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中西诗歌比较赏析智慧树答案

wangke 智慧树知到 13

绪论单元测试

1、比较文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视为整体,在跨文化比较研究中探寻人类文学的总体特征与规律,揭示不同民族的文学审美与人文差异。()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一章单元测试

1、英国著名战争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了一首题为《信》的战争诗歌。为了突出(),诗歌语言的口语化特征明显。

A:叙事者的受教育程度

B:战争的紧张气氛

C:家书的文体特征

D:作品的通俗性

答案:战争的紧张气氛


2、朱光潜在《诗论》中所言:中西诗歌在人伦方面“西诗以()胜,中诗以委婉胜。”

A:叙事

B:直率

C:含蓄

D:抒情

答案:直率


3、美国诗人兰德尔•贾雷尔的《球形炮塔炮手之死》通过超现实的梦境隐喻表达了()对个体生命、人生、人性的摧残,呈现出强烈的反崇高性、反英雄性、悲剧性和批判性。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美国内战

D:美国独立战争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


4、《小雅•采薇》是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有感而发。诗的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道出了征夫在返乡途中的()双重心情。

A:报国

B:思乡

C:报仇

D:厌战

答案:报国

思乡


5、《秋闺思二首》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使用了()等思乡意象,并用“寒螀”和“秋天”加重思念之情。

A:月亮

B:鸿雁

C:牡丹

D:大海

答案:月亮

鸿雁


6、古今中外的战争诗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怀和歌颂建功立业的诗,有描写思乡恋亲的诗,还有揭露战争残酷本质的反战诗。()

A:对

B:错

答案:对


7、文艺复兴时期,荣誉观可以看作是对个人声誉、名望的追求,也可以是对自身内在道德崇高的追求。()

A:对

B:错

答案:对


8、中国农耕文化决定了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结构,换言之,中国人的社会存在依存于家庭和宗族集团。()

A:对

B:错

答案:对


9、西方战争诗歌中的思乡恋亲主题凸显出以家庭为本位的群体原则()

A:对

B:错

答案:错


10、中国战争诗歌中通常塑造群体人物意象,而非集中笔墨刻画孤立的个别主人公。()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1、谢灵运(385—433年)从小受到道教思想熏染,其代表作()抒发了游览湖光山色的感悟。

A:《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B:《终南别业》

C:《斋心》

D:《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2、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表达了对朴素简陋但悠然平和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劳动者的同情和肯定。

A:《埃涅阿斯纪》

B:《农事诗》

C:《牧歌》

D:《变形记》

答案:《农事诗》


3、素有“诗佛”之称的()由于仕途坎坷,以“亦官亦隐”的方式在官僚群中求生存,在闲适生活中寻求解脱和慰藉。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寒山

答案:王维


4、垮掉派诗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将寒山的二十余首诗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

A:庞德

B:弗罗斯特

C:斯奈德

D:默温

答案:斯奈德


5、《独坐敬亭山》是诗人()由于怀才不遇而横遭冷遇,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的代表作。

A:谢灵运

B:李白

C:陶渊明

D:杜甫

答案:李白


6、中国古代的著名隐士包括()。

A:巢父、许由的隐居不仕

B: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C:商山四皓的超逸出世

D:竹林七贤的避世不受俗事

答案:巢父、许由的隐居不仕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商山四皓的超逸出世

竹林七贤的避世不受俗事


7、西方隐逸思想与士人仕途失意没有必然联系,隐逸文学主题多体现在乡村书写或田园文学。隐退和回归是田园文学中一组对照式主题线索和表现手法,其包含一系列的对立和矛盾,例如(),理想与现实等。

A: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

B:宫廷生活与牧人生活

C:文化与自然

D:现在与过去

答案: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

宫廷生活与牧人生活

文化与自然

现在与过去


8、斯奈德是中国诗和禅宗的追崇者,他试图将禅玄互证、佛老结合作为对二战后西方文明的矫正与救赎的方法,寻找一条打开西方文明现代困境的出路。()

A:对

B:错

答案:对


9、以寒山为代表的富有禅宗理趣的诗作在海外得到传播,在中外文学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促进中外文学交流和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提供必要的借鉴。()

A:对

B:错

答案:对


10、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多“无我之境”,诗人通常带着强烈激动的感情关照外物,所描写的景物都浸染着诗人浓重的感情色彩。()

A:对

B:错

答案:错


第三章单元测试

1、朱光潜先生曾经说:“中国叙人伦的诗,通盘计算,关于()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

A:朋友离别

B:思乡恋亲

C:朋友友谊

D:山水田园

答案:朋友友谊

2、美国著名诗人和翻译家庞德整理出版了西方现代诗歌史上两部重要文献,即中国诗选()和范诺罗莎的论文《作为诗歌媒介的汉字》。

A:《离骚》

B:《诗经》

C:《神州集》

D:《古诗十九首》

答案:《神州集》


3、前苏联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和中国古诗之间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她所翻译的诗集《诗人的声音:安•阿赫玛托娃所译外国诗人作品选》(1965)和《东方古典诗歌》(1969)收录了屈原的《离骚》和()的诗。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答案:李商隐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难以平静的心潮好像。()

A:一江春水

B:一艘小舟

C:一片白云

D:一阵清风

答案:一江春水


5、纵观古今中外离别诗,依据不同送别对象,离别诗可以是写()。

A:友人之别

B:夫妻之别

C:亲人之别

D:阶级之别

答案:友人之别

夫妻之别

亲人之别


6、“柳”在中国文化中有“离别”之意,然而在西方文化中却蕴含着()。

A:悲伤

B:快乐

C:失恋

D:死亡

答案:悲伤

失恋

死亡


7、陈子昂《送魏大从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立功沙场的殷切期望,以及诗人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A:对

B:错

答案:对


8、西方社会的商业性特征使西方诗人而在离别之际多强调个体生命价值,例如珍爱生命、活在当下等,其中“把握当下、及时行乐”的西方文学主题被认为是贺瑞斯首创。()

A:对

B:错

答案:对


9、西方文学艺术在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影响之下追求对世界客观形态的惟妙惟肖的模仿,将文学当作反映自然形象的“镜子”,即“典型论”。()

A:对

B:错

答案:对


10、“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唐]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中的“柳”是诗人伤别时的托情之物。()

A:对

B:错

答案:对


第四章单元测试

1、“酒者,天之美禄”一句出自__:()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战国策》

答案:《汉书》


2、“酒神精神”是由__首次提出来的。()

A:黑格尔

B:尼采

C:叔本华

D:伏尔泰

答案:尼采


3、《长命女·春日宴》中的“长命女”是这首作品的__。()

A:题目

B:题跋

C:词牌

D:词头

答案:词牌


4、对于来说,饮酒是逃避,是安慰,也是毁灭。()

A:伊丽莎白·勃朗宁

B:艾米莉·迪金森

C:克里丝蒂娜·罗塞蒂

D:伊丽莎白·毕晓普

答案:伊丽莎白·毕晓普


5、下面关于《长命女·春日宴》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这是一首男性诗人模拟女性口吻所写的祝酒词。

B:整首词的语言近乎口语,通俗易懂。

C:刻画出一位貌美多才的女子形象。

D:体现出了男性对女性的“凝视”

答案:这是一首男性诗人模拟女性口吻所写的祝酒词。

整首词的语言近乎口语,通俗易懂。


6、下列哪些诗句向我们展示了春秋时期的宴会礼仪?()

A: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B:君子有酒,旨且多。

C:君子有酒,多且旨。

D: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答案: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君子有酒,旨且多。

君子有酒,多且旨。


7、西方诗人所创作的饮酒诗,主题多为__.()

A:纵情狂欢

B:及时享乐

C:讴歌爱情

D:宦海沉浮

答案:纵情狂欢

及时享乐

讴歌爱情


8、西方涉及到女性的饮酒诗多与爱情有关。()

A:对

B:错

答案:对


9、在《进酒歌》中,阿尔凯奥斯开篇即铺陈战争胜利后的欢庆场面:取酒,歌舞,开筵,并将之比诸战神祭司的饮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A:对

B:错

答案:错


10、本·琼森的《致西丽雅》与叶芝的《饮酒歌》中的女性,都自觉选择了沉默。()

A:对

B:错

答案:错


第五章单元测试

1、首开中国文人悼亡诗的先河的是__。()

A:何晏

B:嵇康

C:潘岳

D:邓攸

答案:嵇康


2、中国悼亡诗中写到梦境的有很多,但大规模以梦境入诗,以梦抒怀的,应该是唐代诗人__.()

A:韦应物

B:李商隐

C:元稹

D:韦庄

答案:元稹


3、《唐风·葛生》中提到“葛”、“楚”、“蔹”、“棘”等野生植物的目的在于_.()

A: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B:表达荒凉之意。

C:比喻世间爱侣厮守在一起,皆有所依托,而自己却失去爱人,无所依附。

D:对自然界的客观描述,并无深意。

答案:比喻世间爱侣厮守在一起,皆有所依托,而自己却失去爱人,无所依附。


4、西方悼亡诗中,悼亡意象的运用与中文悼亡诗较为接近的是_。()

A:约翰·弥尔顿的《悼亡妻》

B:约翰·唐恩的《神圣的十四行诗》(第17首)

C:爱伦·坡的《安娜贝尔·丽》

D:托马斯·哈代的《散步》

答案:托马斯·哈代的《散步》


5、下列诗句运用了“以梦抒怀”手法的有:()

A:今夕亦何夕,梦君相见时。

B: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C:白日杳无朕,冥遇尝在寝。

D:追音念旧容,祷告薄暮中。

答案:今夕亦何夕,梦君相见时。

白日杳无朕,冥遇尝在寝。


6、关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是为亡妻王弗所写的悼亡之作。

B:首开中国悼亡词的先河。

C: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最亲近之人诉说的情感。

D:创造出缠绵悱恻,浓挚悲凉的感人意境。

答案:是为亡妻王弗所写的悼亡之作。

首开中国悼亡词的先河。

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最亲近之人诉说的情感。

创造出缠绵悱恻,浓挚悲凉的感人意境。


7、能够体现儒家对死亡以及身后世界的回避或茫然态度的有:_。()

A:“未知生,焉知死?”

B:“敬鬼神而远之。”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答案:“未知生,焉知死?”

“敬鬼神而远之。”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8、在西方,除了诗人以自身临终前的口吻安慰妻子或丈夫这种特殊的悼亡诗之外,专门为怀念亡妻而写的诗并不多。()

A:对

B:错

答案:对


9、《安娜贝尔·丽》充分表达了爱伦·坡对爱妻安娜贝尔·丽的追思。()

A:对

B:错

答案:错


10、中国悼亡诗中,用和亡妻相关的生活用品,家居陈设作为悼亡意象,这一传统的开先河者是沈约的《悼亡诗》。()

A:对

B:错

答案:错


第六章单元测试

1、《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杜牧

答案:李白


2、在本课所选取的美国诗人哈特·克莱恩(HartCrane,1899-1932)所创作的《外婆的家书》(MyGrandma’sLoveLetters)的章节的最后,诗人用( )表达了与外婆之间温柔而深沉的爱。()

A:风

B:雨

C:雷

D:电

答案:雨


3、“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思乡之情?()

A:出征的战士

B

剩余章节答案付费后可长期查看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