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中国当代文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答案

wangke 超星尔雅学习通 5

第一章单元测试

1:1951年开展的对电影()的讨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A:《红楼梦》

B:《武训传》

C:《水浒传》

D:《上甘岭》

答案:《武训传》


2: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的方针。

A:百家争鸣

B:取其精华

C:百花齐放

D:去其糟粕

答案: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3:周勃的《论“文学是人学”》、巴人的《论人情》等,联系理论和创作实际,对文艺与生活、服务对象与描写对象等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进行重新认识,表现出积极的探索精神。()

A:对

B:错

答案:错


4:第一次文代会确定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

A:对

B:错

答案:对


5:胡风倡导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提倡主体的“自我扩张”与“自我斗争”。()

A:对

B:错

答案:对


6:1958年,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在北京召开。()

A:对

B:错

答案:错


第二章单元测试

1:《青春之歌》的独特之处在于()。

A:在取材上,作者经历与人物塑造结合

B:在叙事上,采取了革命叙事与爱情叙事并置

C:在人物描写上,体现为外在描写与内心刻画交织

D:体现为丰富多样的情节结构与细节描写

答案:在取材上,作者经历与人物塑造结合

在叙事上,采取了革命叙事与爱情叙事并置

在人物描写上,体现为外在描写与内心刻画交织

体现为丰富多样的情节结构与细节描写


2:以下作品中,属于李准的作品是()。

A:《不能走那条路》

B:《红旗谱》

C:《李双双小传》

D:《耕耘记》

答案:《不能走那条路》

《李双双小传》

《耕耘记》


3:赵树理的《三里湾》反映了农村合作化。()

A:对

B:错

答案:对


4:柳青的《红旗谱》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活化石”式的代表作。()

A:对

B:错

答案:错


5: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被认为是“干预生活”的代表性作品。()

A:对

B:错

答案:对


6:杨沫的《青春之歌》采取了革命叙事与爱情叙事并置的写法。()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三章单元测试

1:《新华颂》的作者是()。

A:胡风

B:何其芳

C:郭沫若

D:艾青

答案:郭沫若

2:()常常被人们称为“战士诗人”。

A:郭小川

B:贺敬之

C:郭沫若

D:胡风

答案:郭小川


3:1955年郭小川创作了《雷锋之歌》组诗,确定自己在诗坛的地位。()

A:对

B:错

答案:错


4:“新民歌运动”的背景是大跃进。()

A:对

B:错

答案:对


5:《望星空》其实在思想和艺术之间是一个分裂的文本,尽管诗人的本意是通过“先抑后扬”方式去抒发正确的思想情感。()

A:对

B:错

答案:对


6:阮章竞是著名的“石油诗人”。()

A:对

B:错

答案:对


第四章单元测试

1:()是田汉的一贯做法,也是他的拿手好戏。

A:以梦入戏

B:话剧加唱

C:夸张

D:正话反说

答案:话剧加唱


2:《茶馆》的艺术构思是独特的,其重要特征是()。

A:使用“反描法”

B:使用“侧面透露法”

C:使用“三一律”

D:使用“人像展览式”

答案:使用“反描法”

使用“侧面透露法”

使用“人像展览式”


3:“第四种剧本”的突破表现之一是勇敢地突破“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

A:对

B:错

答案:对


4:从1954年春天开始出现的“第四种剧本”便是“双百方针”在文艺界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直接成果。()

A:对

B:错

答案:错


5:进入新时期后,戏曲改革的时代内容和特征则是戏曲的“戏曲化”和“现代化”。()

A:对

B:错

答案:对


6:《关汉卿》采用“戏中戏”的结构,通过关汉卿创作《窦娥冤》来反衬、塑造关汉卿的形象。()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1:《养花》的作者是()。

A:冰心

B:邓拓

C:老舍

D:巴金

答案:老舍


2:纪实性散文的题材包括()。

A:对党和革命领袖的歌颂

B: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反映,洋溢着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

C:满怀自信与自豪的歌颂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丰功伟绩,新时代生活的好人好事

D:对心灵的内宇宙的剖析与探索

答案:对党和革命领袖的歌颂

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反映,洋溢着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

满怀自信与自豪的歌颂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丰功伟绩,新时代生活的好人好事


3:杨朔的散文注重描写新生活、新时代的绚丽色彩。()

A:对

B:错

答案:对


4:秦牧认为散文应该“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断片,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

A:对

B:错

答案:错


5:吴南星是吴晗、邓拓、廖沫沙的集体笔名。()

A:对

B:错

答案:对


6:1961年,邓拓以马南屯的笔名在《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副刊辟“燕山夜话”专栏发表杂文200余篇。()

A:对

B:错

答案:对


第六章单元测试

1:引起对西方现代派文艺大讨论的是1982年《外国文学研究》发表徐迟的()一文。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

C:《从控制论观点看美的客观性》

D:《现代化与现代派》

答案:《现代化与现代派》


2:韩少功在()一文中说到“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A:《报春花》

B:《文学的“根”》

C:《根》

D:《小草在歌唱》

答案:《文学的“根”》


3: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之后的第三个文学时期。()

A:对

B:错

答案:对


4:有关“文学主体性”问题的大讨论是80年代前期在文艺界产生广泛影响的观念论争。()

A:对

B:错

答案:错


5:新时期文学的前奏可以上溯到1976年4月“清明节”前后的“天安门诗歌”运动。()

A:对

B:错

答案:对


6:1985年和1986年,被人们习惯称之为“方法年”、“观念年”。()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七章单元测试

1:()常被看成“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A:《牧场与鲜花》

B:《伤痕》

C:《班主任》

D:《在小河那边》

答案:《班主任》


2:以下作品中,属于改革文学的是()。

A:《新星》

B:《夜与昼》

C:《沉重的翅膀》

D:《乔厂长上任记》

答案:《新星》

《夜与昼》

《沉重的翅膀》

《乔厂长上任记》


3:茹志鹃于1979年2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红豆》,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

A:对

B:错

答案:错


4:“寻根”一词的出现,最早来自于李陀的文章《创作通信》,在信中李陀热切表达了对文学的文化学根基的关注。()

A:对

B:错

答案:对


5:汪曾祺的小说具有散文化和诗化特征。()

A:对

B:错

答案:对


6:刘索拉的《无主题变奏》是最早引起反响的现代派小说。()

A:对

B:错

答案:错


第八章单元测试

1:()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A:顾城

B:北岛

C:舒婷

D:食指

答案:顾城


2:海子的小诗和大诗有()的共同特点。

A:土地和太阳构成了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

B:具有明显的书面化、高雅化或内心化特色,它所唤起的总是一种非日常的、精神性的感受

C:冷峻而尖锐的观察视角

D:在风格上单纯、明净、流畅,善于运用朴素甚至口语化的语言表达真实自然的情感

答案:土地和太阳构成了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

在风格上单纯、明净、流畅,善于运用朴素甚至口语化的语言表达真实自然的情感


3:物我对应的诗意构成方式,是牛汉八十年代作品的基本形态。()

A:对

B:错

答案:对


4:舒婷的成名作《致橡树》表达出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现代爱情观念。()

A:对

B:错

答案:对


5:于坚的《有关大雁塔》较为鲜明的体现出对英雄和文化的颠覆与解构。()

A:对

B:错

答案:错


6: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都是支持朦胧诗的。()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九章单元测试

1:()被称为是“多场现代悲喜剧”。

A:《天下第一楼》

B:《桑树坪纪事》

C:《寻找男子汉》

D:《狗儿爷涅槃》

答案:《狗儿爷涅槃》


2:《桑树坪纪事》由杨健、陈子度、朱晓平等人根据朱晓平的“桑树坪系列小说”——改编()。

A:《桑树坪纪事》

B:《桑塬》

C:《狗儿爷涅槃》

D:《福林和他的婆姨》

答案:《桑树坪纪事》

《桑塬》

《福林和他的婆姨》


3:《于无声处》和《曙光》的问世,标志着话剧创作的再生。()

A:对

B:错

答案:错


4:高行健提出“我们在戏剧观上既不必拘泥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现方式,也不必受易卜生的剧作结构的约束,大可以广开思路,在艺术上做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

A:对

B:错

答案:对


5:《陈毅市长》是最早引起社会关注的探索戏剧。()

A:对

B:错

答案:错


6:1988年何冀平编剧的《天下第一楼》继承并发扬了老舍所创造的“京味儿”话剧的现实主义传统。()

A:对

B:错

答案:对


第十章单元测试

1:叶至诚的()成为了新时期以来散文个性解放的宣言。

A:《随想录》

B:《干校六记》

C:《假如我是一个作家》

D:《中年颂》

答案:《假如我是一个作家》


2:《随想录》收录巴金先生文革结束后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病中集》()共五集,统称随想录。

A:《无题集》

B:《思想录》

C:《真话集》

D:《从心集》

答案:《无题集》

《真话集》


3:《哥德巴赫猜想》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作品。()

A:对

B:错

答案:对


4:80年代最典型的散文类型是老作家的散文。()

A:对

B:错

答案:对


5:巴金的《干校六记》展示了一个个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中的生存状态和心理轨迹。()

A:对

B:错

答案:错


6:巴金的《随想录》一直坚持讲真话抒真情。()

A:对

B:错

答案:对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1:“人文精神”讨论被疑为针对王蒙1993年发表在《读书》上为王朔小说“辩护”的文章()而发起。

A:《烦恼人生》

B:《太阳出世》

C:《旷野上的废墟》

D:《躲避崇高》

答案:《躲避崇高》


2:90年代文化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知识分子群体价值立场的分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文化论争。()

A:对

B:错

答案:对


3:90年代形成了主流政治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形态。()

A:对

B:错

答案:对


4:较早讨论“人文精神”的文章是《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发表的《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危机》。()

A:对

B:错

答案:对


5:在90年代复杂的文化语境中,由于社会现实的变动以及文化空间的重新分割,知识分子的时候角色和文化功能在逐渐“边缘化”。()

A:对

B:错

答案:对


6:后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A:消解主体性

B:解构文学的终极意义

C:消解现实

D:谋求于大众文化的合流

答案:消解主体性

解构文学的终极意义

消解现实

谋求于大众文化的合流


第十二章单元测试

1:池莉1987发表的中篇小说(),一直被作为新写实小说的经典作品,与其后发表的《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一起被称为“人生三部曲”。

A:《风景》

B:《烦恼人生》

C:《一地鸡毛》

D:《伏羲伏羲》

答案:《烦恼人生》


2:以下()属于“新写实小说”的基本特征。

A:还原生活本真,展示生活的原生态

B:心理化的“真实”

C:消解人物性格

D:情感态度的“零度介入”

答案:还原生活本真,展示生活的原生态

心理化的“真实”

消解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的“零度介入”


3:80年代初,女作家并不以性别群体的面貌出现。()

A:对

B:错

答案:对


4:池莉的《一地鸡毛》是新写实的经典文本。()

A:对

B:错

答案:错


5:王安忆发表了引起众多争议的性题材作品“三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小城之恋》。()

A:对

B:错

答案:对


6:王小波是“痞子文学”的代表作家。()

A:对

B:错

答案:错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

1:以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为标志,王家新的诗歌创作在90年代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A:《致敬》

B:《虚构的家谱》

C:《瓦雷金诺叙事曲——给帕斯捷尔纳克》

D:《近景和远景》

答案:《瓦雷金诺叙事曲——给帕斯捷尔纳克》


2:骆一禾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呈现了一种“深度意向”。()

A:对

B:错

答案:错


3:步入90年代,诗歌创作状况最大的变化是从“中心”走向了“边缘”。()

A:对

B:错

答案:对


4:80年代末西川等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知识分子写作”这一诗学命题。()

A:对

B:错

答案:对


5:西川的《帕斯捷尔纳克》以个人的睿智和忧伤体认了一个时代苦难的形象。()

A:对

B:错

答案:错


6:“90年代诗歌”,可以认为是一种缺乏“运动”和“事件”等外部特征,更倾向以写作态度和作品体现诗人的存在方式的文学现象。()

A:对

B:错

答案:对


第十四章单元测试

1:较早的对余秋雨散文从否定角度入手,进行批评的是朱国华的()。

A:《别一种媚俗》

B:《山居笔记》

C:《文化苦旅》

D:《文化大散文刍议》

答案:《别一种媚俗》


2:以下属于90年代散文创作主要类型的是()。

A:文化大散文

B:写实散文

C:女性散文

D:学者散文

答案:文化大散文

女性散文

学者散文


3:《文化苦旅》较之后来的《千年一叹》,文辞上苦心经营,字句精雕细琢,具有高度修辞性。()

A:对

B:错

答案:对


4:《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属于90年代大文化散文。()

A:对

B:错

答案:错


5:张中行在《负暄琐话》等著作中,以闲话风的笔致,谈知识,谈人生,谈日常伦理。()

A:对

B:错

答案:对


6: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散文集是90年代文化散文的扛鼎之作。()

A:对

B:错

答案:对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