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测试
1、绿色建筑的“绿色”应该贯穿与建筑物()过程。
A:全寿命周期
B:原料的开采
C:拆除
D:建设
答案:全寿命周期
2、()阶段只需消耗极少的能源,却决定建筑存在几十年内的能源与资源消耗过程。
A:建筑施工
B:运行
C:建筑设计
D:维护
答案:建筑设计
3、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建筑不一定是节能建筑
B:节能建筑一定是绿色建筑
C:低碳建筑一定是绿色建筑
D:绿色建筑一定是低碳建筑
答案:绿色建筑一定是低碳建筑
4、绿色建筑“四节”是指()
A:节水
B:节地
C:节材
D:节能
答案:节水
节地
节材
节能
5、为了加强建筑物的夏季防热,以下哪条措施是不正确的?()
A:加强夜间的自然通风
B:窗户遮阳
C:减小屋顶的热阻,使室内的热容易散发
D:墙面垂直绿化
答案:减小屋顶的热阻,使室内的热容易散发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如想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基地人行区风速不低于()m/s。
A:5
B:6
C:7
D:8
答案:5
2、气密层应安装在维护结构“()”的一侧,以防止因冷凝作用使墙体受浸湿而损坏。
A:潮湿
B:寒冷
C:温暖
D:干燥
答案:温暖
3、哪些是常用的气密性材料?()
A:抹灰
B:聚乙烯膜
C:油毡
D:挤塑板
答案:抹灰
聚乙烯膜
油毡
4、影响导热系数大小的因素()
A:风速
B:材料温度
C:含水率
D:密度
答案:材料温度
含水率
密度
5、建筑物得热的来源有哪些?()
A:太阳能
B:室内电器热量
C:人体热量
D:通风量
答案:太阳能
室内电器热量
人体热量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对于办公室内部空间而言,其光环境设计应该()
A:根据设计师的爱好选择
B:只能使用天然采光
C:尽量采用人工光
D:首先尽量利用天然光,不足时采用人工光补充
答案:首先尽量利用天然光,不足时采用人工光补充
2、哪个选项不能减少眩光()
A:采用低表面亮度灯具
B:空间相对一致的照度
C:使光源远离镜面角度的位置
D:使用高反射率的光滑工作台面
答案:使用高反射率的光滑工作台面
3、太阳高度角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A:对
B:错
答案:对
4、入射至任意建筑表面上的太阳辐射会发生两种情况,被表面吸收和被表面反射。()
A:对
B:错
答案:错
5、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不需要附加采暖或者制冷设备,不消耗能源,对自然提供的能量加以应用。()
A:对
B:错
答案:错
第四章单元测试
1、地球大气圈的厚度是()。
A:1000~1400km
B:500~700km
C:100~300km
D:500~1000m
答案:1000~1400km
2、关于对流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B:影响城市的得热和热交换
C: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D:产生气候现象
答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影响城市的得热和热交换
产生气候现象
3、关于气温日较差说法错误的是()。
A:气温日较差指的是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B:最高值在14:00左右,最低值在凌晨日出前
C:海洋的日较差小于陆地的日较差
D:山谷的日较差小鱼山顶的日较差
答案:山谷的日较差小鱼山顶的日较差
4、关于对流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降
B:影响城市的得冷和热交换
C:产生气候现象
D: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答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降
影响城市的得冷和热交换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5、接地层是指从地球向上50-100米的范围,气温、风速、风向的变化都很复杂,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A:人口增加
B:车辆增多
C:冰川融化
D:人类工业化
答案:人类工业化
2、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印度
答案:中国
3、城市的特点有()。
A:人口集中
B:工商业发达
C: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农业人口多
答案:人口集中
工商业发达
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生态城市的定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的建设与自然的选择相统一的人居形态的总和,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A:对
B:错
答案:对
5、生态城市的特性()
A:健康和谐
B:高效活力
C:持续繁荣
D:高度生态文明
E:整体性
F:区域性
答案:健康和谐
高效活力
持续繁荣
高度生态文明
整体性
区域性
第六章单元测试
1、被动房的价值()
A: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B:告别黄梅天,冬天不干燥
C:高效PM2.5过滤,拒绝雾霾
D:湿度可调可控,抑制病霉菌滋生
答案: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告别黄梅天,冬天不干燥
高效PM2.5过滤,拒绝雾霾
湿度可调可控,抑制病霉菌滋生
2、最高效的遮阳系统要求()
A:外遮阳
B:内遮阳
C:自动遮阳
D:手动遮阳
答案:外遮阳
自动遮阳
3、无热桥设计原则包括()
A:避免原则
B:穿透原则
C:节点原则
D:几何原则
答案:避免原则
穿透原则
节点原则
几何原则
4、被动房热回收率必须达到()
A:65%
B:70%
C:75%
D:80%
答案:75%
5、被动房新风量一般为每人每小时()m³
A:20
B:30
C:40
D:50
答案:30
第七章单元测试
1、我国划分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等4个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区。()
A:对
B:错
答案:错
2、微气候的空间作用范围为水平100m至1000m,垂直高度100m的范围内,时间范围约为24小时。()
A:对
B:错
答案:对
3、关于微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下垫面构造特性决定的,发生在有限高度范围内的近地面处气候。
B:微气候受地面建筑、植被、土壤、地形等的影响。
C:微气候可以明确定义形成一个区域的主要气候状况。
D:微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是由其构成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必须综合评价。
答案:由下垫面构造特性决定的,发生在有限高度范围内的近地面处气候。
微气候受地面建筑、植被、土壤、地形等的影响。
微气候可以明确定义形成一个区域的主要气候状况。
微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是由其构成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必须综合评价。
4、城市热岛现象说明了城市形式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早在18世纪初首先在英国伦敦市发现。()
A:对
B:错
答案:对
5、人体舒适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A:外部气候
B:地域以及季节
C:行为习惯
D:心理因素
答案:外部气候
地域以及季节
行为习惯
心理因素
第八章单元测试
1、属于绿色建材属性的是()。
A: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生产的
B: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
C:能回收再利用的
D:使用化石能源生产的
答案: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生产的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
能回收再利用的
2、属于绿色建材的是()。
A:透水混凝土
B:烧制黏土砖
C:木塑板
D:硅纤板
答案:透水混凝土
木塑板
硅纤板
3、经过长期使用检验证明安全可行的建筑材料即为绿色建材,比如钢筋,水泥等。()
A:对
B:错
答案:错
4、绿色建材评定后终身不变()。
A:对
B:错
答案:错
5、绿色建材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意指标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可量化性,动态性和等级制,产品的选择性和适应性,还得符合本国实际情况,复合产业政策。()
A:对
B:错
答案:对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