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解惑初学书法者(上)
1
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 √
2
写字的基本要求是规范、整洁、美观。√
1.2 解惑初学书法者(下)
1
目前,学习书法者存在的误区有?ABCD
A、急于求成
B、我行我素(学习不得法)
C、“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D、好高骛远
1.3 学校及其普通社会阶层书法水平的现状
1
现阶段影响学生书写水平的最主要原因是B
A、重视不够
B、计算机普及
C、生活节奏快
D、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
2
当前学生的书写状况总体是好的。×
1.4 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性(上)
1
书法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书法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2
书法只能提高一个人的书写水平,但不会影响他的良好品格和意志力。×
3
开展书法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
1.5 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性(下)
1
书法在过去是一个人的“门面”,现在计算机普及了,它就不再具有实用性了。×
2
学习书法能增进身心健康,是养生的一种有效手段,故书法家往往长寿。√
1.6 提高书法水平的方法
1
有人说:“学习书法不需要临帖,可以自学成才。” ×
2
有人说:“书法就是一门手上功夫,不需要理论指导” ×
3
有人说:“书法只需要提高书写能力,不需要提高欣赏眼光和评判能力” ×
4
有人说:“书法只需要在书法的技巧方面着力,与字外功夫无关” :×
5
有人说:“字写得好的人用什么笔都能写,不需要爱护和保管好笔。” :×
2.1.1 书法基础知识(上)
1
以下不属于书法的辅助工具的有C
A、垫毡
B、镇纸
C、颜料
D、印章(泥)
2
从书法字体发展上看,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秦刻石(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的演进过程。×
3
书法不仅能流露出书家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是其精神、气质、修养、性格、审美、趣味等的体现。√
4
写字人人都会,但是要具有书法艺术水准却很难。√
5
中国书法是线条艺术、造型艺术,必将成为世界性艺术。√
6
制笔之法,以尖、齐、圆、健为四德,即选笔的标准。其中,“圆”为选笔最重要的标准。×
7
中国书法不用红颜色、蓝颜色等彩色来写,认定用黑颜色的墨来写,却使人百看不厌,并有五色生辉之感。√
8
宣纸因产生安徽宣城而得名,因此只有产于宣城的纸才成为宣纸。×
9
砚对于书法作品起的作用不是直接的,然而砚却有很大的赏玩价值。√
2.1.2 书法基础知识(下)
1
“五指执笔法”的大拇指作用是什么A
A、擫
B、押
C、钩
D、格(抵)
2
钢笔执笔法中,笔头与指头的距离要适宜,一般( )较为合适。B
A、1厘米
B、2-3厘米
C、5厘米
D、7厘米
3
书写行草、大字作品时,多宜用什么姿势?B
A、坐着
B、站着
C、蹲着
D、跪着
4
什么样的作品适合于坐着写?C
A、行草
B、行楷
C、小中楷
D、大楷
5
坐着写字的不正确姿势为D
A、足安
B、头正
C、身直
D、臂紧
6
适宜写中楷的运腕方法为B
A、枕腕
B、提腕
C、悬腕
D、着腕
7
“五指执笔法”的要领是ABCDE
A、指实
B、掌虚
C、掌竖
D、腕平
E、肘起
8
有人说:运笔靠手腕的作用,与肩、肘、腰无关。×
3.1 用笔
1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说:书法以( )为上。C
A、点画
B、结构
C、用笔
D、章法
2
取逆势用笔的基本原则是( )B
A、“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B、“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C、“欲重先轻,欲快先慢”
D、“欲轻先重,欲慢先快”
3
收笔的原则是( )C
A、“有住不收,无垂必缩”
B、“有住必收,无垂必缩”
C、“有住必收,无垂不缩”
D、“有住不收,无垂不缩”
4
写字的过程中,要有提和按的变换。提与按是指笔毫落在纸上会表现为( )B
A、轻为按,重叫提。
B、轻为提,重叫按。
C、粗为提,细叫按。
D、细为提,粗叫提。
5
以下哪项属于钢笔用笔要求ABCD
A、立体感
B、轻重感
C、快慢感
D、粗细感
6
起笔的原则是“横画横落笔,直画直落笔”。 ×
7
逆势是汉字中的一个书写技巧,写字要充分利用这种“逆势”来写出字的精神、行的行气、篇的浑然气韵。:√
3.2 临摹
1
以下属于临摹不正确的做法有( )C
A、
选好字帖,“察乎精”
B、
临得越像越好
C、
速度以快为宜
D、
临得比原帖大一点
2
“临”容易学到字的用笔精神,学其神。“摹”容易学到字的间架结构,学其形。√
3
临和摹是学习书法的两个传统方法。“摹”就是照着字帖的样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学着写。“临”就是把字样帖放在下面,蒙上透明纸(影格),照着写。×
4.1.1 楷书基本笔画(上)
1
下图“官”字的第二笔为B
A、
侧点
B、
垂点
C、
横点
D、
直点
2
下图“上”字的点为C
A、
侧点
B、
垂点
C、
横点
D、
直点
3
下图“宝”字的第一笔为D
A、
侧点
B、
垂点
C、
长点
D、
直点
4
下图“不”字的点为C
A、
侧点
B、
垂点
C、
长点
D、
直点
5
下图“伐”字的横为C
A、
覆横
B、
平横
C、
斜横
D、
仰横
6
下图“平”字的横为B
A、
覆横
B、
平横
C、
斜横
D、
仰横
7
“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正如人总要先学会站立,然后才能学会走路或奔跑,有了楷书作基础才能写好行书和草书。√
8
竖,起支柱作用,要求写得劲挺有力,像人胸腰挺起,因此一定要写直。√
4.1.2 楷书基本笔画(下)
1
汉字的笔画大多是向右向下的,唯独( )是向左伸展的C
A、
横
B、
竖
C、
撇
D、
捺
2
下图“香”字的撇为D
A、
竖撇
B、
短撇
C、
标撇
D、
平撇
3
下图“人”字的撇为A
A、
标撇
B、
短撇
C、
曲撇
D、
长撇
4
下图“月”字的撇为B
A、
标撇
B、
竖撇
C、
曲撇
D、
长撇
5
以下字中的捺画,属于反捺的是C
A、
B、
C、
D、
6
以下字中的钩画,属于斜向钩的是B
A、
B、
C、
D、
7
“心”字的钩是B
A、
斜向钩
B、
内向钩
C、
上向钩
D、
背向钩
8
以下字中的折画,属于撇折的是C
A、
B、
C、
D、
9
挑的基本形式是像正向的短撇。×
4.2.1 楷书结构(上)
1
把点画搭配起来成为字即( )D
A、章法
B、点画
C、用笔
D、结构
2
楷书的横竖画总体要平直,但横略带一点斜势,左低右高,反觉平稳。竖画似人侧立的样子,挺胸直腰。所以横竖要做到( )B
A、“横要平,竖要直”
B、“似平非平,似直非直”
C、“横要斜,竖要直”
D、“横要平,竖要侧”
3
“下”字,由于右边有一点,竖的位置应A
A、
稍靠左些
B、
稍靠右些
C、
居中
D、
靠近点些
4
“者”字,由于中间有一长撇,“日”的位置应B
A、
A. 稍靠左些,右竖与上竖基本相对
B、
稍靠右些,左竖与上竖基本相对
C、
居中
D、
靠近撇些
5
“常”字,下面的中竖与上面的短竖应C
A、
靠左
B、
靠右
C、
对齐
D、
不对齐
6
“交”字的交叉点要与上点C
A、
靠左
B、
靠右
C、
对齐
D、
不对齐
7
请你说说“戈”字的笔顺。B
A、
点—横—斜勾—撇
B、
横—斜勾—撇—点
C、
横—撇—斜勾—点
D、
横—斜勾—点—撇
8
书法写的是汉字,自然要遵守汉字的组织规律,这是一般性。但书法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即具有肥瘦、长短、方圆、巧拙等风格。√
9
横平竖直是使字重心平衡、整体端正的一条重要原则。横好比梁,竖好比柱,梁平柱直,房子才结实,看上去就平正、稳妥。√
10
一般说来,凡是结构平正、均衡、对称的字,重心不容易掌握。如是字形偏侧、不规则的字,学书者写时就容易把握它的重心。×
4.2.2 楷书结构(中上)
1
结构中,“疏密匀称”的原则应概括为( )A
A、“疏而不散,密而不促”
B、“疏而不促,密而不散”
C、“疏要紧,密要宽”
D、“疏要宽,密要宽”
2
以下关于疏密匀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川”字三竖的距离要相当,不能两竖挨得很近,另一竖离得很远。
B、“霸”字“雨”部不能写得过分大,而把“革月”缩得很小。
C、“日”字上面两横要挨得近一些,另一横离得远一些。
D、“疆”字左半部分不能写得过分大,而把右半部分缩得很小。
3
5. 比例适当还要看字的自然形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D
A、本身长的不能将它压扁的,如“身”
B、本身扁的不可把它拉长,如“皿”
C、本身正的不能把它写歪,如“正”
D、本身斜的不能把它写歪,如“夕”
4
疏密匀称是指将笔画简单的字写得细紧一点;笔画繁复的字写得粗壮一点,松一点。×
5
几个部分合起来的字,它们各个部分所占的地位,要比例适当。做到比例适当,就能使得字的各部位“平等互利” 。√
4.2.3 楷书结构(中下)
1
按“偏旁相让”的要求,“峰”字应是A
A、
左让右
B、
右让左
C、
上让下
D、
下让上
2
按“偏旁相让”的要求,“相”字应是B
A、
左让右
B、
右让左
C、
上让下
D、
下让上
3
按“偏旁相让”的要求,“冠”字应是C
A、
左让右
B、
右让左
C、
上让下
D、
下让上
4
按“偏旁相让”的要求,“雷”字应是D
A、
左让右
B、
右让左
C、
上让下
D、
下让上
5
按“偏旁相让”的要求,“绝”字应是A
A、
左让右
B、
右让左
C、
上让下
D、
下让上
6
按“偏旁相让”的要求,“融”字应是B
A、
左让右
B、
右让左
C、
上让下
D、
下让上
7
一个字是一个整体,所以写时要有全局观点。如“成”字,要突出( )这一笔。字有了这样的客让,整个字就显得舒展,主次分明。B
A、撇
B、斜勾
C、横折勾
D、横
8
字的笔画有相向的,好像“两对面”似的,如:( )C
A、兆
B、非
C、门
D、北
9
字的笔画有相背的,好像“背靠背”似的,如:( )D
A、门
B、山
C、比
D、北
4.2.4 楷书结构(下)
1
以下关于替代参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炎”字上下重复,下面的“火”不仅要写得小,还要把原来的捺写成点。
B、“比”字左右重复,可将左边的“上”的钩笔改为一短横或挑。
C、“奇”字上面的大,本来是一捺替代成一点。
D、“街”字中间的两个土,最后一个斜横替代成挑。
2
合体字的三个相同部分组成的字,写法为:( )D
A、上方扁宽,左下方小扁宽,右下方大扁宽。
B、上方瘦长,左下方小瘦长,右下方大扁宽。
C、上方瘦长,左下方大扁宽,右下方小扁宽。
D、上方瘦长,左下方小扁宽,右下方大扁宽。
3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出自于( ):A
A、孙过庭《书谱》
B、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
C、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D、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4
合体字的组成部分之间,要分主次,要参差错落,变换替代,才见变化之美。√
4.3.1 楷书章法(上)
1
孙过庭《书谱》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首字直接管领通篇的许多内容,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管领的内容( )。C
A、字体风格
B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