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是从目的和内容、方法和原则、形成和制度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其教学理论与思想。()
A:错
B:对
答案:【对】
2、单选题: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传统文化
B:六艺
C:四书五经
D:自然科学
答案:【六艺】
3、单选题:
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孟子
答案:【孟子】
4、单选题:
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道可道,非常道
B:教,上所施,下所效
C: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论语
B:理想国
C:学记
D:孟子
答案:【学记】
6、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A:大学
B:学记
C:孟子
D:中庸
答案:【学记】
7、单选题:
“官守学业”、“学在官府”体现了教育的
A:强迫性
B:民主性
C:阶级性
D:基础性
答案:【阶级性】
8、单选题:
学校产生于
A:奴隶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原始社会
D:封建社会
答案:【奴隶社会】
9、单选题:
古希腊三大教育家是()。
A:A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C: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昆体良
D: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答案:【A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0、多选题:
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学记》
A: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教学相长
答案:【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
11、多选题:
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E: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人的发展只是人的成长和才能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错】
2、判断题:
教育的发展最终要服务和归结于人的发展。
A:错
B:对
答案:【对】
3、判断题:
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
A:错
B:对
答案:【错】
4、判断题: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因此,教育机械地被生产力所制约。()
A:对
B:错
答案:【错】
5、判断题:
现代教育与文化是本质与属性关系。()
A:对
B:错
答案:【错】
6、判断题:
教育是制造社会舆论的有力阵地。()
A:对
B:错
答案:【对】
7、判断题:
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A:错
B:对
答案:【对】
8、单选题:
()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A:主观努力
B:客观环境
C:经济条件
D:教育
答案:【教育】
9、单选题:
()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A:遗传素质
B:后天条件
C:教育
D:环境
答案:【遗传素质】
10、单选题:
教育中的“揠苗助长”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稳定性和可变性
B:整体性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D:阶段性和顺序性
答案:【阶段性和顺序性】
11、单选题: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A:教育目的
B:教育的方法
C:教育的结构
D:教育性质
答案:【教育性质】
12、单选题:
教育的发展水平最终是由()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A:生产力水平
B:文化科技
C:社会制度
D:人口素质
答案:【生产力水平】
13、单选题:
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必须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
A:条件
B:依据
C:前提
D:基础
答案:【前提】
14、单选题: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祖辈继承下来的()特征。
A:心理生理
B:生理
C:心理
D:解剖生理
答案:【解剖生理】
15、多选题: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什么来实现
A: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B: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C:教育促进社会改革
D: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答案:【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16、多选题: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是指
A:传递和深化文化
B: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C:构成文化本体
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答案:【传递和深化文化;构成文化本体】
17、多选题: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
A:决定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B:决定教育宗旨和目的
C: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D: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答案:【决定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决定教育宗旨和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18、多选题: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A:孟子
B:华生
C:洛克
D:荀子
答案:【华生;洛克;荀子】
19、多选题:
对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说法的有
A: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
B: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C: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D: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答案:【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20、多选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
A: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不同
B: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
C:不同儿童的个性心理倾向不同
D: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不同
答案:【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不同儿童的个性心理倾向不同;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不同】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教育目的唯一依据。()
A:对
B:错
答案:【错】
2、判断题:
现代教育目的应该体现人发展的多方面需求。()
A:错
B:对
答案:【对】
3、判断题:
现代人的终极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
A:错
B:对
答案:【对】
4、判断题:
全面发展教育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矛盾的。()
A:对
B:错
答案:【错】
5、判断题:
教育目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实践方面。()
A:错
B:对
答案:【对】
6、判断题:
人的发展只是人的成长和才能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
A:错
B:对
答案:【错】
7、判断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A:对
B:错
答案:【错】
8、单选题: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
B: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C: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D: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9、单选题:
机器大工业生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
A:客观基础
B:重要条件
C:前提条件
D:社会因素
答案:【客观基础】
10、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是培养()
A:开拓型,创造型人才
B: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C:复合型人才
D:社会主义新人
答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1、单选题:
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类为:()、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A:知道目标
B:事实目标
C:知识目标
D:认知目标
答案:【认知目标】
12、单选题: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是()
A:夸美纽斯
B:布卢姆
C:布鲁纳
D:赞可夫
答案:【布卢姆】
13、多选题:
关于终身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B:它的提出者是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C:是对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
D: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
答案:【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的提出者是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是对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
14、多选题:
教育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
A:为谁培养人
B:培养什么样的人
C:怎样培养人
D:办什么样的教育
答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15、多选题:
在制定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涉及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是
A: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问题
B:教育与文化的问题
C: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D: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
答案:【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问题;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
16、多选题: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A: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B:素质教育应当坚持全面发展
C:素质教育要重点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
D: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答案:【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应当坚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重点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7、多选题:
下列属于社会本位目的论的观点有
A: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B: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
C: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D: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答案:【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18、判断题: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抽象规定,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现实体现。()
A:对
B:错
答案:【对】
19、判断题: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特殊,总与分的关系。()
A:对
B:错
答案:【对】
20、判断题:
我国教育应当有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也是一致的。()
A:对
B:错
答案:【错】
第四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中的人。
A:对
B:错
答案:【对】
2、判断题: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我教育的客体。()
A:错
B:对
答案:【错】
3、判断题:
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它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非智力因素。()
A:对
B:错
答案:【对】
4、判断题: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活动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客体地位。()
A:错
B:对
答案:【错】
5、单选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由()提出的。…
A:杜威
B:马卡连柯
C:夸美纽斯
D:加里宁
答案:【夸美纽斯】
6、判断题:
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因此要尽可能地使学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