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教师职业技能智慧树答案

wangke 超星尔雅学习通 13

绪论单元测试

1、问题:


物理中的实验技能属于()。


A:师范基础技能

B:学科专业技能

C:教育教学技能

D:教师育人技能

答案:【

学科专业技能


第一章单元测试

2、问题:


教学设计中,践行新课标之后的一个新的关注点(设计点)是()。


A:谁来教

B:为什么教

C:教什么

D:怎么教

答案:【

为什么教


3、问题:下列教学目标中,针对性和操作性最强的是()。

A:学年目标

B:学期目标

C:单元教学目标

D:课时教学目标

答案:【

课时教学目标


4、问题:下列属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物理观念

B:科学思维

C:科学探究

D:科学态度与责任

答案:【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6、问题:“在具体问题中,学生能独立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这一教学目标中,“在具体问题中”属于()。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表现程度

D:行为条件

答案:【

行为条件


7、问题:一条教学目标至少由行为动词和与之搭配的教学内容构成。()

A:对

B:错

答案:【


8、问题: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A:对

B:错

答案:【


9、问题:在处理教师资格考试中制定教学目标类的试题时,要先审题。审题时审学情的目的是()。

A:大致确定设计主题

B:排除不该设计的内容

C:最终确定设计主题

D:分析教学内容

答案:【

排除不该设计的内容


10、问题:下列教学方法中,师生交互效果最好的是()。

A:讲授法

B:练习法

C:讨论法

D:谈话法

答案:【

谈话法


第二章单元测试

1、问题:表格式教学设计文本一般由()部分组成。

A:1

B:2

C:3

D:4

答案:【

3


2、问题:教学片段也叫做片段教学。()

A:对

B:错

答案:【


3、问题:通常情况下,在新授课中,下列哪一个教学环节包含的教学内容最多()。

A:创设情境导入

B:新课教学

C:巩固提升

D:课堂小结

答案:【

新课教学


4、问题:新课标鼓励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或者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以实践为主的作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

A:记忆能力

B:合作意识

C:合作能力

D:实践能力

答案:【

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

实践能力


5、问题:如果只想着重了解教师对某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或者只想再现她一节课中特定的一小段,用哪一种教学文本比较合适()。

A:表格式教学设计

B:叙述式教学设计

C:教学思路

D:教学片段

答案:【

教学片段


6、问题:一个教学片段中必须包含的要素有()。

A:教师语言

B:学生语言

C:教师活动

D:学生活动

答案:【

教师语言

学生语言


7、问题:教学片段中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A:对

B:错

答案:【


8、问题:教学片段的书写中只能使用书面语。()

A:对

B:错

答案:【


10、问题:连词的恰当使用可以使教学思路显得更加清晰。()

A:对

B:错

答案:【


第三章单元测试

1、问题:下列哪些场合可以使用导入技能()。

A:一门新课程的开始

B:一个新单元的开始

C:一节课的开始

D:一个新活动或新段落的开始

答案:【

一门新课程的开始

一个新单元的开始

一节课的开始

一个新活动或新段落的开始

2、问题:导入的第一步要先()。

A:引起学生的注意

B:激起学生的兴趣

C: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D: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答案:【

引起学生的注意


3、问题:旧知识导入的关键是()。

A:将旧知识复习透彻

B:将新知识引出来

C: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D:找准复习旧知识的方式

答案:【

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4、问题:经验导入是以谁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进行导入()。

A:教材编写者

B:师生共同

C:教师

D:学生

答案:【

学生


5、问题:实验导入中通常使用的实验类型是()。

A:演示实验

B:分组实验

C:随堂实验

D:课外实验

答案:【

演示实验


6、问题:实验导入中,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时不需要配合讲解,只有在操作前后才需要配合讲解。()

A:对

B:错

答案:【


7、问题:实验导入中,必须先提问引导,然后再演示实验。()

A:对

B:错

答案:【


8、问题:在初中物理《磁生电》一节课的开端,向学生展示发电机模型导入新课,属于()导入。

A:直接导入

B:经验导入

C:实验导入

D:直观导入

答案:【

直观导入


9、问题:用直观教具导入新课时,演示的直观教具在上课前最好()。

A:先让学生熟悉

B:先在讲桌上摆好,让学生看清楚

C:先不打开包装

D:先不让学生看见

答案:【

先不让学生看见


10、问题:每种导入类型都有着不同的程序和结构。()

A:对

B:错

答案:【


第四章单元测试

1、问题: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哪种教学行为在课堂上用时最多()。

A:教师的演示

B:教师的讲解

C:学生的演示

D:学生的回答

答案:【

教师的讲解


2、问题:手势语属于哪一种教学语言()。

A:口头教学语言

B:书面教学语言

C:态势教学语言

D:不属于教学语言

答案:【

态势教学语言


3、问题:教师讲解时,物理量的单位读法要准确,这属于教学语言应用原则中的()原则。

A:启发性

B:逻辑性

C:科学性

D:生动性

答案:【

科学性


4、问题:在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方面,不仅要关注科学内容的逻辑,还要使讲解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

A:对

B:错

答案:【


5、问题:教学语言只需要满足科学性、规范性、启发性、逻辑性、生动性等原则,不需要考虑思想性和教育性。()

A:对

B:错

答案:【


6、问题:教师对讲解过程的安排,叫作()。

A:使用例证

B:形成连接

C:获得反馈

D:讲解的结构

答案:【

讲解的结构


7、问题:《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内容包括四部分——回忆上节实验结论总结定律内容,得出定律表达式,理解分析定律,应用定律。这四部分之间属于()逻辑关系。

A:并列

B:同步

C:递进

D:等同

答案:【

递进


8、问题:以下不属于讲解技能构成要素的是()。

A:讲解的结构

B:使用例证

C:进行强调

D:激发动机

答案:【

激发动机


9、问题:讲解过程中的阶段性结论不属于核心知识,因此不用进行强调。()

A:对

B:错

答案:【


10、问题:为了保证学生作图、解题过程的规范,教师先用语言对作图程序、解题程序进行说明,这属于()。

A:解释式(说明式)讲解

B:描述式(叙述式)讲解

C:原理中心式讲解

D:问题中心式讲解

答案:【

解释式(说明式)讲解


第五章单元测试

1、问题:在课堂上运用演示技能时,主要是由()来演示。

A:教师

B:

剩余章节答案付费后可长期查看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