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测试
1 、统计学中所谓的总体通常指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所有研究对象
B:概括性的研究结果
C: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D:所有的观察数据
E: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数据
正确答案:「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2 、统计学中所谓的样本通常指的是( )
A:可测量的生物性样品
B:统计量
C:某一变量的测量值
D:数据中的一部分观测值
E: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
正确答案:「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
3 、属于定性资料的是( )
A:体重
B:血型
C:血红蛋白
D:坐高指数(坐高、身高)
E:红细胞计数
正确答案:「血型」
4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有序数据的是( )
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
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
E:四种血型
正确答案:「病情程度」
5 、某医院98名胃癌患者按肿瘤分化程度进行分组,高、中、低分化组分别有12人、28人、58人,资料类型是( )
A:等级资料
B:分类资料
C:计量资料
D:计数资料
E:圆形资料
正确答案:「等级资料」
6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
A:描述性统计和区间估计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图表
正确答案:「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7 、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以下对概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其值的大小在0和1之间
B:当样本含量n充分大时,我们有理由将频率近似为概率
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0.05或0.01时,可认为在一次抽样中它不可能发生
D: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E:其值必须由某一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分布表中得到
正确答案:「其值必须由某一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分布表中得到」
8 、欲比较生物蛋白粉饲料、血浆蛋白粉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断奶仔猪的增重效果,某研究者将30只断奶仔猪按窝别、性别、日龄与体重等特征将其配成10个区组,每个区组3只仔猪。再将每个区组内的3只仔猪随机分配到3个实验组,比较喂养10天后各实验组仔猪重量的体重增加量(单位:kg)。此研究的设计方案属于( )
A:完全随机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析因设计
D:配对设计
E:交叉设计
正确答案:「随机区组设计」
9 、为观察不同浓度五倍子水提取物对内毒素诱导人牙髓细胞分泌IL-6的影响,某研究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第5代人牙髓细胞,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含20ml/L新生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LPS组(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25μg/ml的LPS)和LPS+五倍子组(DMEM培养液、25μg/ml的LPS与终末浓度分别为5μg/ml、10μg/ml、20μg/ml的五倍子水提取物),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人牙髓细胞分泌的IL-6含量。该研究的设计属于( )
A:随机区组设计
B:析因设计
C:重复测量
D:交叉设计
E:完全随机设计
正确答案:「完全随机设计」
10 、将10只染有肉瘤小白鼠按体重大小配成5个对子,每个对子内2只小白鼠随机接受两种抗癌药物,以肉瘤的重量为指标,比较2种抗癌药物对小白鼠肉瘤抑瘤效果。该研究的设计属于( )
A:随机区组设计
B:配对设计
C:析因设计
D:完全随机设计
E:交叉设计
正确答案:「配对设计」
第二章单元测试
1 、计算一群同质个体的体重的平均水平,宜选择: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
E:方差
正确答案:「均数」
2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宜选择:
A:中位数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离均差绝对值之和
E:四分位数间距
正确答案:「四分位数间距
」
3 、当资料中的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时,平均数宜选用: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相对数
E:四分位数
正确答案:「几何均数」
4 、当数值变量资料分布末端无确定数据时,平均数宜选用: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相对数
E:四分位数
正确答案:「中位数」
5 、比较相同人群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宜用:
A:极差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四分位数间距
正确答案:「变异系数」
6 、比较某地1~2岁和5~5.5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
A:极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
正确答案:「变异系数」
7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特征的分布是: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意分布
正确答案:「正态分布」
8 、反映一组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平均水平,一般选用:
A:百分位数数
B:算术均数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正确答案:「中位数」
9 、若同一组7岁男童,身高均数为2500px,标准差为125px;体重均数为20kg,标准差为3kg。则二者的变异程度有:
A:身高的变异程度大于体重的变异程度
B:身高的变异程度等于体重的变异程度
C:身高的变异程度小于体重的变异程度
D:身高的变异程度与体重的变异程度之比为3/5
E:因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身高的变异程度小于体重的变异程度」
10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个不等于零的常数后(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均数不变,标准差不一定改变
正确答案:「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第三章单元测试
1 、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 μ 到μ+1.96σ 的面积为( )。
A:95%
B:45%
C:97.5%
D:47.5%
E: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
正确答案:「47.5%」
2 、正态分布N(μ,σ),当μ恒定时,σ越大,则()。
A: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B: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
C:曲线形状和位置都不变
D: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小,曲线越“瘦”
E: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大,曲线越“胖”
正确答案:「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大,曲线越“胖”」
3 、设随机变量X服从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作u=(X-μ)/σ的变量变换,则()。
A:u符合正态分布,且均数不变
B:u符合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不变
C:u符合正态分布,且均数和标准差都不变
D:u符合正态分布,但均数和标准差都改变
E:u不符合正态分布
正确答案:「u符合正态分布,但均数和标准差都改变」
4 、医学中确定参考值范围时应注意()。
A: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B: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C: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D: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E:其余都不对
正确答案:「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5 、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需要考虑样本的同质性
B:“正常”是指健康,无疾病
C:“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或因素的人
D:需要足够数量,最好在100例以上
E:对于某些指标,组间差别明显且有实际意义的,应先确定分组,再分别确定参考值范围
正确答案:「“正常”是指健康,无疾病」
6 、某市250名8岁男孩体重有95%的人在18~30kg范围内,由此可推知此250名男孩体重的标准差大约为()。
A:2 kg
B:2.326 kg
C:6.122 kg
D:3.061 kg
E:6 kg
正确答案:「3.061 kg」
7 、某人群某项生化指标的医学参考值范围,该指标指的是()。
A: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
B: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C: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D: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E: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
正确答案:「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8 、某疗养院对1096名飞行员的红细胞计数(万/mm3)进行测量,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为414.1,标准差为42.8,则区间(414.1-1.96×42.8, 4I4.1+1.96×42.8)为红细胞计数的()。
A:99%参考值范围
B:95%参考值范围
C:99%可信区间
D:95%可信区间
E:90%正常值范围
正确答案:「95%参考值范围」
9 、某市1974年238名居民的发汞含量(μmol/kg)如下,则该地居民发汞值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10 、测得某地500名25岁正常女性红细胞数(万/mm3)的均数为400,标准差为50。该地25岁正常女性红细胞数小于300者,约占()。
A:15.87%
B:1.96%
C:2.5%
D:10%
E:20%
正确答案:「2.5%」
第四章单元测试
1 、描述分类变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A:平均数
B:相对数
C:变异系数
D:相关系数
E:百分位数
正确答案:「相对数」
2 、要比较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患某职业病的患病率的高低,采用标准化法的原理是:
A: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数相同
B: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的工人数相同
C:假设甲乙两厂患某职业病的工人数相同
D:假设甲乙两厂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
E: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
正确答案:「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
3 、对两个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进行标准化率的比较时,应该:
A:排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B:排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
C:排除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
D:排除抽样误差
E: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排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4 、经调查得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都为40/万,按年龄构成标化后,甲地冠心病标化死亡率为45/万,乙地为38/万,因此可以认为:
A: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B:乙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
C:甲地冠心病的诊断较乙地准确
D:乙地冠心病的诊断较甲地准确
E:甲地年轻人患冠心病较乙地多
正确答案:「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5 、描述计数资料的相对数主要包括:
A:构成比、率、相对比
B: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
C:百分比、千分比、万分比
D: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
E:出生率、死亡率、增加率
正确答案:「构成比、率、相对比」
6 、关于构成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构成的比重
D:既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也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构成的比重
E: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
正确答案:「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构成的比重」
7 、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的比即为:
A:构成比
B:率
C:相对比
D:频率
E:频数
正确答案:「相对比」
8 、相对比的特点:
A:一定要小于100%
B:一定要大于100%
C:可小于100%也可大于100%
D:各相对比的和等于100%
E:其余都不是
正确答案:「可小于100%也可大于100%」
9 、欲比较两地肝癌的死亡率时,对两个率:
A:不需标准化,可直接进行比较
B:应该对年龄进行标准化
C:应该对性别进行标准化
D:应该对年龄和性别均进行标准化
E:直接做t检验
正确答案:「应该对年龄和性别均进行标准化」
10 、使用相对数时,容易犯的错误是:
A:以构成比代替率
B:以率代替构成比
C:以构成比代替相对比
D:以率代替相对比
E:以相对比代替构成比
正确答案:「以构成比代替率」
第五章单元测试
1 、有些资料在构造统计表时,下列可以省略的一项是()。
A:标题
B:标目
C:线条
D:数字
E:备注
正确答案:「备注」
2 、关于统计图的制作,正确的叙述是()。
A:统计图的标题放在图的上方
B:线图中的线条越多越好
C:直条图的纵轴必须从零开始
D:直方图的组距不必相等
E:其余都不对
正确答案:「直条图的纵轴必须从零开始」
3 、欲比较两地20年来冠心病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速度,最好选用()。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条图
D:直方图
E:圆图
正确答案:「半对数线图」
4 、用统计图表示150例腰椎间盘后突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最宜用()。
A:线图
B:直条图
C:百分条图
D:直方图
E:箱式图
正确答案:「直方图」
5 、下列统计图适用于表示构成比关系的是()。
A:直方图
B:箱式图
C:误差条图、条图
D:散点图、线图
E:圆图、百分条图
正确答案:「圆图、百分条图」
6 、某研究者打算利用体检数据资料描述腹内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关系,其统计图宜采用()。
A:散点图
B:圆图
C:直条图
D:直方图
E:箱式图
正确答案:「散点图」
7 、某研究者欲比较1975-2000年之间两种疾病的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其统计图宜采用()。
A:半对数线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箱式图
正确答案:「线图」
8 、分析和综合 不同研究中心的试验结果,适合采用的图形是()。
A:森林图
B:散点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热图
正确答案:「森林图」
9 、关于统计表的列表要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标题应写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
B: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
C: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不宜有斜线和竖线
D: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
E: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
正确答案:「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
10 、制作统计图时要求()。
A:纵横两轴应有标目,一般不注明单位
B:纵轴尺度必须从0开始
C:标题应注明图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写在图的上方
D:在制作直条图和线图时,纵横两轴长度的比例一般取5:7
E:直条图是以面积大小来表示数值的
正确答案:「在制作直条图和线图时,纵横两轴长度的比例一般取5:7」
第六章单元测试
1 、
A:
B:
C:
D:
E:其余选项都不是
正确答案:「
」
2 、在抽样研究中,样本均数的标准误:
A:比标准差大
B:比标准差小
C:与标准差无关
D:与标准差相等
E:其余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比标准差小」
3 、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
A:均数要小
B:均数要大
C:标准差要小
D:标准差要大
E:均数和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