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单元测试
1、关于生物化学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
B:生物化学是生物和化学
C: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
D:生物化学是生物体里的化学
正确答案:生物化学是生物和化学
2、下列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核苷酸
D:核酸
正确答案:核酸
3、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生物体的物质组成
B: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C: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D:基因表达调控
正确答案:生物体的物质组成
4、有关分子生物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B: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化学的发展和延续
C:分子生物学研究人体
D: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表达调控
正确答案:分子生物学研究人体
5、下列不属于生物化学应用的是()
A:转基因抗虫棉
B:基因检测
C:生化检测
D:pH试纸
正确答案:pH试纸
第一章单元测试
1、下列氨基酸分类中,那种说法正确?()
A:His、Lys、Arg为酸性氨基酸,Asp、Glu为碱性氨基酸
B:His、Lys、Arg为碱性氨基酸,Asp、Glu为酸性氨基酸
C:Ala、Trp、Leu为酸性氨基酸,Glu、Phe为碱性氨基酸
D:Ala、Trp、Leu为碱性氨基酸,Glu、Phe为酸性氨基酸
正确答案:His、Lys、Arg为碱性氨基酸,Asp、Glu为酸性氨基酸
2、蛋白质分子中,肽链是由一个氨基酸的()与后一个氨基酸的()缩合而成的。由氨基酸形成的肽链在书写时,从左到右为()端到()端。下列选项说法中,哪一项正确?()
A:α-羧基,α-氨基;5’,3’
B:α-氨基,α-羧基;3’,5’
C:α-羧基,α-氨基;N,C
D:α-氨基,α-羧基;N,C
正确答案:α-羧基,α-氨基;N,C
3、维持蛋白质一级,二级,三级及四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或作用力分别是:()
A:疏水作用力,二硫键,氢键,肽键
B:离子键,疏水作用力,氢键,肽键
C:肽键与二硫键,氢键,疏水作用力,次级键
D:肽键与二硫键,离子键,次级键,疏水作用力
正确答案:肽键与二硫键,氢键,疏水作用力,次级键
4、谷氨酸(Glu)的pk1为2.2、pk2为4.2、pk3为9.6、其等电点是:()
A:4.6
B:3.2
C:7.1
D:6.1
正确答案:3.2
5、下列关于蛋白质溶解性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加入少量的盐后增加
B:加入丙酮后降低
C:加入大量的中性盐后降低
D:在等电点时最大
正确答案:在等电点时最大
6、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带()电荷,电泳时向()极移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带()电荷,电泳时向()极移动。下列选项说法中,哪一项正确?()
A:阴,负,正;阳,正,负
B:阳,正,负;阴,负,正
C:阴,正,正;阳,负,负
D:阳,负,负;阴,正,正
正确答案:阴,负,正;阳,正,负
7、所有α-氨基酸共有的显色反应是:()
A:茚三酮反应
B:双缩脲反应
C:坂口反应
D:福林酚试剂反应
正确答案:茚三酮反应
8、通常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下列哪三种具有强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
A:精氨酸(Arg),组氨酸(His),赖氨酸(Lys)
B:色氨酸(Trp),天冬氨酸(Asp),苯丙氨酸(Phe)
C:色氨酸(Trp),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
D: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苯丙氨酸(Phe)
正确答案:色氨酸(Trp),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分离纯化蛋白质所依据的主要性质?()
A:分子大小及形态
B:蛋白质所带电荷不同
C:溶解度不同
D:蛋白质溶液的粘度不同
正确答案:蛋白质溶液的粘度不同
10、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蛋白质一级结构改变
B: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改变
C:蛋白质辅酶的脱落
D:蛋白质辅基的脱落
正确答案: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改变
第二章单元测试
1、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A:催化效率高
B:专一性强
C:作用条件温和
D:都有辅因子参与催化反应
正确答案:都有辅因子参与催化反应
2、关于米氏常数Km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用Km值可以选择酶的最适底物
B:Km值大小与酶的浓度有关
C: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D: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速度一半数时的底物浓度
正确答案:Km值大小与酶的浓度有关
3、具有催化特征的核酶其化学本质是:()
A:蛋白质
B:RNA
C:DNA
D:糖蛋白
正确答案:RNA
4、下列四个选项中,有关酶的结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酶都具有活性中心
B: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中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正确答案:酶都具有活性中心
5、作为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酶分子,其具有()的特点。
A:增高反应活化能
B:降低反应活化能
C:增高产物能量水平
D:降低产物能量水平
正确答案:降低反应活化能
6、竞争性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值和Vmax如何变化?()
A:Km增大,Vmax不变
B:Km增大,Vmax增大
C:Km减小,Vmax不变
D:Km减小,Vmax减小
正确答案:Km增大,Vmax不变
7、关于异构酶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不同反应类型的酶的总称
B:非寡聚酶
C: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曲线为“S”型
D:仅具有别构部位
正确答案: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曲线为“S”型
8、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S]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
A:不可逆抑制作用
B: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D: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9、温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曲线是:()
A:直线
B:矩形双曲线
C:抛物线
D:钟罩型曲线
正确答案:钟罩型曲线
10、下列有关酶的比活力说法正确的是:()
A:酶的比活力特指酶的浓度
B:任何纯酶的活力与其粗酶的活力比
C:酶的比活力大,反应酶纯度越高,催化反应速率越快
D: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正确答案:酶的比活力大,反应酶纯度越高,催化反应速率越快
第三章单元测试
1、下列有关维生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多数由食物供给,人体自身不能合成
B:维生素是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C:按溶解性质的不同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D:辅酶的化学本质均是维生素
正确答案:辅酶的化学本质均是维生素
2、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
A:夜盲症
B:白血病
C:骨软化病
D:口腔炎
正确答案:夜盲症
3、下列有关维生素D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包括维生素
B:植物体内含维生素D
C:人体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佝偻病
D: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
正确答案:植物体内含维生素D
4、下列有关维生素E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
B: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
C:缺乏维生素E会影响生育
D:维生素E是水溶性维生素
正确答案:维生素E是水溶性维生素
5、辅酶Q又称泛醌,其可作为()的辅酶,在酶与底物分子之间传递氢,参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的生物氧化过程。
A:氧化还原酶
B:转移酶
C:异构酶
D:合成酶
正确答案:氧化还原酶
6、是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FMN和()的组成部分,其可作为多种氧化还原酶及递氢体的辅酶。
A: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B:辅酶I
C:吡哆醛
D:泛醌
正确答案: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7、维生素B,亦称作烟酸、维生素pp,是辅酶I(NAD)和辅酶II(NADP)的组成成分,是()的辅酶。
A:合成酶
B:脱氢酶
C:异构酶
D:水解酶
正确答案:脱氢酶
8、在生物体内以磷酸脂形式存在,即()和磷酸吡哆胺,可作为氨基酸转氨基、脱羧基和消旋作用的辅酶参与氨基酸代谢。
A:乙酰
B:磷酸吡哆醛
C:辅酶I
D: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FMN)
正确答案:磷酸吡哆醛
9、维生素B又名生物素,其衍生化合物可作为羧化酶的辅基,参与体内()。
A:一碳基团转移
B:氧的转移
C:羧基的转移
D:水的合成
正确答案:羧基的转移
10、维生素B9(叶酸),其衍生化合物为(),可进行一碳基团的转移。
A:吡哆胺
B:FMN
C:泛醌
D:四氢叶酸
正确答案:四氢叶酸
第四章单元测试
1、核酸的结构单位是:()
A:核苷
B:核苷酸
C:氨基酸
D:磷酸
正确答案:核苷酸
2、DNA中核苷酸之间主要连接键是:()
A:二硫键
B:肽键
C:3′,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正确答案:3′,5′-磷酸二酯键
3、核苷酸的三个基本组成成分是:()
A:戊糖、磷酸和碱基
B:己糖、磷酸和碱基
C: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
D:戊糖、硫酸和碱基
正确答案:戊糖、磷酸和碱基
4、tRNA的二级结构是:()
A:β-片层
B:α-螺旋
C:双螺旋结构
D:三叶草型结构
正确答案:三叶草型结构
5、下列RNA中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是:()
A:mRNA
B:rRNA
C:tRNA
D:hnRNA
正确答案:tRNA
6、嘌呤碱与嘧啶碱含有(),使得碱基及含有碱基的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290nm波段具有紫外吸收特性。
A:共轭双键
B:氢键
C:磷酸二酯键
D:肽键
正确答案:共轭双键
7、DNA的熔解温度(Tm值)是指:()
A:260nm的OD值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
B:DNA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
C:280nm的OD值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
D:DNA开始解链时所需的温度
正确答案:DNA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
8、下列几种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不同,哪一种DNA的Tm值最高:()
A:DNA中G-C占25%
B:DNA中A-T占80%
C:DNA中G-C占40%
D:DNA中A-T占15%
正确答案:DNA中A-T占15%
9、在一个DNA分子中,如果C的含量为17.2%,则T的含量为:()
A:32.8%
B:67.2%
C:17.2%
D:65.6%
正确答案:32.8%
10、将DNA转移到硝基纤维素膜上的技术称为:()
A:Western印迹法
B:Northern印迹法
C:Southern印迹法
D:Eastern印迹法
正确答案:Southern印迹法
第五章单元测试
1、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是在细胞的()中进行。
A:线粒体
B:内质网
C:细胞核
D:细胞质
正确答案:线粒体
2、下列哪个不是ATP的生理作用:()
A:ATP供生物体生命活动及体内其它物质的生物合成能量
B:ATP作为能量交换中心,被称为生物体内能量的通用“货币”
C:可作为磷酸基团转移的中间载体
D:ATP是能量的携带者、传递者和储存者
正确答案:ATP是能量的携带者、传递者和储存者
3、电子传递链的成员中唯一的非蛋白组分是:()
A:CoQ
B:细胞色素b
C:复合体I
D:复合体Ⅱ
正确答案:CoQ
4、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是电子传递链的成员:()
A:CoQ
B:细胞色素c
C:细胞色素b
D:CoA
正确答案:CoA
5、作用于复合体Ⅰ,阻断电子由NADH向CoQ的传递的抑制剂是:()
A:抗霉素A
B:鱼藤酮
C:氰化物
D:一氧化碳
正确答案:鱼藤酮
6、下列哪个不是阻断Cytaa3向分子氧的电子传递的抑制剂?()
A:氰化物
B:叠氮化物
C:安密妥
D:一氧化碳
正确答案:安密妥
7、磷氧比(P/O)是指:()
A:.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
B:每消耗1摩尔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克分子数
C:每经呼吸链传递一对电子到分子氧所产生的ATP的数量
D:每经呼吸链传递一对电子到分子氧所产生的ATP的数量
正确答案:每经呼吸链传递一对电子到分子氧所产生的ATP的数量
8、一对电子经FADH2呼吸链,磷氧比(P/O)为:()
A:2.5
B:1.5
C:4
D:6
正确答案:1.5
9、目前解释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最为公认的一种假说是:()
A:化学偶联学说
B:结构偶联学说
C:化学渗透学说
D:中间产物学说
正确答案:化学渗透学说
10、能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呼吸链两个过程分开的解偶联剂是:()
A:2,4-二硝基苯酚(DNP)
B:鱼藤酮
C:寡霉素
D:抗霉素A
正确答案:2,4-二硝基苯酚(DNP)
第六章单元测试
1、具有外切酶的性质,从淀粉外部随机断裂α-1,4糖苷键的酶是:()
A:α-淀粉酶
B:β-淀粉酶
C:D酶
D:R酶
正确答案:β-淀粉酶
2、EMP途径是在细胞的()中进行。
A:线粒体
B:内质网
C:细胞核
D:细胞质
正确答案:细胞质
3、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关键酶是:()
A:己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
D: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正确答案:磷酸果糖激酶
4、1个葡萄糖残基经糖酵解净生成的ATP分子数是:()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2
5、三羧酸循环是在细胞的()中进行。
A:线粒体
B:内质网
C:细胞核
D:细胞质
正确答案:线粒体
6、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生成的ATP分子数是:()
A:2
B:5
C:10
D:20
正确答案:10
7、以下哪一项不是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A:.产生ATP
B:产生大量的还原力NADPH
C:中间产物为许多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D:与光合作用相联系
正确答案:.产生ATP
8、氟化物会抑制三羧酸循环中哪个酶的活性:()
A:烯醇化酶
B: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C:α-酮戊二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正确答案:烯醇化酶
9、下列哪个物质不能作为糖异生作用的前体:()
A:凡能生成丙酮酸的物质
B:生糖氨基酸
C:生酮氨基酸
D:乳酸、甘油
正确答案:生酮氨基酸
10、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活化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