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 问题:下列选项中是国际经济学特征的是( )
选项:
A:国际经济学研究独立经济体(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学关系
B: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贸易
C: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同
答案: 【
国际经济学研究独立经济体(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学关系
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贸易
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同
】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如果两国在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那么两国能够从专业化与交换中( )。
选项:
A:都受损
B:一国受益,一国受损
C:既不受益,也不受损
D:都受益
答案: 【
都受益
】
2、 问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后一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
选项:
A:相切
B:相交
C:不相切
D:不确定
答案: 【
不相切
】
3、 问题: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手机的生产成本,那么手机的价格_,手机的生产数量_。( )
选项:
A:上升;增加
B:上升;减少
C:下降;增加
D:下降;减少
答案: 【
下降;增加
】
4、 问题:在封闭条件下,如果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小麦的机会成本,那么面粉的价格_,小麦的生产数量_。( )
选项:
A:上升;增加
B:下降;增加
C:下降;减少
D:上升;减少
答案: 【
下降;增加
】
5、 问题:机会成本不变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6、 问题: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来得更重要。(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7、 问题:贸易条件为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之比。(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8、 问题:国际均衡价格一定会处于封闭状态下两国的相对价格水平之间。(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9、 问题: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上移动,则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仍然保持不变。(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中,( )。
选项:
A: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贸易利益
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C: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该国将丧失绝对优势
D: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受损
答案: 【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贸易利益
】
2、 问题:如果一个中国工人能够生产3单位棉布或1单位电视机,而一个日本工人能够生产4单位棉布或2单位电视机,则( )。
选项:
A: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没有优势
B:中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日本没有优势
C: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棉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电视机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答案: 【
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棉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
3、 问题:如果机会成本递增,则国际贸易将导致( )。
选项: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而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的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答案: 【
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
4、 问题: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主张的是( )。
选项:
A:贸易不是“零和”的
B: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
C: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D: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答案: 【
贸易不是“零和”的
】
5、 问题:下列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的是( )。
选项:
A: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
B: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C:只使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在一国内自由流动,但在两国间不能流动
D: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答案: 【
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只使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在一国内自由流动,但在两国间不能流动
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
6、 问题:中国生产棉布需5个工作日,生产计算机需8个工作日,美国生产棉布和计算机分别需3和4个工作日。根据比较优势说,( )。
选项:
A: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棉布
B: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计算机
C:美国宜生产和出口棉布
D:美国宜生产和出口计算机
答案: 【
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棉布
美国宜生产和出口计算机
】
7、 问题:亚当·斯密认为国家财富的积累是通过出口实现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8、 问题:随着一国专业化分工的实现,该国专业化生产的产品的机会成本将会逐渐下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9、 问题: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劣势,各国也可以通过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利。(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10、 问题: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比更具有普遍意义。(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若一国拥有的资本要素充裕,则它应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
选项: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
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D:H—O理论,即要素禀赋说
答案: 【
H—O理论,即要素禀赋说
】
2、 问题:H-O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结果使两国之间的要素价格的差别将( )。
选项:
A:扩大
B:不变
C:消失
D:扩大、不变或消失
答案: 【
消失
】
3、 问题:如果一个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与另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开展国际贸易,那么将出现( )趋势。
选项:
A:两国的工资水平都会上升
B:两国的工资水平都会下降
C: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的工资水平相对上升
D: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的工资水平相对下降
答案: 【
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的工资水平相对上升
】
4、 问题:下列不属于导致悲惨增长前提条件的是( )。
选项:
A:一国的增长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
B:增长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C: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
D: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增长国的进口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
答案: 【
一国的增长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
】
5、 问题:下列哪项定理描述了要素增长对生产的影响?( )
选项:
A:H-O定理
B:罗伯津斯基定理
C:H-O-S定理,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D: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
答案: 【
罗伯津斯基定理
】
6、 问题:要素禀赋理论建立在以下基本假设之上( )。
选项:
A: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B:规模收益不变,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C: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D:一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及另一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一种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及另一种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答案: 【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规模收益不变,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一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及另一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一种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及另一种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
7、 问题:对里昂惕夫之谜进行解释的学说有( )。
选项:
A:人力资本说
B:自然资源说
C:要素密度逆转说
D:需求逆转说
答案: 【
人力资本说
自然资源说
要素密度逆转说
需求逆转说
】
8、 问题:H-O定理关于贸易基础的观点与比较优势理论是一致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9、 问题:从要素禀赋理论可以推测国际贸易将会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上升。(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10、 问题: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阐述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经济学中划分长期和短期的标准是( )。
选项:
A:看时间的长短
B:看要素的流动性
C:看要素价格的变化
D:看要素供给量的变化
答案: 【
看要素的流动性
】
2、 问题:如果X、Y两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同样的幅度,则名义工资和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分配情况应当是( )。
选项:
A: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从X流向Y
B: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从Y流向X
C: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的分配不变
D:名义工资下降,劳动力的分配不变
答案: 【
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的分配不变
】
3、 问题:如果一国进口和出口部门各有一种特定要素,而劳动力是共同要素,则进口关税一定会提高下列哪个利益集团的实际收入?( )
选项:
A:进口部门劳动力
B:出口部门劳动力
C:进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
D: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
答案: 【
进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
】
4、 问题:特定要素模型是一个短期模型。(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5、 问题:短期内,如果劳动力是可流动要素,那么某一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该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上升。(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6、 问题:短期内,如果劳动力是非特定要素,那么某一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该部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下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产业内贸易日益增强的重要性( )。
选项:
A:主要表现在同类产品上
B:反映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日趋减弱
C:解释了政府不愿意采取积极产业政策的原因
D:通常表现在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中的差别化产品上
答案: 【
通常表现在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中的差别化产品上
】
2、 问题: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
选项:
A:比较优势理论
B:产品周期理论
C:重叠需求理论
D:雁形模式理论
答案: 【
产品周期理论
】
3、 问题:关于重叠需求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有力地支持了要素禀赋理论
B:有助于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广泛贸易
C:解释了国家完全专业化生产并且在国内不生产任何进口产品的原因
D:认为制成品最初在母国生产,然后出口到与本国人均GNP相近的国家
答案: 【
有力地支持了要素禀赋理论
有助于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广泛贸易
解释了国家完全专业化生产并且在国内不生产任何进口产品的原因
】
4、 问题:产品周期理论解释了初级产品贸易的原理。(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5、 问题:重叠需求理论解释了贸易通常发生在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原因。(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6、 问题:按照产品周期理论( )
选项:
A:产品在初期,通常需要投入高度熟练的劳动力
B:当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并被标准化后,该产品就可以用非熟练劳动力生产了
C:产品标准化以后,创新国通常转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
答案: 【
产品在初期,通常需要投入高度熟练的劳动力
当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并被标准化后,该产品就可以用非熟练劳动力生产了
产品标准化以后,创新国通常转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
】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下列有关新贸易理论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选项:
A:新贸易理论主要以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前提
B:新贸易理论主要是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
C:各国分工形成存在先行优势
D:新贸易理论强调政府没有必要对自由贸易进行干预
答案: 【
新贸易理论强调政府没有必要对自由贸易进行干预
】
2、 问题: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给定行业要素供给,国际贸易会导致( )
选项:
A:市场规模大的国家一定向市场规模小的国家出口
B:参与贸易的国家纷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