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测试
1、美国医学会于何年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1970年
B:1976年
C:1972年
D:1973年
E:1974年
正确答案:1972年
2、1983年,哪个学科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的学科?()
A:急诊医学
B:院前急救医学
C:灾害医学
D:危重症医学
E:急救医学
正确答案:危重症医学
3、在我国,急诊医学何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科学?()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E:1986年
正确答案:1983年
4、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何年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E:1986年
正确答案:1985年
5、我国第一张ICU病床建立于()
A:上海中山医院
B:北京协和医院
C:广州珠江医院
D:北京304医院
E:四川华西医院
正确答案:北京协和医院
6、美国的急诊和危急重症护士执照有效期通常为()
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E:终身
正确答案:5年
7、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认证工作始于()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E:2006年
正确答案:2006年
8、()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人工呼吸机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E: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20世纪50年代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对灾难医疗救援10人分队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队长、内科组、外科组组成
B:由队长、医生、护士和防疫人员组成
C:分成指挥组、现场急救组和检伤分类组
D:现场急救组分为内科组和外科组
E:指挥组包括队长和内、外科组长
正确答案:由队长、医生、护士和防疫人员组成
2、灾难现场伤病员检伤分类的原则,正确的是()
A:优先救治病情危重的伤病员
B:建立伤员接收点
C:分类时不需做急救处理
D:不放弃每一个伤病员
E:不要浪费时间反复评估和分类
正确答案:建立伤员接收点
3、关于灾难现场检伤分类标志的描述,错误的是()
A:常用红、黄、绿、黑四色标志
B:红色代表危重伤,应在1小时内转送
C:黄色代表中重伤,应在6~12小时内转送
D:绿色代表轻伤,不需要转送
E:黑色代表致命伤,不需要转送
正确答案:黄色代表中重伤,应在6~12小时内转送
4、关于空运伤员的护理,错误的是()
A:大型运输机中伤病员可横放
B:休克伤病员应头朝向机头
C:气管切开者应予湿化
D:气管切开者用生理盐水充气囊
E:有气胸者在上机前反复抽气
正确答案:休克伤病员应头朝向机头
5、关于急性应激障碍的陈述,错误的是()
A: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为直接原因
B:一般在刺激后1天内发病
C: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D:应激消除者症状历时2~3天
E:通畅一个月内症状缓解
正确答案:一般在刺激后1天内发病
6、对灾难后伤病员的急性期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A:尊重幸存者的意愿
B:注意提问语气和方式
C:详细了解灾难过程和细节
D:不要做病理性归因
E:对评估内容记录和存档
正确答案:详细了解灾难过程和细节
7、按照灾难的发生顺序分类,印尼海啸属于是()
A:原生灾难
B:次生灾难
C:衍生灾难
D:自然灾难
E:突发灾难
正确答案:原生灾难
8、地震发生时,你在走廊上,你会()
A:躲到客厅里
B:躲到厕所
C:躲到储物室
D:用门固定自己的位置
E:躲到卧室
正确答案:躲到厕所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当面对灾害急救时,资源严重短缺,此时灾难现场分诊的最大作用是()
A:让最大数量的人能够获得最力所能及的救治,使更多的人能够存活
B:给每个来诊患者进行详细的登记、挂号
C:给予适时的安慰和健康教育,与急诊科其它人员的有效沟通,迅速与患者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
D:应用计算机对患者登记或挂号时录入的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E:给予外伤患者有帮助的简单处置,如出血部位给予无菌纱布覆盖,压迫止血等
正确答案:让最大数量的人能够获得最力所能及的救治,使更多的人能够存活
2、PQRST公式中的R指的是()
A:疼痛的诱因
B:疼痛的性质
C:疼痛放射情况
D:疼痛的程度
E:疼痛持续的时间
正确答案:疼痛放射情况
3、问诊时同时测量生命体征,如果发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或不正常,应立即()
A:呼叫医生来分诊处
B:将患者送往MICU
C:将患者送往CCU
D:将患者送往抢救室
E:给予心电监护
正确答案:将患者送往抢救室
4、急诊患者病情分级原则中,3级患者为()
A:急症
B:危重
C:亚急症
D:濒危
E:非急症
正确答案:急症
5、患者,老年女性。主诉头痛伴眩晕、呕吐半小时,到急诊科就诊。分诊护士可采用的问诊模式为()
A:GCS
B:OLDCART
C:PQRST
D:SOAPIE
E:SAMPLE
正确答案:OLDCART
6、病人,男性,41岁,剧烈胸痛伴胸闷40分钟,大汗伴濒死感,既往史有冠心病史,有120急救车送入急诊,血压115/55mmHg,若采用五级(V级)分类法对此病人进行分诊,此病人属于()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正确答案:Ⅱ级
7、病人,男性,41岁,剧烈胸痛伴胸闷40分钟,大汗伴濒死感,既往史有冠心病史,有120急救车送入急诊,血压115/55mmHg,该病人的就诊候诊时间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立即进行抢救与治疗
B:立即送到抢救区域,在15分钟之内给予紧急处理与严密观察
C:可暂时等候就诊,时间不超过30分钟
D:可等待就诊,必要时给予治疗,等待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
E:可安排病人在急诊候诊区等候,但等候时间以不超过4小时为宜
正确答案:立即送到抢救区域,在15分钟之内给予紧急处理与严密观察
8、车祸患者,同车司机当场死亡,现神志清,体温36.8℃,血压105/70mmHg,心率108次/分,呼吸20次/分。根据预检分诊标准流程,该患者预检分级为()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a级
E:Ⅳb级
正确答案:Ⅱ级
第四章单元测试
1、评估患者呼吸功能时,最恰当的评估内容是()
A:呼吸、血压、体温是否正常
B:胸廓、上腹部有无起伏
C: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
D:皮肤颜色、软组织和胸骨完整程度
E:两侧胸廓起伏是否对称
正确答案: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
2、下列哪项是完整和最适宜的初级评估内容()
A: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有无家属陪同
B: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体温、脉搏
C:循环功能、气道及颈椎、血氧饱和度、全身体检
D: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神志状况、暴露患者
E:气道及颈椎、呼吸、循环、神志状况、暴露患者、有无家属陪同
正确答案: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神志状况、暴露患者
3、下列对患者循环功能评估的陈述,不恰当的是()
A:检查有无脉搏、脉搏是否正常
B:评估外出血情况
C:查看皮肤颜色
D:触摸皮肤湿度及温度
E:听诊呼吸音与心音的关系
正确答案:听诊呼吸音与心音的关系
4、对患者进行次级评估,问诊时要尊重患者的()
A:隐私和秘密
B:选择科室的权利
C:情绪
D:家属反应
E:提问
正确答案:隐私和秘密
5、休克指数=收缩压/脉搏,休克指数为何值时可能意味着休克()
A:<0.7
B:<0.8
C:<0.9
D:<1.0
E:<1.1
正确答案:<0.9
6、分诊问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测量生命体征
B:收取挂号费用
C:初步确定患者诊断
D: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E:了解患者的主诉
正确答案: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7、对患者次级评估,进行重点评估时,精神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A:精神状态
B:语言理解能力
C:身体活动
D:行为
E:外表
正确答案:身体活动
8、病人,男性,49岁,既往有高血压,脑出血史,现脑出血术后16天出院,突发高热,由家人送至急诊科,病人神志不清,在对病人进行气道及颈椎评估时,病人突然面色青紫。如果你是分诊护士,首先要做的是()
A:立即将病人送入
B:抢救室
C:给予人工呼吸
D:呼叫医生
E:尽快结束初级评估
正确答案:立即将病人送入
第五章单元测试
1、下列哪项是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出现的心电图特征()
A:QRS波群小时,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可谓200~400次/分
B: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动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基本规则,但大动脉没有搏动
C:不同种类或节律的点活动节律,往往测不到脉搏
D:心电图呈一条直线,或偶有P波
E: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R-R间期绝对不等
正确答案: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动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基本规则,但大动脉没有搏动
2、除颤的正确步骤是()
A:开机、选择非同步、放电
B:放电、充电、关机
C:选择能量、充电、放电
D:充电、选择能量、放电
E:开机、充电、放电
正确答案:选择能量、充电、放电
3、下列哪项是导致心搏骤停的非源性常见原因()
A:溺水、低血容量、冠心病
B:严重低血钾、低血钠等电解质紊乱
C:低血容量、急性心肌炎
D:过敏反应、高龄、中暑
E:急性中毒、严重创伤、高血钾
正确答案:急性中毒、严重创伤、高血钾
4、当心搏骤停几秒钟时,病人即会出现()
A:头晕
B:晕厥、意识丧失
C:血压下降
D:全身抽搐
E:大小便失禁
正确答案:头晕
5、下列哪项是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要目标()
A:迅速准确判断心肺功能衰竭或停止,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
B: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C: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
D: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
E:改善并维持心功能
正确答案:迅速准确判断心肺功能衰竭或停止,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
6、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将病人放置适当体位,下列正确的是()
A:病人躺卧在软床上
B:头部位置高于心脏
C:双手放于胸前
D:仰卧位,头、颈部应与躯干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E:可采取头高脚低位
正确答案:仰卧位,头、颈部应与躯干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7、早期判断心搏骤停的最重要指标()
A:意识丧失、瞳孔散大
B:意识丧失、呼吸停止
C: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
D:意识丧失、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
E: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口唇发绀
正确答案: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
8、有效的胸外按压可产生的收缩期动脉峰压是()
A:20~40mmHg
B:40~60mmHg
C:60~80mmHg
D:80~100mmHg
E:100~120mmHg
正确答案:60~80mmHg
9、下列关于除颤的陈诉,正确的是()
A:如果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搏骤停应从开始心肺复苏5分钟后除颤
B:对于院内心搏骤停,有心电监护的病人,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可超过3分钟
C:对非目击的心搏骤停,应先进行5个循环30:2(大约2分钟)的心肺复苏,然后再除颤
D:使用直线双向波型除颤仪首次除颤能量为360J
E:使用单项波除颤仪时除颤能量为150~200J
正确答案:对非目击的心搏骤停,应先进行5个循环30:2(大约2分钟)的心肺复苏,然后再除颤
10、终止室颤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
A:胸外心脏按压
B:除颤
C:气管插管
D:球囊面罩通气法
E: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抢救药物
正确答案:除颤
第六章单元测试
1、修正的创伤记分评分参数包括()
A:血压、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三项
B:收缩压、脉率、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四项
C:收缩压、毛细血管再充盈、呼吸频率和幅度、意识状态五项
D:损伤部位和类型、循环、呼吸、意识状态五项
E:收缩压、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三项
正确答案:收缩压、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三项
2、有关简明创伤分级描述错误的是()
A:AIS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损伤严重度评分法
B:由诊断编码和损伤评分两部分组成
C:伤员的伤情记为小数形式“XXXXXX.X”
D:每一处损伤都应有1个AIS评分
E:适用于单发损伤和多发伤
正确答案:适用于单发损伤和多发伤
3、有关ISS评分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人分为9个区域
B:ISS分值越低,则创伤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C:损伤最严重的3个区域之最高AIS值之和的平方
D:损伤最严重的4个区域之最高AIS值得平方和
E:适用于多部位、多发伤和复合伤者的伤情评估
正确答案:适用于多部位、多发伤和复合伤者的伤情评估
4、创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反应错误的是()
A:局部发生创伤性反应
B:不伴有组织结构破坏,仅有邻近细胞坏死
C: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
D:过强而广泛的炎症反应会导致严重的损害
E:局部反应在伤后3~5日后趋于消退
正确答案:不伴有组织结构破坏,仅有邻近细胞坏死
5、下列哪一项不是多发伤的临床特点()
A:创伤后全身反应严重、伤势变化迅速,死亡率高
B:失血量大,休克发生率高
C:低氧血症发生率高
D:多发伤等同于多处伤
E: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正确答案:多发伤等同于多处伤
6、下列哪项不是多发伤初级评估的目的()
A: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及优先次序
B:判定处理伤员的优先次序
C:确认是否存在致命性损伤并需要处理
D:明确潜在的损伤
E:根据评估实施恰当的救护,以降低死亡率及伤残率,改善预后
正确答案: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及优先次序
7、对于创伤伤员的伤口处理原则,不正确的是()
A: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