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分析化学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依据是( )。
A:分析对象不同
B:测定原理不同
C:实验方法不同
D:分析任务不同
E:分析要求不同
正确答案:【测定原理不同】
2、定量分析的任务为( )。
A: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B:测定物质的相对含量
C:确定物质的结构
D:确定物质的存在形式
E:检查物质是否过期
正确答案:【测定物质的相对含量】
3、常量分析中的固体样品取量应在( )。
A:1g以上
B:0.1g以上
C:0.01g以上
D:0.001g以上
E:10g以上
正确答案:【0.1g以上】
4、常量组分分析,组分含量应为( )。
A:1%以上
B:0.01%以上
C:0.05%以上
D:0.01%以下
E:10%以上
正确答案:【1%以上】
5、根据分析对象不同,分析方法可分为( )。
A:无机分析
B:有机分析
C:结构分析
D:化学分析
E:仪器分析
正确答案:【无机分析
有机分析】
6、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表征和测量方法及相关理论的一门学科。(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A:随机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平均偏差小
D:相对偏差小
E:标准偏差小
正确答案:【随机误差小】
2、下述情况中,使分析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 )。
A:以盐酸标准溶液测量某碱样,所用滴定管未洗净,滴定时内壁挂液珠
B:测量HCO·H2O的摩尔质量时,草酸失去部分结晶水
C: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在称量时吸潮了
D: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倒入烧杯时,撒出少许
E:滴定时速度过快,并在到达终点后立即读取滴定管读数
正确答案:【测量HCO·H2O的摩尔质量时,草酸失去部分结晶水】
3、滴定过程中,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的转折点是( )。
A:终点误差
B:化学计量点
C:滴定终点
D:滴定误差
E:滴定终点误差
正确答案:【滴定终点】
4、测定固体碳酸钙的含量,先加入定量且过量的HCl标准溶液,待反应完全后,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HCl。这种滴定方式为( )。
A:直接滴定法
B:剩余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E:酸碱滴定法
正确答案:【剩余滴定法】
5、将10.6854gNaCO基准物质,配制成500ml标准溶液,该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
A:0. 2016mol/L
B:0. 20mol/L
C:0. 1008mol/L
D:0.2mol/L
E:0. 10mol/L
正确答案:【0. 2016mol/L】
6、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是4位的是( )。
A:0.132
B:1.0 ×10
C:6.023 ×10
D:0.0150
正确答案:【6.023 ×10】
7、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是( )。
A:做空白试验
B: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C:校正仪器
D:使用纯度为98%的基准物质
E: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正确答案:【做空白试验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校正仪器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8、6S管理的内容包括( )。
A:整理
B:整顿
C:清扫
D:清洁
E:素养
F:安全
正确答案:【整理
整顿
清扫
清洁
素养
安全】
9、使用有毒、异臭、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时,必须在通风处内操作。(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系统误差的出现有规律,而随机误差的出现没有规律。(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HCl滴定NaCO接近终点时,需要煮沸溶液,其目的是( )。
A:除去O
B:为了加快反应速度
C:除去CO
D:因为指示剂在热的溶液中容易变色
E:除去水蒸气
正确答案:【除去CO】
2、可用来标定HCl滴定液的基准物是( )。
A:无水NaCO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草酸
D:氢氧化钠
E:高氯酸
正确答案:【无水NaCO】
3、除去冰醋酸中的少量水分,通常用的方法是( )。
A:加热
B:加干燥剂
C:加浓硫酸
D:烘干
E:加入计算量酸酐
正确答案:【加入计算量酸酐】
4、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应在pH=7.00时变色
正确答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5、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Ac溶液,化学计量点偏碱性,应选用( )为指示剂。
A:溴酚蓝
B:酚酞
C:甲基橙
D:甲基红
正确答案:【酚酞】
6、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 )。
A:温度
B:溶剂
C:指示剂用量
D:滴定剂用量
E:滴定程序
正确答案:【温度
溶剂
指示剂用量
滴定程序】
7、下列溶剂可作为两性溶剂的是( )。
A:水
B:乙醇
C:丙酮
D:醋酸
E:氨水
正确答案:【水
乙醇】
8、减量称量过程可以用钥匙取样。(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9、混合指示剂颜色变化比单一指示剂敏锐。(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与滴定液的浓度有关。(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采用( )。
A:直接法
B:间接法
C:置换法
D:蒸馏法
E:升华法
正确答案:【间接法】
2、指示剂铬黑T在pH=10时的颜色为( )。
A:红
B:黄
C:蓝
D:绿
E:黑
正确答案:【蓝】
3、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为( )。
A:1:1
B:2:1
C:3:1
D:4:1
E:5:1
正确答案:【1:1】
4、通常测定水的硬度所用的方法是( )。
A:酸碱滴定法
B:氧化还原滴定法
C:配位滴定法
D:沉淀滴定法
正确答案:【配位滴定法】
5、EDTA中含有配位原子的数目的是( )。
A:2个氨基氮
B:8个羧基氧原子
C:4个羧基氧原子
D:2个氨基氮与4个羧基氧共6个
正确答案:【2个氨基氮与4个羧基氧共6个】
6、在配位滴定时,使用铬黑T作指示剂,其溶液的酸度应用( )来调节。
A:硝酸
B:盐酸
C: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D:氨-氯化铵缓冲液
正确答案:【氨-氯化铵缓冲液】
7、在Ca、Mg共存时,可不加掩蔽剂用EDTA滴定Ca的pH条件是( )。
A:pH=5
B:pH=10
C:pH=12
D:pH=2
正确答案:【pH=10】
8、实验室常用于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物质是( )。
A:基准氯化钠
B:重铬酸钾
C:基准氧化锌
D:基准金属锌
E:无水碳酸钠
正确答案:【基准氧化锌
基准金属锌】
9、用于配位滴定的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A:配位反应要进行完全而且快速
B:反应要按一定反应式定量进行
C:要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D:滴定过程中生成的配合物最好是可溶的
E:答案选项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配位反应要进行完全而且快速
反应要按一定反应式定量进行
要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滴定过程中生成的配合物最好是可溶的】
10、NH可以作为螯合剂。(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利用KMnO的强氧化性,在强酸性溶液中可测定许多种还原性物质,但调节强酸性溶液必须( )。
A:HCl
B:HSO
C:HNO
D:HPO
正确答案:【HSO】
2、滴定碘法是应用较广泛的方法之一,但此方法要求溶液的酸度必须是( )。
A:强酸性
B:强碱性
C:中性或弱酸性
D:弱碱性
正确答案:【中性或弱酸性】
3、在滴定碘法中,为了增大单质I的溶解度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强酸性
B:加入有机溶剂
C:加热
D:加入过量KI
正确答案:【加入过量KI】
4、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溶液滴定草酸钠时,滴定速度( )。
A:像酸碱滴定那样快速
B:始终缓慢
C:开始快然后慢
D:开始慢中间逐渐加快最后慢
正确答案:【开始慢中间逐渐加快最后慢】
5、高锰酸钾法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
A:铬黑T
B:淀粉
C:自身
D:二苯胺
正确答案:【自身】
6、用间接碘量法测定物质含量时,淀粉指示剂应在( )加入。
A:滴定前
B:滴定开始时
C:接近计量点时
D:达到计量点时
正确答案:【接近计量点时】
7、间接碘量法中,滴定至终点时的溶液放置后很快变蓝(5min内)是由于( )。
A:空气中氧的作用
B:被测物与碘化物反应不完全
C:溶液中淀粉太多
D:碘化钾太少
E:溶液中淀粉太少
正确答案:【被测物与碘化物反应不完全】
8、高锰酸钾法中溶液的酸度应控制在( )。
A:1-2mol/L
B:2~4mol/L
C:4~6mol/L
D:6~8mol/L
E:0.1~0.2mol/L
正确答案:【1-2mol/L】
9、碘量法误差的来源主要有( )。
A:I易挥发
B:I被氧化
C:NaSO被氧化
D:待测离子被氧化
E:I被还原
正确答案:【I易挥发
I被氧化】
10、同一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氧化数越高其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数越低,其失电子能力越强。(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用莫尔法测定KCl含量时,KCrO指示剂用量过多将产生( )。
A:平行结果混乱
B:使终点变色更敏锐
C:负误差
D:正误差
正确答案:【负误差】
2、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溶液的pH在6.5~10.5范围内,如酸度过高则( )。
A:AgCl沉淀不完全
B:AgCl沉淀易形成胶状沉淀
C:AgCl沉淀对Cl的吸附力增强
D:AgCrO沉淀不易形成
正确答案:【AgCrO沉淀不易形成】
3、用佛尔哈德法测定氯化物时,为防止沉淀的转化,在加入过量的AgNO标准溶液后,应加入一定量的( )。
A:NaHCO
B:硝基苯
C:硝酸
D:硼砂
正确答案:【硝基苯】
4、用佛尔哈德法测定碘化物时,在加入过量的AgNO滴定液后,待Ag沉淀完全后,再加入铁铵矾指示剂,其原因是( )。
A:为防止AgI沉淀的转化为 AgSCN沉淀
B:为防止 AgSCN沉淀的转化为AgI沉淀
C:为防止Fe与I作用
D:为防止Fe水解形成氢氧化铁胶体
正确答案:【为防止Fe与I作用】
5、用沉淀滴定法测定氯化物,可选用的吸附指示剂是( )。
A:铬酸钾指示剂
B:二甲基二碘荧光黄
C:曙红
D:荧光黄
正确答案:【荧光黄】
6、银量法中AgNO标准溶液应贮存于( )。
A:白色容量瓶
B:棕色试剂瓶
C:白色试剂瓶
D:棕色容量瓶
正确答案:【棕色试剂瓶】
7、银量法中标定AgNO溶液要用到的基准物质是( )。
A:NaCO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NaCl
D:硼砂
正确答案:【NaCl】
8、用银量法测定BaCl中的Cl,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
A:铬酸钾
B:荧光黄
C:铁铵矾
D:铬黑T
E:甲基紫
正确答案:【荧光黄
铁铵矾】
9、下列试样能用银量法测定的是( )。
A:NaCl
B:FeCl
C:NaSO
D:NaBr
E:三氯叔丁醇
正确答案:【NaCl
FeCl
NaBr
三氯叔丁醇】
10、盛装AgNO的滴定管使用后,可直接用自来水洗涤。(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
A:冷溶液
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热的电解质溶液
D:热溶液
E:有机溶剂
正确答案:【热的电解质溶液】
2、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越大( )。
A:沉淀越易于过滤洗涤
B:沉淀越纯净
C:沉淀的溶解度越小
D:测定结果准确度越高
E:沉淀速度越快
正确答案:【测定结果准确度越高】
3、指出下列哪一条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
A:沉淀作用宜在较稀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地搅拌作用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应陈化
D:沉淀宜在冷溶液中进行
E:沉淀宜在溶液中放冷之后再过滤,以减少沉淀溶解损失
正确答案:【沉淀宜在冷溶液中进行】
4、
下列不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要求的是( )。
A:沉淀的溶解度小
B:沉淀纯净
C:沉淀颗粒易于过滤和洗涤
D:沉淀的摩尔质量大
正确答案:【沉淀的摩尔质量大】
5、去除物质中水分时,常用的干燥方法有( )。
A:常压恒温干燥法
B:减压恒温干燥法
C:干燥剂干燥法
D:晾干法
正确答案:【常压恒温干燥法
减压恒温干燥法
干燥剂干燥法】
6、常用的干燥剂有( )。
A:无水氯化钙
B:五氧化二磷
C:硅胶
D:浓硫酸
正确答案:【无水氯化钙
五氧化二磷
硅胶
浓硫酸】
7、控制一定的条件,沉淀反应可以达到绝对完全。(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在药物分析中,药品灰分和炽灼残渣的测定属于直接挥发法。(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药品检验中“干燥失重测定法”是利用挥发法测定样品中水分和一些挥发性物质,属于间接法。(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分配比较小的溶质,采取分几次加入溶剂,连续几次萃取的办法,即“少量多次”的萃取原则,以提高萃取效率。(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 )。
A:可见光
B:白光
C:单色光
D:紫外光
E:复色光
正确答案:【白光】
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 )。
A:光源的个数
B:单色器的个数
C:吸收池的个数
D:吸收池的厚度
E:单色器和吸收池的个数
正确答案:【单色器的个数】
3、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空白对比的目的是( )。
A:消除光源不稳引起的误差
B:消除与被测物无关的吸收
C:减少单色光不纯引入的误差
D:消除杂质光的影响
E:增加检测器的灵敏度
正确答案:【消除与被测物无关的吸收】
4、有色物质溶液呈色的原因是( )。
A:吸收可见光
B:选择吸收紫外线
C:选择吸收可见光
D:选择吸收红外线
正确答案:【选择吸收可见光】
5、某药物在某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ε很大,则表明( )。
A:该药物溶液的浓度很大
B:光通过该药物溶液的光程很长
C: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很强
D:在某波长下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高
E:在某波长下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低
正确答案:【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很强
在某波长下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高】
6、分光光度法中,选用λmax进行测定的原因是( )。
A:与被测溶液的pH有关
B:可随意选用参比溶液
C:可随意选用吸收池
D:浓度的微小变化能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
E: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测定结果的较大改变,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正确答案:【浓度的微小变化能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
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测定结果的较大改变,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7、紫外光区测定常用的光源是( )。
A:钨灯
B:氢灯
C:氖灯
D:硅碳棒
正确答案:【钨灯
氢灯】
8、紫外吸收光谱的纵坐标常用λ表示。(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9、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小于200nm。(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10、紫外光区测定时应选用石英吸收池。(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pH玻璃电极玻璃球形薄膜由带负电性的( )骨架构成。
A:碳酸根
B:磷酸根
C:硫酸根
D:硅酸根
正确答案:【硅酸根】
2、在使用电极前,应先将电极在水中浸泡( )小时以上,可使不对称电位降低并趋于稳定,以不影响测定。
A:2
B:6
C:8
D:24
正确答案:【24】
3、一般玻璃电极最好在( )范围内使用。。
A:4~25℃
B:10~30℃
C:0~50℃
D:0~60℃
正确答案:【0~50℃】
4、《中国药典》规定:重氮化滴定,用( )确定终点。
A:永停滴定法
B:直接电位法
C:电位滴定法
D:分光光度法
正确答案:【永停滴定法】
5、电位滴定的最大优点是,可用于( )的滴定。
A:待测试液有色
B:待测试液浑浊
C:待测试找不到适合的指示剂
D:待测试液含有氧化剂
正确答案:【待测试液有色
待测试液浑浊
待测试找不到适合的指示剂】
6、以下为标准缓冲溶液pH值的是( )。
A:6.86
B:4.75
C:4.55
D:4.00
正确答案:【6.86
4.00】
7、玻璃电极可测定有色或浑浊的溶液,但不可测定有氧化剂的溶液。(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在pH<1的溶液中,玻璃电极测出的pH值高于真实值。(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常用玻璃电极做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作参比电极。(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I/I属于不可逆电对。(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绪论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A:《千金要方》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中藏经》
正确答案:【《黄帝内经》】
2、单选题: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
A:《小儿药证直诀》
B:《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