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测试
1、问题:在催化发展历史上,发明多于发现,技术大于科学,指的是催化理论的发展总是优先于工业催化剂的开发。()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问题:著名科学家()于1925年首先提出了活性中心理论,认为催化剂表面是不均匀的,只有具有特定结构的催化剂表面位置才具有催化性能。
A:阿伦尼乌斯
B:泰勒
C:兰格缪尔
D:勒夏特列
正确答案:泰勒
3、问题:下面关于催化剂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皆不变
C: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
D: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正确答案: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皆不变
4、问题:催化剂表征技术的发展方向为()。
A:逐渐从宏观尺度向纳米尺度,甚至原子尺度发展
B:逐渐从工业催化体系向模型催化体系发展
C:逐渐从静态的表征技术向原位动态的表征技术发展
D:逐渐从空间分辨向时间分辨的方向发展
正确答案:逐渐从宏观尺度向纳米尺度,甚至原子尺度发展
逐渐从静态的表征技术向原位动态的表征技术发展
5、问题:可以研究催化剂的孔结构的表征技术有()
A:XRD
B:TEM
C:氮气吸附
D:IR
正确答案:XRD
TEM
氮气吸附
第二章单元测试
1、问题:Langmuir吸附是()
A:单分子层吸附
B:多分子层吸附
C:既有单分子层吸附又有多分子层吸附
正确答案:单分子层吸附
2、问题:物理吸附是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靠分子间作用力发生吸附作用;化学吸附是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形成()发生吸附作用。
A:离子键
B:范德华力
C:化学键
D:分子引力
正确答案:化学键
3、问题:以下的说法中符合Langmuir吸附理论基本假定的是()。
A: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各处的吸附能力相同
B:吸附分子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C:被吸附分子间有作用,互相影响
D:吸附热与吸附的位置和覆盖度有关
正确答案: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各处的吸附能力相同
4、问题:下面关于BET公式中C值描述正确的是()。
A:常数“C”是一个指示吸附剂-吸附质相互作用程度的经验常数
B:活性炭,分子筛的C值一般都大于200
C:
D:C值也可以是负值
正确答案:常数“C”是一个指示吸附剂-吸附质相互作用程度的经验常数
活性炭,分子筛的C值一般都大于200
5、问题:采用吸附支数据以BJH模型分析催化剂的孔径分布时,需要注意3.9nm左右的假孔现象。()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三章单元测试
1、问题:
金属分散度的定义为()
A:活性金属原子占催化剂中总原子数的百分比
B:表面活性金属原子占催化剂中总原子数的百分比
C:表面活性金属原子占催化剂中活性金属总原子数的百分比
D:表面活性金属原子占载体中金属总原子数的百分比
正确答案:表面活性金属原子占催化剂中活性金属总原子数的百分比
2、问题:
在催化剂吸附了探针分子的程序升温脱附实验中,脱附峰的温度代表了以下哪个参数。()
A:探针分子的沸点
B:探针分子与催化剂表面的作用力大小
C: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的数量
D: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物种的还原能力
正确答案:探针分子与催化剂表面的作用力大小
3、问题:
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实验装置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A:气体净化与切换系统
B:反应和控温单元
C:分析测量单元
D:取样与进样单元
正确答案:气体净化与切换系统
反应和控温单元
分析测量单元
4、问题:从程序升温实验的数据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A:吸附物种的数目
B:吸附物种的强度
C:活性位的数目
D:脱附反应级数
正确答案:吸附物种的数目
吸附物种的强度
活性位的数目
脱附反应级数
5、问题:采用化学吸附的方法测得的金属分散度一定比TEM测的金属分散度准确。()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四章单元测试
1、问题:红外光谱是()
A:分子光谱
B:原子光谱
C:吸收光谱
D:电子光谱
正确答案:分子光谱
2、问题:
采用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可以研究固体酸表面的酸中心类型,通过实验发现H型的ZSM-5分子筛表面在1540cm-1波数处有谱峰,说明它()
A:有L酸
B:有B酸
C:既有L酸也有B酸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有B酸
3、问题:采用红外光谱可以测定氧化铝表面羟基的种类。()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问题:红外光谱还可以研究吸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CO吸附态的红外吸收带的化学位移,可以考察其它分子在吸附时或在金属组元之间发生的电子转移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5、问题:当用红外光激发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则()
A:吸收光子的能量越大
B:吸收光子的波长越长
C:吸收光子的数目越多
D:吸收光子的频率越大
E:吸收光子的波数越大
正确答案:吸收光子的能量越大
吸收光子的频率越大
吸收光子的波数越大
第五章单元测试
1、问题:面心立方点阵的消光条件是晶面指数。()
A:全奇
B:全偶
C:奇偶混杂
D:其余选项都是
正确答案:奇偶混杂
2、问题:一束X射线照射到晶体表面上能否产生衍射取决于。()
A:是否满足布拉格条件
B:是否满足衍射强度I0
C:A+B
D:晶体形状
正确答案:A+B
3、问题:产生系统消光的因素有。()
A:滑移面
B:螺旋轴
C:带心点阵
D:平移
正确答案:滑移面
螺旋轴
带心点阵
4、问题:XRD衍射技术可以用来解析催化剂的哪些信息?()
A:物相
B:尺寸
C:晶胞参数
D:元素分布
正确答案:物相
尺寸
晶胞参数
5、问题:
XRD图显示某个衍射峰相对强度增加,表明样品晶粒暴露该晶面增多。()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六章单元测试
1、问题:下列电磁透镜不属于透射电镜成像系统的是()。
A:物镜
B:中间镜
C:聚光镜
D:投影镜
正确答案:聚光镜
2、问题:二次电子产生于样品表层多少纳米的深度范围?()
A:0.5-1纳米
B:1-5纳米
C:5-10纳米
D:10-50纳米
正确答案:5-10纳米
3、问题:EDX的优点包括。()
A:接收信号角度大
B:操作简单
C:可以同时探测不同能量的X射线能谱
D:定量能力强
正确答案:接收信号角度大
操作简单
可以同时探测不同能量的X射线能谱
4、问题:特征X射线产生于样品表层约多少深度范围?()
A:1微米
B:10微米
C:50微米
D:100微米
正确答案:1微米
5、问题:Be产生的特征X射线波长太长,无法进行检测。()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七章单元测试
1、问题:
XPS技术可以用来表征催化剂的以下几个特征:()
A:元素的价态
B:元素的配位环境
C:元素含量
D:物相结构
正确答案:元素的价态
元素的配位环境
元素含量
2、问题:处理XPS数据时首先要进行荷电校正。()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问题:发生震激过程时,会在主峰的低结合能侧约几个eV的能量位置产生震激峰。()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问题:下面哪种不是Ag原子的光电子能量次峰?()
A:AgMNN
B:Ag4s
C:Ag3p
D:Ag4p
正确答案:AgMNN
5、问题:下面关于X射线卫星峰的表述错误的是?()
A:X射线卫星峰产生的原因是X射线光源不是单色化的
B:X射线家族中其他X射线也同样能激发出光电子
C:其他X射线激发出的光电子往往动能较低
D:卫星峰离光电子主峰的距离和谱峰的强度因阳极材料的不同而异
正确答案:其他X射线激发出的光电子往往动能较低
第八章单元测试
1、问题:不可以表示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分散情况的参数是()
A:金属分散度
B:晶粒尺寸
C:比表面积
D:活性金属比表面积
正确答案:比表面积
2、问题:下列表征技术可以得到反应动力学信息的是()
A:TPSR
B:氮气物理吸附
C:XPS
D:XRD
正确答案:TPSR
3、问题:下列可以与程序升温技术联用表征催化剂表面信息的有()
A:MS
B:XPS
C:IR
D:XRD
正确答案:MS
XPS
IR
4、问题:下列方法可以分析催化剂的孔隙率的是()
A:氮气吸附
B:压汞法
C:烃分子探针吸附
D:XRD
正确答案:氮气吸附
压汞法
烃分子探针吸附
5、问题:采用氨气程序升温热脱附的方法可以获得催化剂的()
A:酸种类
B:酸强度
C:酸密度
D:碱量
正确答案:酸强度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