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测试
1、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发展始终是靠创新驱动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一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它必须要()。
A:扩大制造业
B: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
C:适当牺牲生态环境
D:成为创新大国
正确答案:「成为创新大国」
3、党的十九大提出()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生态治理
B:协调发展
C:外向型经济
D:创新
正确答案:「创新」
4、倡导和呼唤创新的原因是()。
A:使学习更轻松
B: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应对竞争社会手段
D:为迎接新工业革命
正确答案:「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应对竞争社会手段;
为迎接新工业革命」
5、创造与狭义的创新在概念上是大致一样的。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6、狭义的创新是指一项发明首次商业应用成功。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7、创新品质包括以下方面:()
A:创新动机
B:创新知识
C:创新意识
D:个性品质
正确答案:「创新动机;
创新意识;
个性品质」
8、创新最重要的是创新思维,有这个能力就可以保证产生创新成果。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9、创新方法的一个来源是以往创新成果的总结和提炼。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10、我们怎样创新?它具体包括:()
A:改变思维方式掌握思维方法
B:参加生产劳动
C:促进创新的社会环境
D:做中学,知行合一
正确答案:「改变思维方式掌握思维方法;
促进创新的社会环境;
做中学,知行合一」
第二章单元测试
1、标准的课题表述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问题引导创新与需求引导创新本质是一致的。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3、创新选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分析:()
A:人的安全需求
B:生理需求
C:创新的概念
D:最新科技成果
正确答案:「人的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最新科技成果」
4、列举法具体是通过列举以下哪三种方面:()
A:特性
B:功能
C:缺点
D:希望点
正确答案:「特性;
功能;
希望点」
5、人们对用惯、看惯的事物也是能够发现缺点,只是不知道如何消除这些缺点。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九屏幕法要求我们对一个事物从两个思考轴进行思考。
A:以空间轴
B:以超系统轴
C:以子系统轴
D:以时间轴
正确答案:「以空间轴;
以时间轴」
7、技术系统的进化趋势仅仅是为了选题用的。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8、希望点列举法是从正面积极的方面也从负面校级方面考虑问题。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9、以下哪些是雨衣的缺点?
A:闷热不透风
B:无法报警
C:结构过于复杂
D:脸部易淋雨眼睛睁不开
正确答案:「闷热不透风;
脸部易淋雨眼睛睁不开」
10、技术发展总实现向()方向发展
A:理想化程度均衡
B:理想化程度高
C:超轻化
D:理想化程度低
正确答案:「理想化程度高」
第三章单元测试
1、思维定势是由()而形成的。
A:读书习惯
B:理想化思维
C:以往知识和经验
D:发散思维
正确答案:「以往知识和经验」
2、思维定势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惰性,形成机械呆板、不思改变的思想模式。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3、思维定势的特征有哪些?
A:固步自封的封闭性
B:形式化结构
C:强大的惯性或顽固性
D:层层束缚的等级性
正确答案:「固步自封的封闭性;
形式化结构;
强大的惯性或顽固性;
层层束缚的等级性」
4、突破思维定势有八种策略。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5、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进行()的过程。
A:分析、整合、抽象、概括
B:分析、整合、具象、概括
C: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D:分析、综合、具象、概括
正确答案:「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6、思维导图是世界著名学者东尼博赞发明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7、以下哪一项不是智力激励的四项原则?
A:自由思考原则
B:谋求质量原则
C:结合改善原则
D:禁止评判原则
正确答案:「谋求质量原则」
8、以下哪些是创新障碍的表现?
A:抽象化思维
B:思维定势
C:夸大问题
D:凡事不仅一个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抽象化思维;
思维定势;
夸大问题」
9、“叩诊法”的发明是受哪种思维方式的影响?
A:侧向思维
B:正向思维
C:逆向思维
D:合向思维
正确答案:「侧向思维」
10、“六项思考帽”中的“蓝帽”表示忧郁和否定。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四章单元测试
1、综摄法有哪几种具体的类比方法?
A:幻相类比
B:直接类比
C:象征类比
D:拟人类比
正确答案:「幻相类比;
直接类比;
象征类比;
拟人类比」
2、组合型创新方法是将对象内部要素进行分解、重组和进行系统之间要素的组合,从而产生创新设想的方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仿生法是方法、手段移植法的一种。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以下哪种物品属于主体附加?
A:带橡皮的铅笔
B:带过滤网的杯子
C:可拆卸360度旋转插座
正确答案:「带橡皮的铅笔;
带过滤网的杯子」
5、类比法是比较分析两个对象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从而认识事物产生创新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在面粉中加入发酵粉可做出松软的馒头,通过(),加入发泡剂可以制出海绵、橡胶、泡沫塑料等。
A:类比法
B:仿生法
C:综摄法
D:移植法
正确答案:「类比法」
7、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综摄法的类比方法。
A:直接类比
B:拟人类比
C:想象类比
D:象征类比
正确答案:「想象类比」
8、奥斯本检核表的九类分别为用途、类别、增加、减少、改变、代替、交换、颠倒、组合。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以下属于SIT系统创新思维方法中的核验工具的是()。
A:减法策略
B:加法策略
C:除法策略
D:业务统筹策略
正确答案:「减法策略;
加法策略;
业务统筹策略」
10、组合法进行创新时,可以以一个为主体,其他事物进行附加上面。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1、TRIZ方法,也称TRIZ理论,是由美国学者阿奇舒勒于1956年创立的。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2、TRIZ方法解题流程第二步是()。
A:解决问题
B:分析问题
C:评估方案
D:定义问题
正确答案:「定义问题」
3、常见的因果分析法和定义问题法有()。
A:五问法
B:鱼骨图分析法
C:物场分析法
D:因果链分析法
正确答案:「五问法;
鱼骨图分析法;
因果链分析法」
4、五问法要求面对一个问题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追问,以追究其深层原因。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5、进行因果分析时,出现以下哪种情况则判定找到了根本原因。
A:达到自然现象时
B:不能找到下一层原因时
C:达到制度法规时
D:达到成本极限时
正确答案:「达到自然现象时;
不能找到下一层原因时
;
达到制度法规时;
达到成本极限时」
6、以下属于信息资源利用案例的是()。
A:自行车停车装置置于地下
B:蜡烛底部放置火柴
C:根据树的年轮判断树龄
正确答案:「根据树的年轮判断树龄」
7、派生资源是通过某种变换,使不能利用的资源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8、钢筋混凝土搅拌车在运输过程中,一边运输一边搅拌,是利用了()资源。
A:空间资源
B:时间资源
C:功能资源
D:派生资源
正确答案:「时间资源」
9、挖掘和利用资源的原则有:
A:寻找和利用内部资源
B:寻找中注重生态环保
C:寻找现成资源
D:寻找派生资源
正确答案:「寻找和利用内部资源;
寻找现成资源;
寻找派生资源」
10、功能的概念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迈尔斯首先提出的。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第六章单元测试
1、最终理想解的特点包括()。
A:使系统变得更简便
B:保持原系统的优点
C:可能引入新的缺陷
D:消除原系统的不足
正确答案:「保持原系统的优点;
消除原系统的不足」
2、分割是指以虚拟的方式和真实的方式,将一个系统分成多个部分,以便分解、分开、分割、抽取或合并。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3、飞机备用的降落伞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A:预补偿原理
B:预先反作用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