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毛概智慧树答案广西警察学院

wangke 智慧树知到 1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绪论单元测试

1:1848年,()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资本论》

B:《哲学的贫困》

C:《反杜林论》

D:《共产党宣言》

答案:《共产党宣言》


2: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A:150周年

B:170周年

C:200周年

D:180周年

答案:200周年


3: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致力于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

A:理解世界

B:改变世界

C:重构世界

D:打破旧世界

答案:改变世界


4:以下被称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

A:科学发展观

B:邓小平理论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

B:实用主义

C:三民主义

D:改良主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


6: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

A:恩格斯

B:刘少奇

C:毛泽东

D:李大钊

答案:毛泽东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以下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E:科学发展观

答案:毛泽东思想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指()。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10: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不断形成具有()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A:中国特点

B:中国特色

C:中国风格

D:中国气派

答案: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


第一章单元测试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有()

A: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C: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D: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答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2: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得以确立下来。()

A:对

B:错

答案:对


3: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探索,它们之间没有联系。()


A:对

B:错

答案:错


4: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


A:对

B:错

答案:错


5:伟人和英雄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关键力量。


A:对

B:错

答案:错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其根本的标志是()

A: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B: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C:革命的对象不同

D:革命的前途不同

答案: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2:毛泽东首次在下列哪一部文献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科学概念()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C:《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答案:《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3: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

A:无产阶级领导的

B:人民大众的

C: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D:反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

答案: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无产阶级


5: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保护民族工商业


6: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C:资产阶级专政

D:地方自治

答案: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帝国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封建主义

答案:帝国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


8: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那么“两头”是指()

A:地主大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无产阶级

答案:地主大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9: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答案: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农民阶级

B:无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农民阶级

无产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第三章单元测试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答案:过渡性的社会

2: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答案: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国营经济


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实现()。

A:和平赎买

B: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C: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D:四马分肥

答案: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5: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

A: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B: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C: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D:有利于消灭资产阶级反动势力

答案: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7: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但也出现了()等失误和偏差。

A: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B: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C: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

D: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恰当

答案: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

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恰当


8: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集体经济体制

C: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D: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答案: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9: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即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A:对

B:错

答案:错


1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

A:对

B:错

答案:对


第四章单元测试

1:标志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论十大关系》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答案:《论十大关系》


2: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对

B:错

答案:对


3: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A:《论十大关系》

B:《矛盾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为此,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

A: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

B: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

C:“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

答案: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


5:毛泽东提出,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的方针.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D: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答案:“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6: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的关系。

A:完全统一

B:完全对立

C:既统一又斗争

D:彼此融合

答案:既统一又斗争


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

A: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B: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答案: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第五章单元测试

1:()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A:和平与发展

B:革命与战争

C:改革与开放

D:结束文革

答案:和平与发展


2: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A:十一届二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一届四中全会

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


3: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如何进行改革开放

B:如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生产力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走向共同富裕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发展生产力


5: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

答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得要思想

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邓小平理论


7:邓小平反复强调并作为我国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答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8: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答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A:初级阶段是中国特有的国情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B: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D: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答案:初级阶段是中国特有的国情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C: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D: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更强调宏观调控的作用。

答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第六章单元测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党的十七大

B:党的十八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答案:党的十六大


2:江泽民同志认为,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

A:实现民族复兴

B: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C:发展生产力

D: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答案: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3:我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六大

答案:党的十四大


4:江泽民同志认为,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党的政治纪律

C:坚持党的纯洁性

D:坚持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答案:坚持党的先进性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两手抓,两手都硬

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答案: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2000年2月,江泽民在()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上海

B:广州

C:高州

D:深圳

答案:广州


7:2000年5月,江泽民在上海主持党建工作座谈会,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A:立党之本

B:执政之基

C:强国之路

D:力量之源

答案: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8:江泽民强调,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根本的衡量尺度,就是()。

A:人民拥护不拥护

B:人民赞成不赞成

C:人民高兴不高兴

D:人民答应不答应

答案:人民拥护不拥护

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答应不答应


9:江泽民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

A:讲公正

B:讲学习

C:讲政治

D:讲正气

答案:讲学习

讲政治

讲正气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答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七章单元测试

1: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答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以党的()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十七大

B:十六届三中全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

答案:十七大


3: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答案:全面协调可持续


4: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答案:统筹兼顾


5:科学发展观强调,()实质上就

剩余章节答案付费后可长期查看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