭》是属于十五国风中哪一国风?()
A:秦风
B:齐风
C:豳风
D:卫风
正确答案:「秦风」
4、下列哪一项符合吟诵《蒹葭》时的情感基调?()
A:偶遇倾慕之人的愉悦和快乐
B:思念、追寻情侣的迫切和渴望不可及的痛苦
C:思念恋人的甜蜜
D:对贤能之人的仰慕和赞赏
正确答案:「思念、追寻情侣的迫切和渴望不可及的痛苦」
5、《毛诗序》认为《伐檀》的主旨是?()
A:化俗也
B:讽谏也
C:美君也
D:刺贪也
正确答案:「刺贪也」
6、下面那哪一句未曾出现在《伐檀》中?()
A:置之河之漘兮
B:置之河之侧兮
C:置之河之干兮
D:置之河之岸兮
正确答案:「置之河之岸兮」
7、《溱洧》表现了哪一个传统节日?()
A:上巳节
B:上元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正确答案:「上巳节」
8、《溱洧》主要描写了哪种场景?()
A:瓜棚赏月
B:河边修禊
C:水边集会
D:龙舟竞渡
正确答案:「河边修禊」
9、曹操《短歌行》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哪里?()
A:《诗经·小雅·鹿鸣》
B:《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C:《诗经·卫风·硕人》
D:《诗经·大雅·生民》
正确答案:「《诗经·小雅·鹿鸣》」
10、以下哪一诗篇不属于《楚辞·九歌》?()
A:《湘君》
B:《湘夫人》
C:《山鬼》
D:《涉江》
正确答案:「《涉江》」
第三章单元测试
1、《登鹳雀楼》是谁的作品?()
A:王之涣
B:王维
C:王勃
D:李白
正确答案:「王之涣」
2、以下关于《登鹳雀楼》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太阳落山,黄河入海,给人一种时光流逝之感,给诗人造成一种时空上的压抑,暗示自己的年华老去。
B:诗歌压的是同一个韵部的韵。
C:诗题《登鹳雀楼》,题眼落于“登”。描绘的是登楼时所见的景象。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向上进取的精神
正确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向上进取的精神」
3、杜甫又被称为什么?()
A:诗仙
B:诗僧
C:诗圣
D:诗魔
正确答案:「诗圣」
4、以下关于《春望》入声字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入声字能体现此诗顿挫之感
B:此诗的入声字有:国、别、月、欲
C:入声字吟诵时应低缓
D:入声字吟诵时应短促
正确答案:「入声字吟诵时应低缓」
5、《山居秋暝》写的是一天中哪个时段的美景?()
A:傍晚
B:午后
C:午夜
D:清晨
正确答案:「傍晚」
6、谁评价王维的诗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A:苏轼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正确答案:「苏轼」
7、目前学界大多认为,李白出生地是哪里?
A:江南
B:蜀地
C:长安
D:碎叶城
正确答案:「碎叶城」
8、以下关于《渡荆门送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诗颔联观察的视线是由近及远,颈联则是由低到高。
B:从整体来看,这首诗少了送别时的伤感愁绪,却满怀辞家壮游的豪迈与憧憬。
C:《渡荆门送别》是李白离开蜀中到楚地游历时赠别友人所作。
D:这首诗开篇“渡远荆门外”,以平声起兴,声调应清亮高远,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出发时的意气风发。
正确答案:「这首诗开篇“渡远荆门外”,以平声起兴,声调应清亮高远,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出发时的意气风发。」
9、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最后两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我们的儿女那样伤心落泪。
B: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C:我们尽管无所作为,但分手时也用不着像别人那样伤心落泪。
D:我们无需在分手的路口,再为儿女们操心,伤心落泪。
正确答案:「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10、以下关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首联的“津”字宜拖长,吟出壮阔的气势。
B:尾联吟诵的音调应从上一句的高昂豪逐渐转为低回、舒缓,同时不宜过分哀伤。
C:这首诗虽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