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植物生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答案(滨州学院)

wangke 智慧树知到 8

本门课程一共13个章节

绪论单元测试

1:植物生理学的孕育阶段是从探讨()问题开始的。

A:植物营养

B:植物开花生理

C:植物根系结构

D:植物生长发育

答案:植物营养


2:组织培养技术迅猛发展为()提供了条件。

A: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

B:植物基因工程的开展和新种质的创造

C:灌溉技术的改进

D: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普遍使用

答案:植物基因工程的开展和新种质的创造


3:植物生命活动十分复杂,但大致可分为()。

A: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B:物质与能量代谢

C: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

D:光合作用

答案: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物质与能量代谢

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


4:20世纪50年代掀起的“绿色革命”,主要是指()。

A:紧凑的株型稻麦品种培育

B:高光效率的稻麦品种培育

C:稻麦抗性品种培育

D:稻麦产量获得了新的突破

答案:紧凑的株型稻麦品种培育

高光效率的稻麦品种培育

稻麦抗性品种培育

稻麦产量获得了新的突破


5:植物的形态建成包括从种子萌发,根、茎、叶的生长,到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一章单元测试

1:‌水分在根及叶的活细胞间传导的方向决定于()。

A:相邻细胞间的压力势梯度

B:相邻细胞的水势梯度

C:相邻细胞的渗透势梯度

D:细胞液的浓度

答案:相邻细胞的水势梯度


2:合理灌溉能在水分供应上满足作物的()。

A:生理需水

B:生态需水

C:生理和生态需水

D:其他

答案:生理和生态需水


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膜上水孔蛋白在植物细胞水分的运输中其重要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水的运动速率

B:使水快速运动

C:水通过水通道运输是一种被动运输

D:控制水运动方向

答案:控制水运动方向


4:植物水分亏缺时,发生()。

A: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升高,气孔阻力降低

B: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升高,气孔阻力增高

C: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降低,气孔阻力增高

D: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降低,气孔阻力降低

答案: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降低,气孔阻力增高


5: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是植物细胞响应外界水分变化而发生的渗透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LNaCl溶液和1mo/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

B: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

C:施肥过多引起的“烧苗”现象与质壁分离有关

D: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可局部或全部脱离细胞壁

答案:1mol/LNaCl溶液和1mo/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


第二章单元测试

1: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主要通过()向植物地上部运输。

A:‌共质体

B:质外体

C:木质部

D:韧皮部

答案:木质部


2:植物叶片中还原成是在()中进行的。


A:细胞质

B:高尔基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答案:叶绿体


3:下列盐属于生理碱性盐的是()。


A:


B:


C:


D:


答案:



4:下列矿质元素中,()缺乏时,在植物的较幼嫩部分症状首先表现出来。

A:钙

B:铁

C:磷

D:硫

答案:钙


5:作物的需肥特点有()。

A:‍同一作物在不同生育期需肥不同

B:作物不同,需肥形态不同

C: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需肥情况不同

D:作物施肥量越多越好

答案:‍同一作物在不同生育期需肥不同

作物不同,需肥形态不同

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需肥情况不同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培养液中通入(中的)一段时间后,请问不会带有标记的有()。


A:1,5-二磷酸核酮糖

B:3-磷酸甘油酸

C:


D:葡萄糖

答案:


2:叶绿素分子能产生荧光,这种荧光的能量来自叶绿素分子的()。

A:基态

B:第一单线态

C:第二单线态

D:三线态

答案:第一单线态


3:光合产物蔗糖形成的部位是在()。

A:叶绿体基质

B:类囊体

C:叶绿体基粒

D:细胞质

答案:细胞质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生态系统提供了绝大部分的能量。对于光合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在光饱和点以上,增加光强,光合产物增加量不再增加、甚至增加量减少

B:在光补偿点以下,植物不能积累干物质

C:不同植物可以有不同的色素,可以吸收光谱中不同波段的光,如叶绿素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蓝紫光

D:在同一株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光饱和点保持稳定不变

答案:在光饱和点以上,增加光强,光合产物增加量不再增加、甚至增加量减少

在光补偿点以下,植物不能积累干物质

不同植物可以有不同的色素,可以吸收光谱中不同波段的光,如叶绿素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蓝紫光


5:‎一株植物和一株植物,放在同一钟罩下,钟罩内与外界空气隔绝,并每天照光12小时,共照若干天。一星期后,植物死亡。这是因为()。


A:植物在夜间的呼吸需氧较少


B:植物较能抗旱


C: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进行光合作用,而植物则不能


D: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提高


答案: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进行光合作用,而植物则不能



第四章单元测试

1: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电子传递的主要作用是()。

A:转运磷酸根

B:将电子传给氧分子

C:形成质子梯度

D:排出二氧化碳

答案:将电子传给氧分子


2:经过以下哪个过程,每分子的葡萄糖产生的ATP最多。()

A:乳糖发酵

B: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C:乙醇发酵

D:糖酵解

答案: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3:光照下的植物绿色组织中,能荷通常为()。

A:0.20-0.45

B:0

C:0.80-0.95

D:0.5-0.65

答案:0.80-0.95


4:在末端氧化酶系统中,与氧气亲和力最强的酶是()。

A:交替氧化酶

B:多酚氧化酶

C:抗坏血酸氧化酶

D:细胞色素氧化酶

答案:细胞色素氧化酶


5:当植物组织从有氧条件下转放到无氧条件下,糖酵解速度加快是由于()。


A:柠檬酸和ATP合成减少

B:ATP+Pi减少

C:NADH+合成减少


D:6-磷酸葡萄糖减少

答案:柠檬酸和ATP合成减少


第五章单元测试

1:()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这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证据。

A:蚜虫吻刺

B:环割

C:蒸腾

D:伤流

答案:蚜虫吻刺


2:()主要分布在导管和筛管的两端,它们的功能是将溶质输出或输入导管与筛管。其突出的特点是质膜内陷或折叠以增加其面积。

A:靶细胞

B:通道细胞

C:保卫细胞

D:转移细胞

答案:转移细胞


3:硼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是因为()。

A:硼和糖结合成一个极性复合物,有利于通过质膜。

B:硼可以促进糖的转变,形成淀粉。

C:硼可以增加膜的透性,有利于糖的通过。

D:硼可以提高呼吸作用,吸引更多的有机物运来。

答案:硼和糖结合成一个极性复合物,有利于通过质膜。


4:水稻、小麦、芝麻、油菜等作物收割后不马上脱粒,与秆堆放在一起,有提高粒重的作用。其原理是()。

A:同侧运输

B:源库中心

C:同化物再分配

D:就近供应

答案:同化物再分配


5:春天树木发芽时,叶片展开前,茎杆内糖分运输的方向是?()

A:既不上运也不下运

B:从形态学下端运向上端

C:从形态学上端运向下端

D:不确定

答案:从形态学下端运向上端


第六章单元测试

1:木质素是自然界中除()外最丰富的有机物,居有机物的第二位。

A:纤维素

B:维生素

C:花色素类

D:胡萝卜

答案:纤维素


2:植物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途径。


A:莽草酸

B:甲羟戊酸

C:丙二酸

D:甲基赤藓醇磷酸

答案:莽草酸


3:植物的花的颜色与类黄酮有关,而()是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也是花色素合成的关键酶。

A:酪氨酸解氨酶

B:桂皮酸脱氢酶

C:糖苷酶

D:查尔酮合酶

答案:查尔酮合酶


4:下面属于植物萜类次生代谢物的有()

A:青蒿素

B:胡萝卜素

C:樟脑

D:花青素

答案:青蒿素

胡萝卜素

樟脑


5:次生代谢物为植物体内代谢的终端产物,不再参与体内的物质代谢循环。()

A:对

B:错

答案:错


第七章单元测试

1:细胞信号转导是在细胞水平上,偶联各种与其所引起的相应的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

A:‏刺激信号,生理效应

B:不良环境,生理效应

C:刺激信号,形态变化

D:感受部位,反应部位

答案:‏刺激信号,生理效应


2:干旱条件下属于第一信使的物质是()。

A:‏干旱

B:脱落酸

C:蛋白激酶

D:Ca

答案:脱落酸


3:第二信使是由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调节活性的。()

A:‌胞内刺激信号,胞内信息分子

B:胞外刺激信号,胞内信息分子

C:胞内刺激信号,胞外信息分子

D:胞外刺激信号,胞外信息分子

答案:胞外刺激信号,胞内信息分子


4:植物信号转导中胞间化学信号有()。

A:‏乙烯

B:脱落酸

C:水杨酸

D:丙酮酸

答案:‏乙烯

水杨酸

丙酮酸


5:高度区域化的植物细胞结构中,钙离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细胞胞质中自由钙离子浓度比液泡中钙离子浓度高。()

A:对

B:错

答案:错


第八章单元测试

1:对IAA浓度最敏感的植物器官是()。

A:芽

B:叶

C:根

D:茎

答案:根


2:在植物顶端优势的调控中,起相反作用的两种植物激素是()。

A: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

B:生长素与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与乙烯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

答案: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


3: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值低时诱导()。

A:根的分化

B:叶的分化

C:芽的休眠

D:芽的分化

答案:根的分化


4:在大麦种子萌发前,将胚去除,种子中的淀粉则不能被水解。若对其施用()可最有效地使种子重新获得水解淀粉的能力。

A:淀粉酶

B:碳水化合物

C:DNA酶

D:赤霉素

答案:赤霉素


5:‌ein2是乙烯信号转导途径缺陷的突变体,暗中萌发并生长的ein2幼苗的表型包括?()

A:子叶弯钩状态不变

B:下胚轴变长变细

C:子叶弯钩减弱

D:子叶弯钩加剧

答案:下胚轴变长变细

子叶弯钩减弱


第九章单元测试

1:光敏色素的生理活性形式是()光敏色素的生理活性形式是()

光敏色素Pfr型的吸收高峰在()nm。


A:660

B:730

C:540

D:450

答案:730


2:下列现象中,()不是受光敏色素调节的反应。

A:种子萌发

B:节间缩短

C:花诱导

D:小叶运动

答案:节间缩短


3:禾本科植物体内光敏色素含量较多的部位是()。


A:胚芽鞘顶端

B:根

C:叶片

D:茎

答案:胚芽鞘顶端


4:目前认为蓝光效应的光受体是()。

A:光敏色素

B:隐花色素

C:花色素

D:叶绿素

答案:隐花色素


5:光形态建成是一种高能反应,与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系统密切相关。()

A:对

B:错

答案:错


第十章单元测试

1:下列植物的干种子,吸水力最强的是?()

A:玉米

B:大豆

C:花生

D:小麦

答案:大豆


2:植物正常生长需要()。

A:昼夜温度都高

B:较高日温较低夜温

C:较低日温较高夜温

D:昼夜都在25℃

答案:较高日温较低夜温


3:植物细胞分化的第一步是()。

A:合成DNA

B:合成细胞分裂素

C:细胞分裂

D:产生极性

答案:产生极性


4:通过组织培养,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分化形成新植株的实验证明了()

A: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也可以进行分裂

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也可以进行繁殖

C: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可以继续生长

D: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5:某一温室植物由于生长条件不当导致生长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地上部分生长过旺,以下哪些处理方式可缓解这种现象?()

A:提高所处环境的湿度

B:适当减少水分的供给

C:适当降低所处环境的温度

D:适当少施N肥,多施磷钾肥

答案:适当减少水分的供给

适当降低所处环境的温度

适当少施N肥,多施磷钾肥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1:‎植物通过春化作用接受低温影响的部位是()。

A:成熟叶

B:茎尖生长点

C:根尖

D:成熟茎

答案:茎尖生长点


2:‏对于植物,间断暗期最有效的光是()。

A:绿光

B:远红光

C:红光

D:蓝紫光

答案:红光


3:‎苍耳的临界日长是15.5小时,天仙子的临界日长是11小时,如果将二者都放在13小时的日照条件下,它们开花的情况是()。


A:苍耳不能开花

B:天仙子不能开花

C:二者都能开花

D:二者都不能开花

答案:二者都能开花


4:‎冬小麦抽穗开花必须经过()。


A:未春化、短日照

B:未春化、长日照

C:春化、短日照

D:春化、长日照

答案:春化、长日照


5:除了光周期、温度和营养3个因素外,控制植物开花反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

A:有机物在体内的运输速率

B:光合磷酸化的反应速率

C:植物的年龄

D:土壤溶液的酸碱度

答案:植物的年龄


第十二章单元测试

1:在下列四组酶中,与脱落有关的一组酶是()。

A:核酸酶和蛋白酶

B:淀粉酶和脂酶

C: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果胶酶和脂酶

答案: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最先累积的储藏物质是()。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酸

D:油脂

答案:淀粉


3:红光照射()。

A:抑制衰老

B:不影响衰老

C:促进衰老

D:不确定

答案:抑制衰老


4:当叶柄远基端生长素浓度高于近基端时,则叶片()。

A:不脱落

B:很少脱落

C:会脱落

D:大半脱落

答案:不脱落


5:种子休眠的原因包括()

A:胚尚未完全发育或形态发育完全但生理上还未成熟

B:抑制物的存在:果实或种子内有萌发抑制物质的存在

C:萌发环境温度过低

D:种皮(果皮)的透水、透气性差

答案:胚尚未完全发育或形态发育完全但生理上还未成熟

抑制物的存在:果实或种子内有萌发抑制物质的存在

种皮(果皮)的透水、透气性差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

1:解释植物遭受冻害造成严重伤害的理论是()。

A:酶活性受抑制

B:能量代谢失调

C:膜损伤

D:生化反应失调

答案:膜损伤


2: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哪种氨基酸的含量显著增加?()

A:天冬氨酸

B:脯氨酸

C:精氨酸

D:丙氨酸

答案:脯氨酸


3:目前认为,作物交叉适应的作用物质是()。

A:蔗糖

B:甜菜碱

C:脱落酸

D:脯氨酸

答案:脱落酸


4:在植物渗透胁迫的研究中,通常使用下列哪项模拟细胞外渗透势的变化?()

A:乙醇

B:二甲基亚砜

C:NaCl

D:聚乙二醇

答案:聚乙二醇


5:当植物细胞遭受冷害或冻害时,首先造成膜的损伤,随着伤害程度的增加,质膜电阻()。

A:无规律的变化

B:变大

C:变小

D:不变

答案:变小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