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智慧树城市地理学答案(江西师范大学)

wangke 智慧树知到 11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城市地理学研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其重心是从()的两个层次考察城市的空间组织。

A:城市和乡村

B:区域和城市

C:世界和中国

D:城市外部和城市内部

正确答案:区域和城市


2、下列属于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方面是()。

A: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B: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研究

C: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D: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正确答案: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研究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3、城市地理学就是研究城市()的规律性的学科。

A:经济活动

B:社会

C:空间组织

D:地理环境

正确答案:空间组织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B: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

C:在城市区域角度来看,城市是一个“点”

D: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正确答案:城市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

在城市区域角度来看,城市是一个“点”

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5、城市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整体性

B:依赖性

C:区域性

D:综合性

正确答案:区域性

综合性


第二章单元测试

1、


下列关于城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是聚类的一种特殊形态

B: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

C: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影响区域

D:任何城市都具有一定的功能

正确答案: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影响区域


2、城乡差异可以体现在产业结构、物质构成、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方面。()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城市地域涉及哪些类型?()

A:行政地域

B:实体地域

C:功能地域

D:产业地域

正确答案:行政地域

实体地域

功能地域


4、下列属于城市实体地域概念的是()。

A:城市化地区

B:城市群

C:城市建成区

D:大都市区

正确答案:城市化地区

城市建成区


5、都市区指的是城市实体地域概念。()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三章单元测试

1、与城市起源有关的因素包括()。

A:人口的集聚

B:精英人群的存在

C:不直接从事农业的人群

D:定居人口

正确答案:人口的集聚

精英人群的存在

不直接从事农业的人群

定居人口

2、以西安半坡村为例,原始居民点外围的深沟主要是()功能。

A:排水

B:储水

C:防御

D:河道运输

正确答案:防御


3、《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关于中国古代王城形制,体现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人文思想

正确答案:儒家思想


4、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A:以教堂为城市中心

B: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C: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D:以广场、铜像和记功柱为城市核心

正确答案:以教堂为城市中心


5、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主要天际轮廓线是以()为主导。

A:神庙

B:城市公共建筑

C:教堂

D:宫殿

正确答案:宫殿


第四章单元测试

1、正统的城市化表现为()。

A:人口的地域集中

B: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C: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

D: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正确答案:人口的地域集中

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

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2、城市地理学认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

A:工业化

B:第三产业发展

C:经济增长

D:农业发展

正确答案:工业化

第三产业发展

经济增长


3、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是由哪个学者提出来的()。

A:马卜贡杰

B:托达罗

C:舒尔茨

D:拉文斯坦

正确答案:马卜贡杰


4、离心型城市化又称为()。

A:向心型城市化

B:集中型城市化

C:分散型城市化

D:开放型城市化

正确答案:分散型城市化


5、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城市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是以()来划分的。

A:大城市为中心考察城市化现象

B:城市地域的扩展方式

C: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D:城市化的转化主体

正确答案:城市地域的扩展方式


第五章单元测试

1、世界城市化进程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A:产业革命以前

B:产业革命—20世纪初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正确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C:城市面积的大小

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比较明显是当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特征之一。()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美国的主要城市带在西北部。()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只是部分源自工业化。()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六章单元测试

1、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有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法、正常城市法、最小需要量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关于正常城市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为各部门寻找一个“正常城市”作为衡量所有城市应有的非基本部分的标准

B:在“正常城市”标准以上的部分,是城市的非基本活动部分

C:首先计算每个城市职工构成的百分比,然后画出各部门职工百分比的累积分布图

D:各部门序列中第5个百分位城市的职工比重作为该部门满足本地需要的正常比重,称之为K值

正确答案:在“正常城市”标准以上的部分,是城市的非基本活动部分


3、影响B/N比率的因素有

①城市人口规模②专业化城市③地理位置④城市历史⑤时间因素⑥年龄构成⑦性别构成⑧收入水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⑦⑧

C:②③⑤⑥⑦

D:⑤⑥⑦⑧

正确答案: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4、城市基本活动引起的一种放大机制称作()。

A:加数效应

B:除数效应

C:乘数效应

D:减数效应

正确答案:乘数效应


5、以下不是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特色的是()。

A:理论基础

B:资料矩阵

C:方法论

D:多变量分析法

正确答案:方法论


第七章单元测试

1、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包括()。

A:首位分布

B:位序——规模分布

C:城市金字塔

D:过渡类型

正确答案:首位分布

位序——规模分布

过渡类型


2、关于城市首位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有巨大差距,并且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

B: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就是城市首位度

C: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称首位分布

D:城市首位度大于2,属于高度首位分布

正确答案:城市首位度大于2,属于高度首位分布


3、城市金字塔表明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规模小的城市等级,城镇数量多。()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不同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方针,描述正确的是()

A:“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稳步前进”

B: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1976年以前,→“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镇”

C:1980年→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D:“十五”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正确答案:“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稳步前进”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1976年以前,→“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镇”

1980年→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十五”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5、关于贝利和加里森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不正确是()。

A:是基于系统论熵最大化原理的定量解释

B:人口少、面积少的小国常常产生首位分布

C:城市化历史较短,或有单一出口的殖民地历史的国家常出现位序——规模分布

D:工业经济发达或者面积大、历史久、人口多、条件复杂的大国往往出现位序——规模分布

正确答案:城市化历史较短,或有单一出口的殖民地历史的国家常出现位序——规模分布


第八章单元测试

1、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包括()。

A:中介性

B:同质性

C:互补性

D:可运输性

正确答案:中介性

互补性

可运输性

剩余章节答案付费后可长期查看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