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测试
1: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土地重要性的是()。
A:土地是一种生产要素
B:土地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
C:土地能够决定人类社会财富的分配
D:土地资源在可持续利用上正面临一些威胁
答案:【土地资源在可持续利用上正面临一些威胁】
2: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制度重要性的是()。
A:制度是人类秩序的源泉
B: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C:制度决定了价值选择
D:制度具有强制力
答案:【制度具有强制力】
3:下列表述中反映了工业社会土地资本属性的是()。
A: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B:人民城市人民建,可惜人民没有钱
C:经营城市要以地谋发展
D: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答案:【经营城市要以地谋发展】
4:下列不属于内生制度的是()。
A:人类语言
B:价值伦理
C:风俗习惯
D:计算算法
答案:【计算算法】
5:理解土地制度需要考虑()。
A: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B:土地资源的国情
C: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
D:国家治理体系
答案:【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土地资源的国情
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
国家治理体系】
6:下列关于土地制度四层次分析框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四层次框架来源于著名经济学家O.
B:Williamson的分析框架
C:社会基础是演化的而非人为设计的
D:土地制度只存在于制度环境和治理结构两个层次上
E:这个框架的核心目标是对土地制度进行分类
答案:【社会基础是演化的而非人为设计的
土地制度只存在于制度环境和治理结构两个层次上】
7:下列属于需要重视耕地保护原因的是()。
A: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特殊的资源国情
B:全球还有10亿人严重缺粮
C:满足中国人口高峰年粮食需求
D:优质耕地减少可能对粮食供应结构、生态环境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案:【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特殊的资源国情
全球还有10亿人严重缺粮
满足中国人口高峰年粮食需求
优质耕地减少可能对粮食供应结构、生态环境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8:下列属于从“分配”维度去评价制度的表述是()
A:改革开放的头30年,以农促工、以农村支持城市的模式为快速工业化提供了资本支撑
B:新型城镇化可以推动农村的后发快速发展
C:需要通过政府统筹推进宅基地改革
D:放任工业用地低效利用与耕地保护政策产生矛盾
答案:【改革开放的头30年,以农促工、以农村支持城市的模式为快速工业化提供了资本支撑
新型城镇化可以推动农村的后发快速发展】
9:效率、分配和损耗,都属于土地制度评价的标准。()
A:对
B:错
答案:【对】
10:农民以合作社的方式推动农地规模化流转与市场中出现企业的逻辑是一致的。()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1:下列关于产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产权具有结构性的特征
B:产权是一个“黑盒子”
C:不同的产权制度的成本不同
D:产权对收益分配没有影响
答案:【产权对收益分配没有影响】
2:下列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年限不正确的是()。
A:居住用地70年
B:工业用地30年
C:商业用地40年
D:仓储用地50年
答案:【工业用地30年】
3:在中国草地资源不存在的产权形式是()。
A:国有产权
B:集体产权
C:承包产权
D:开放产权
答案:【开放产权】
4:下列关于宅基地使用权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B:农民从集体分得宅基地的使用权是一种成员权的体现
C:城市居民是不允许购买集体土地上的住宅的
D:返乡的农村劳动力可以申请新宅基地
答案:【返乡的农村劳动力可以申请新宅基地】
5:土地产权制度体系包括以下哪些具体制度()。
A:土地调查制度
B:土地登记制度
C:国有土地资源资产分级代理制度
D:集体土地股份制
答案:【土地调查制度
土地登记制度
国有土地资源资产分级代理制度
集体土地股份制】
6:产权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
A:产权引致的利益分配
B:产权的结构
C:产权的成本
D:产权的种类
答案:【产权引致的利益分配
产权的成本】
7:下列哪些表述属于四层次分析框架中的第三层次制度变化()。
A:“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的出现
B:农村股份合作
C: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D:农业用地的“三权分置”
答案:【“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的出现
农村股份合作】
8:不动产登记的对象包括()
A:集体土地所有权
B: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C:海域使用权
D:生态系统服务
答案:【集体土地所有权
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海域使用权】
9:土地产权的变迁过程无不体现着国家对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不断追求。()
A:对
B:错
答案:【错】
10:国有土地资源资产的分级代理原则是责权匹配。()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三章单元测试
1:不属于中国国有土地产权的委托代理过程的是()。
A:全民委托中央政府行使土地所有权
B: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代为管理辖区内的国有土地
C:地方政府将土地的使用权委托给具体的用地者经营
D:经营者在二级市场上将土地转让
答案:【经营者在二级市场上将土地转让】
2:下列不属于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上的激励机制的是()。
A:土地财政激励
B:晋升激励
C:地方税收收入激励
D:上级政府的土地指标分配
答案:【晋升激励】
3:下列不属于引致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的代理行为的原因的是()。
A:土地是一种资本
B:土地能够产生增值收益
C:土地产权是一种模糊的产权
D:国有土地二级市场制度体系不成熟
答案:【土地产权是一种模糊的产权】
4:下列土地出让模式实践中最体现竞争原则的是()。
A:招标
B:拍卖
C:挂牌
D:协议
答案:【拍卖】
5:下列属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土地产权代理上的互动行为是()。
A:工业用地也必须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
B:建立土地督察制度
C: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D:组建自然资源部
答案:【工业用地也必须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
建立土地督察制度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组建自然资源部】
6:下列关于纵向间政府关系下土地产权治理结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央通过分权的方式让地方政府代以行使部分土地权利
B:通过集权的方式约束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决策
C:土地公有产权的权利界定会在土地使用权转移时同时完成
D:公有产权作为制度环境层次的正式制度,需要治理结构层次的制度来实施
答案:【中央通过分权的方式让地方政府代以行使部分土地权利
通过集权的方式约束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决策
公有产权作为制度环境层次的正式制度,需要治理结构层次的制度来实施】
7:下列表述中体现挂牌出让仍然面临地方政府干预的是()。
A:工业用地以挂牌出让的价格明显低于以拍卖出让的土地的价格
B:挂牌更利于地方政府在要素市场上竞争的“能动性”
C:挂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D:挂牌不需要两个及以上的竞价者
答案:【工业用地以挂牌出让的价格明显低于以拍卖出让的土地的价格
挂牌更利于地方政府在要素市场上竞争的“能动性”
挂牌不需要两个及以上的竞价者】
8:国土资源管理采取省以下垂直管理面临的制约是()
A:用地审批权和领导干部的人事权进入垂直管理
B:财政和非主要领导干部的人事权等没有进入垂直管理
C:省级部门只负责对下级部门的业务进行指导
D:土地出让金收支两条线管理
答案:【财政和非主要领导干部的人事权等没有进入垂直管理
省级部门只负责对下级部门的业务进行指导】
9: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是一种故意的模糊产权制度。()
A:对
B:错
答案:【错】
10: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离不开土地市场制度的完善。()
A:对
B:错
答案:【对】
第四章单元测试
1:下列不属于土地与普通商品不同的特征是()。
A:土地及其利用具有整体性
B:土地及其利用具有过程性
C:土地及其利用具有专用性
D:土地及其利用具有增值性
答案:【土地及其利用具有增值性】
2:下列不属于土地规划的制度特征的是()。
A:维护公正
B:追求效率
C:分配权力
D:纵向控制
答案:【纵向控制】
3:土地的整体性对制度设计产生不利影响不包括()。
A:土地利用无法刻画其边界
B:土地无法被测量
C:土地难以被确权
D:土地利用出现外部性
答案:【土地无法被测量】
4:下列不属于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是()。
A:切实保护耕地
B:保障必要的建设用地
C: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从上向下的指标控制
答案:【实现从上向下的指标控制】
5:第三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创新的内容是()。
A:强调了数据库建设
B:首次提出“永久基本农田”
C:增加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
D:提出“多规合一”
答案:【强调了数据库建设
首次提出“永久基本农田”
增加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
6:下列属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局限性的是()
A:面临信息不对称和科学决策的困境
B:面临土地利用多目标的挑战
C: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农用地转用管制
D:审批权集中在省级或中央层面
答案:【面临信息不对称和科学决策的困境
面临土地利用多目标的挑战
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农用地转用管制】
7: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创新的内容是()。
A: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B:提出“永久基本农田”
C: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D:明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的制度
答案:【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明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的制度】
8:下列属于土地整治工作范畴的是()
A: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B: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
C:农用地整理
D: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答案:【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
农用地整理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9:“分区管制+指标控制”是土地用途管制的特色模式。()
A:对
B:错
答案:【对】
10: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制度。()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1:下列不属于国务院负责的农转用审批是()。
A:永久基本农田农转用审批,采取一事一批
B:规划由国务院审批的城市的一般农用地的农转用审批,采取分批次集中报批
C:在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外的一般农用地的农转用审批,采取一事一批
D: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采取一事一批
答案:【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采取一事一批】
2:下列不属于城市批次用地报批呈报材料的是()。
A: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
B:农用地转用方案
C:补充耕地方案
D:供地方案
答案:【供地方案】
3:土地审批制度内容不包括()。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
B:“五年”规划的审批
C:土地征收的审批
D:建设用地供应的审批
答案:【“五年”规划的审批】
4:下列不属于督察制绩效度的影响因素的是()。
A:纵向政府间关系
B:横向政府间关系
C: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地方政府的跨国合作关系
答案:【地方政府的跨国合作关系】
5:有利于审批效率的条件是()。
A: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成本和监管成本的下
B: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机制
C:赋权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机制
D:政府从“划桨人”转型为“掌舵人”
答案:【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成本和监管成本的下
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机制
赋权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机制】
6:下列属于土地督察职责的是()
A:对涉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重大问题进行惩处
B:督察地方政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情况
C:督察地方政府落实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修复情况
D:督察地方政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然资源重大方针政策执行情况
答案:【督察地方政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情况
督察地方政府落实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修复情况
督察地方政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然资源重大方针政策执行情况】
7:自然资源督察职责整合了以下哪些职能()。
A:原国土资源部的土地督察
B: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督察
C: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划督察
D:国家林草局的林草督察
答案:【原国土资源部的土地督察
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督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划督察】
8:“多规合一”中包括的规划是()
A:发改部门的发展规划
B:水利部门的水利设施规划
C:住建部门的城乡规划
D:原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发改部门的发展规划
住建部门的城乡规划
原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
9:“多规合一”是国土空间规划制度体系的基础。()
A:对
B:错
答案:【错】
10:国土空间规划制度体系是全新的规划制度体系。()
A:对
B:错
答案:【对】
第六章单元测试
1:下列不属于破解规划刚性压力的“浙江模式”制度内容的是()。
A:土地整理中的折抵指标
B:土地复垦中的复垦指标
C:将折抵指标和复垦指标的政策上升到地方性法规
D:向国土资源部申请追加建设用地指标
答案:【向国土资源部申请追加建设用地指标】
2:下列不属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三赢”局面的是()。
A: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
B:没有减少和降低耕地数量和质量
C:提高了农村农民的生活、生产环境
D:解决了建设用地资源稀缺的矛盾
答案:【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
3:下列不属于从上向下分配指标的制度缺陷是()。
A:总量上面临科学计算的难题
B:分配上公平有余效率不足
C:上下级面临信息不对称
D:规划执行中刚性有余弹性不足
答案:【上下级面临信息不对称】
4:中央政府对“浙江模式”的反应是()。
A:鼓励浙江省继续创新
B:叫停了浙江的折抵指标
C:叫停了浙江的复垦指标
D:叫停了浙江的发展权交易
答案:【叫停了浙江的折抵指标】
5:重庆地票与浙江模式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是复垦得到新的指标,后者主要是通过整理得到新的指标
B:前者指标是1:1的交换,而后者是按照72%的比例交换
C:前者可以在省级范围内交易,而后者最初只能在由政府确定的建新和拆旧两个地块上转移使用
D:前者有市场价格,后者没有市场价格
答案:【前者是复垦得到新的指标,后者主要是通过整理得到新的指标
前者指标是1:1的交换,而后者是按照72%的比例交换】
6:下列哪些现象不属于政府在追求管制下的效率()
A:浙江模式中地方政府对土地利用指标的“开源”
B:增减挂钩指标交易
C:地票交易
D:杭州的撤村建居
答案:【浙江模式中地方政府对土地利用指标的“开源”
杭州的撤村建居】
7:以下属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衍生制度的是()。
A:成都的“拆院并院”
B:天津的“宅基地换房”
C:嘉兴的“两分两换”
D:义乌的“城乡新社区集聚”
答案:【成都的“拆院并院”
天津的“宅基地换房”
嘉兴的“两分两换”
义乌的“城乡新社区集聚”】
8:下列哪些属于山东省部分地区“合村并居”在制度设计上遇到的限制因素()
A:没有及时解决群众困难
B: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C:土地指标市场价格不高
D:宅基地登记确权不完善
答案:【土地指标市场价格不高
宅基地登记确权不完善】
9:政府刚性管控可以通过市场来进行弹性补充。()
A:对
B:错
答案:【对】
10:地票或相类似的土地指标就是钱。()
A:对
B:错
答案:【错】
第七章单元测试
1:下列不属于交换的基本要素的是()。
A:自愿进行交换
B:剩余是交换前提
C:互惠且实现最大化是交换的目的
D:价格的形成
答案:【价格的形成】
2:下列不属于市场机制来优化土地配置的内容是()。
A:建立健全土地产权制度
B:为了实现土地重复利用或再开发而增加市场交易机会
C:竞价信息更透明,出价更自由、更平等
D:只允许互补而不是冲突的土地用途进入市场
答案:【建立健全土地产权制度】
3:下列关于市场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协调交换的过程
B:制造交换的秩序
C:保障等价交换
D:减少交换不确定性
答案:【保障等价交换】
4:下列不属于中国土地市场起步阶段的改革内容的是()。
A: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
B:推动民营经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