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课程与教学论(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树答案

wangke 智慧树知到 19

第一章单元测试

1、被称为进步主义教育之父的人是()

A:杜威

B:帕克

C:泰勒

D:克伯屈

正确答案:帕克


2、关于“课程”,有如下说法:①对课程内涵本身的歧见,会导致课程实践重心的

摇移;②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朝时期;③斯考特说“课程是一个用得最为普遍但却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④课程必须追求精确的定义;⑤在西方,课程最早起源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⑥课程的理解是分层次的;⑦课程定义的产生不受时代背景的影响;⑧课程定义的确定和哲学没有关系。其中,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⑦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⑦

D:②④⑥⑧

正确答案:①③④⑥


3、课程与教学关系中,“包含模式”的情形有()

A:大教学小课程

B:大课程小教学

C:课程、教学相对独立

D:课程与教学互为反馈

正确答案:大教学小课程

大课程小教学


4、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讲授的活动。()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学记》中提出的下列思想中,属于课程思想的是()。

A:藏息相辅

B:学思结合

C:温故知新

D: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藏息相辅


2、《学记》中提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论述的是()。

A:学校教学体系

B:学校教育制度

C:国家教师体系

D:国家课程体系

正确答案:学校教育制度


3、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智的发展,这一课程与教学流派是()。

A:要素主义流派

B:结构主义流派

C:人本主义流派

D:永恒主义流派

正确答案:永恒主义流派


4、经验主义课程主要实施形态是()。

A:项目学习

B:探究学习

C:主动作业

D:大概念教学

正确答案:主动作业


5、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有()。

A: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

B: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

C: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心理学

正确答案: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心理学


第三章单元测试

1、教育目标和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样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是()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A:普遍性

B:行为性

C:生成性

D:表现性

正确答案:生成性


3、李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去双龙洞旅游,回来后,请每位同学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和体验,由于每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是差异的、个性化的,因此,该课程与教学目标属于()。

A:普遍性

B:行为性

C:生成性

D:表现性

正确答案:表现性


4、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指()。

A:核心素养

B:三维目标

C:基础知识

D:基本技能

正确答案:核心素养


5、


一般认为三维目标的提出于()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10年

正确答案:2001年


第四章单元测试

1、组织课程内容时,强调每一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这体现了课程内容组织的()。

A:连续性

B:顺序性

C:整合性

D:实用性

正确答案:顺序性


2、20世纪40年代,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其中“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反映其在课程内容上的取向是倾向于()。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即社会要求

正确答案: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3、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一课程管理方式体现了()。

A:降低课程决定的集权程度

B:教育适度松绑

C:满足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D:优化课程管理的参与度

正确答案:降低课程决定的集权程度

教育适度松绑

满足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优化课程管理的参与度


4、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本土性课程内容对于本国人民、本地区人民来说有“亲切感”、“力量感”,本土性课程内容是课程内容不断更新的内在动力。()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1、课程实施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某学校根据国家的课程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并加以实施。这种课程实施的取向属于()。

A:遵循取向

B:忠实取向

C:相互调适取向

D:创生取向

正确答案:忠实取向


3、课程行动研究包括哪些阶段()。

A:发现问题

B:设计

C:检验

D:判断

正确答案:设计

检验

判断


4、以下不属于教学内在变革的特征是()。

A:教学内容是预设的

B:教学过程是智慧化的

C:教学主客体关系是动态变化的

D:教学实践契合社会生活变化

正确答案:教学内容是预设的


5、让学生运用社交软件,围绕专题开展研讨,每1至2周探究一个专题,师生共同贡献思想,以建构主义、联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MOOC形式被称为()

A:xMOOC

B:tMOOC

C:cMOOC

D:sMOOC

正确答案:cMOOC


第六章单元测试

1、以评价关注的焦点为准,可以把评价分为()。

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目标本位评价和目标游离评价

C:效果评价和内在评价

D: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

正确答案:效果评价和内在评价


2、泰勒的评价模式属于()。

A:量的评价

B:质的评价

C:目标本位评价

D:目标游离评价

正确答案:目标本位评价


3、外貌模式认为:评价应该向听取评价结果的人提供他们所关心的信息,评价者应该充分了解那些人所关心的问题。()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斯太克于1967年提出了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与总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构建起“外貌模式”评价体系的三个概念是()。

A:先在因素

B:内在因素

C:交流因素

D:结果因素

正确答案:先在因素

交流因素

结果因素


第七章单元测试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化阶段的标志是()。

A: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

B:《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颁布

D:全面使用新版教材

正确答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


2、最早在科学哲学领域提出“范式”概念的人物是()

A: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B: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

C: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

D: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

正确答案: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


3、在以下几项表述中,属于学校理念范畴的内容有()

A:一切为了学生一生幸福着想,一切为了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B:关注每一个教师的发展方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

C:把学校办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示范性小学

D:坚持为每一个学生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终生学习的基础、走向社会的基础

正确答案:一切为了学生一生幸福着想,一切为了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关注每一个教师的发展方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

坚持为每一个学生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终生学习的基础、走向社会的基础


4、现实规定的主观世界的水平总是高于历史规定的主观世界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选择理论指引实践的互动路线建构学校教学实践范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