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山东联盟)(山东女子学院)智慧树单元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答案:【西周】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答案:【《史籀篇》】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答案:【诗】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答案:【仁】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答案:【孔子】
6、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答案:【错】
7、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
答案:【错】
8、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
答案:【对】
9、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行为习惯。
答案:【错】
10、孔子所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而墨子所提倡的“爱”是有差别的“爱”。
答案:【错】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化性起伪”中的“伪”是指什么?
A:人天生具有的恶的本性
B:人天生具有的善的本性
C:人后天习得的恶习
D:人后天习得的善德
答案:【人后天习得的善德】
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墨家】
3、“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答案:【孟子】
4、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墨家】
5、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墨家】
6、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答案:【“不言之教”】
7、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充人固有的“善性”的过程。
答案:【对】
8、墨家教育中所谓的“博乎道术”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文史知识的教育。
答案:【错】
9、稷下学宫是战国初期文化教育中心,各家私学的集散地,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答案:【错】
10、荀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孟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
答案:【错】
第三章单元测试
1、“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周文王
D:唐太宗
答案:【汉武帝】
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答案:【董仲舒】
3、“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答案:【汉代】
4、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答案:【董仲舒】
5、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什么?
A:师傅
B:老师
C:教师
D:博士
答案:【博士】
6、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狱吏程邈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隶书,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答案:【对】
7、王充的主要著作是《论衡》,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
答案:【对】
8、秦朝实施“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加强了民众的法制意识,因此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进步。
答案:【错】
9、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文教政策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答案:【错】
10、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为汉高祖采纳,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文教政策使儒学成为封建教育的主流。
答案:【错】
第四章单元测试
1、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
A:国子学
B:宫邸学
C:四门学
D:鸿都门学
答案:【国子学】
2、《颜氏家训》是由谁写的?
A:颜之推
B:颜渊
C:颜元
D:颜真卿
答案:【颜之推】
3、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什么选士制度?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禅让制
D:科举制
答案:【九品中正制】
4、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的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什么?
A:太公家教
B:家范
C:颜氏家训
D:教子家训
答案:【颜氏家训】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主要有哪些?
A:傅玄
B:王充
C:贾谊
D:颜之推
E:王守仁
答案:【傅玄
颜之推】
6、《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
答案:【对】
7、魏文帝时制定“五经课试法”,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答案:【对】
8、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答案:【对】
9、晋武帝下令立国子学,以后发展成为与太学相区别、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开中央官学教育分别士庶的先例。
答案:【对】
10、东晋时期创办国子学的目的是为了“殊其士庶,异其贵贱”。
答案:【错】
第五章单元测试
1、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答案:【隋朝】
2、“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A:隋代
B:宋代
C:唐代
D:汉代
答案:【唐代】
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
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
答案:【师道思想】
4、隋唐科举中最高,最难考的一科是什么?
A:进士
B:秀才
C:明经
D:明法
答案:【秀才】
5、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科举考试的合理性?
A:明确了学校教育的目的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使选士与育士相结合
D: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答案:【明确了学校教育的目的】
6、唐朝初年科举制度的创立,实现了选士制度由推荐录用向考试录用的大转变。
答案:【错】
7、韩愈是重振儒学的卫道者,这里的“道”是孔孟之道,仁义之礼
答案:【对】
8、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等制度方法都是武则天统治的时期开创的。
答案:【对】
9、经过唐朝200多年的发展,科举考试终于形成了口试、贴经、墨义、策问和诗赋五种考试方法。
答案:【对】
10、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答案:【对】
第六章单元测试
1、“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答案:【宋代】
2、“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宋代】
3、《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答案:【朱熹】
4、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哪个朝代?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元代】
5、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A:韩愈
B:朱熹
C:王安石
D:王守仁
答案:【王安石】
6、“国子监”既是宋朝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
答案:【对】
7、“积分法”作为一种学生学业考核方法,始于宋代,到元代趋于完善。
答案:【对】
8、设置地方教育行政长官“提举学事司”是元代官学制度有别于宋代的特点之一。
答案:【错】
9、程朱理学在宋代即已取得了官方哲学的地位,并控制了宋、元、明、清四代的科举和学校。
答案:【错】
10、在儿童教育上,朱熹强调对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王守仁强调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
答案:【对】
第七章单元测试
1、“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明代】
2、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A:岳麓书院
B:学海堂
C:漳南书院
D:东林书院
答案:【东林书院】
3、“心外无物”的观点是谁提出来的?
A:朱熹
B:陆九渊
C:王充
D:王守仁
答案:【王守仁】
4、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明朝专科学校?
A:卫儒学
B:武学
C:医学
D:阴阳学
答案:【卫儒学】
5、王守仁的修养方法强调“事上磨练”,其所谓“事”指什么?
A:家事
B:农事
C:人事
D:心事
答案:【人事】
6、朱元璋曾下令对《孟子》一书大加删节,以符合其专制主义的文教政策。
答案:【对】
7、从明代开始,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4个步骤。
答案:【对】
8、明国子监内设立有“绳愆厅”,俨然校内公堂和监狱,对学生进行审讯和惩罚。
答案:【对】
9、“监生历事制度”是明代出现的一种教学实习制度。
答案:【对】
10、明代的国子监学生物质待遇优厚,管束也较宽松。
答案:【错】
第八章单元测试
1、“诂经精舍”是谁创办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答案:【阮元】
2、颜元认为治国安民的根本是什么?
A:礼教
B:人才
C:劳动
D:科技
答案:【人才】
3、“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主张学校议政
B:主张国家干预教育
C:主张学校由国家来办
D:主张学校教育内容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答案:【主张学校议政】
4、在人性与教育作用关系的问题上,王夫之提出“性日生日成”和“习与性成”的观点,旨在强调什么?
A:人性如素丝
B:人性无善无恶
C:人性具有生成变化性
D:人性具有稳定性
答案:【人性具有生成变化性】
5、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
A:国子学
B:觉罗学
C:八旗官学
D:俄罗斯馆
答案:【国子学】
6、明清科举常科只有进士一科。
答案:【对】
7、颜元主持的漳南书院性质上属于制艺书院。
答案:【错】
8、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阮元举办的两所著名书院,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对】
9、清代实学教育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批判传统宋明理学教育,而颜元则是这一思潮的重要代表。
答案:【对】
10、讲求“真学、实学”,强调“习行”,是阮元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答案:【错】
第九章单元测试
1、民国初年,“五育”并举的方针是谁提出来的?
A:蔡元培
B:陈独秀
C:李大钊
D:吴玉章
答案:【蔡元培】
2、民国初年颁布的学制是什么?
A:壬寅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戊辰学制
答案:【壬子癸丑学制】
3、
蔡元培于1912年发表的哪篇文章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A: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B:《改革北京大学的设想》
C:《学校系统改革案》
D:《教育独立议》
答案:【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
4、蔡元培在教师的聘用上所采取的原则是什么?
A:品行第一
B:政治清白
C:兴趣第一
D:学诣第一
答案:【学诣第一】
5、蔡元培所提倡的“军国民教育”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什么?
A:德育
B:美育
C:智育
D:体育
答案:【体育】
6、蔡元培主张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A:养成健全的人格
B:健全中华人民的体魄
C:培养有生产和知识技能的人
D: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答案:【养成健全的人格】
7、“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的哪点主张。
A:教育独立
B:教授治校
C:思想自由
D:文理沟通
答案:【思想自由】
8、下列那一项不是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的进步之处?
A:取消毕业奖励出身,消除了科举制度的影响
B:增加了师范和实业两个教育系统
C:女子教育取得一定地位,开创了男女同校
D:课程上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训练
答案:【增加了师范和实业两个教育系统】
9、1912年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是中国资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也是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答案:【对】
10、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大学生。
答案:【对】
第十章单元测试
1、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黄炎培
B:晏阳初
C:梁漱溟
D:陈鹤琴
答案:【陈鹤琴】
2、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哪一所?
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
答案:【晓庄学校】
3、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陈鹤琴
B:梁漱溟
C:晏阳初
D:黄炎培
答案:【梁漱溟】
4、《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纂写的?
A:杨贤江
B:陶行知
C:鲁迅
D:蔡元培
答案:【杨贤江】
5、国民政府时期,提出解放儿童的手、脑、嘴、眼睛等“六大解放”思想的教育家是谁?
A:陶行知
B:陈鹤琴
C:晏阳初
D:梁漱溟
答案:【陈鹤琴】
6、按时间先后,陶行知创办的主要学校有晓庄学校、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等。
答案:【错】
7、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施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
答案:【对】
8、国民政府建立后,根据蔡元培的建议,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
答案:【对】
9、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撰写的《中国教育改造》和《新教育大纲》被誉为划时代的教育名著。
答案:【错】
10、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会上议决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
答案:【对】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这种观点属于以下哪一种教育起源论?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需要起源论
答案:【心理起源论】
2、楔形文字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A:古希腊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答案:【古巴比伦】
3、以”古儒学校”为教育形式、教师被称为“古儒”的古印度教育是____。
A:佛学学校教育
B:佛教家庭教育
C:婆罗门学校教育
D:婆罗门家庭教育
答案:【婆罗门家庭教育】
4、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____。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晚期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原始社会末期】
5、以下哪一项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A:无阶级性
B:无组织
C:等级性
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
答案:【等级性】
6、以下哪一项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
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
D: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
答案:【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7、古代埃及的文字是写在哪里的?
A:纸草
B:泥板
C:布帛
D:竹签
答案:【纸草】
8、古儒学校的学习年限是几年?
A:12年
B:10年
C:8年
D:6年
答案:【12年】
9、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哪一项?
A:把寺院作为学术交流机构
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
C:以佛经为教育内容
D:吸纳外国学者
答案:【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
10、希伯来人将教育当作神圣事业,教育工作者受到尊重,希伯来的教师被称为____。
A:“文士”
B:“拉比”
C:“比丘”
D:“祭司”
答案:【“拉比”】
第十二章单元测试
1、“三艺”是谁创设的?
A:柏拉图
B:智者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答案:【智者派】
2、古代希腊体育的五个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角力和什么?
A:游泳
B:射箭
C:投标枪
D:击剑
答案:【投标枪】
3、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谁办理?
A:私人
B:企业
C:国家
D:私人和国家共同
答案:【私人】
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哪一点?
A:智育
B:美育
C:劳动教育
D:军事体育
答案:【军事体育】
5、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
A:雅典
B:斯巴达
C:智者
D:四艺
答案:【雅典】
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要求身心和谐发展。
答案:【错】
7、斯巴达的学校都由国家办理
答案:【对】
8、古代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军事体育性质。
答案:【错】
9、古代斯巴达教育体系最基本的特点是文雅教育性质。
答案:【错】
10、“三艺”是算术、文法、修辞学。
答案:【错】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
1、“知识助产术”是谁提出来的?
A:智者
B:昆体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答案:【苏格拉底】
2、苏格拉底法也称为什么?
A:相互教学法
B:发现法
C:知识助产术
D:雄辩术
答案:【知识助产术】
3、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的学园是什么?
A:阿卡德米学园
B:吕克昂学园
C:雅典大学
D:亚历山大大学
答案:【阿卡德米学园】
4、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哪一部?
A:《理想国》
B:《政治学》
C:《乌托邦》
D:《巨人传》
答案:【《政治学》】
5、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谁?
A:苏格拉底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