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用显微和理化鉴别,确认是否是天麻,主要是在做定性分析。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试样用量和被测组分含量这两种分类方式经常被作为不同类的分类方法介绍。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分析方法的不同的分类来源于分类依据的差异。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下列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B: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C: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D: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
正确答案:【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2、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 ±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 )
A:0.1g
B:0.2g
C:0.4g
D:2.0g
正确答案:【0.2g】
3、某人用NaOH滴定NH4Cl中的HCl浓度,使用酚酞作指示剂,NH4Cl也会与NaOH反应,则对结果产生的误差不是( )
A:方法误差
B:操作误差
C:正误差
D:可定误差
正确答案:【操作误差】
4、空白试验是用标准品或对照品替代试样,用与分析试样相同的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将测量值2.205和2.2449修约为三位数是2.21和2.24。(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挥发重量法中,下列哪个因素不影响“恒重”实验结果( )
A:加热挥发时间超过规定时间
B:为加快实验进程,在干燥器中冷却时间不够
C:称量时间较长
D:分析天平读数不稳定,存在较大误差
正确答案:【加热挥发时间超过规定时间】
2、称量形式摩尔质量愈大,则换算因素f( )
A:愈大,对测定结果准确度愈有利
B:愈大,对测定结果准确度愈不利
C:愈小,对测定结果准确度愈有利
D:愈小,对测定结果准确度愈不利
正确答案:【愈小,对测定结果准确度愈有利】
3、沉淀溶解损失是沉淀重量法的最大误差来源,下列何种效应可以降低沉淀溶解度( )
A:同离子效应
B:异离子效应
C:配位效应
D:酸效应
正确答案:【同离子效应】
4、洗涤次数越多,沉淀越纯净,则结果越准确。(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换算因素是质量的换算,与化学计量关系无关。(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测定CaCO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HCl滴定液与其完全反应,剩余的HCl用NaOH溶液滴定,此滴定方式属于( )
A:直接滴定方式
B:返滴定方式
C:置换滴定方式
D:间接滴定方式
正确答案:【返滴定方式】
2、现需配制2mol/L H2SO4溶液,请从下列量器中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来量取浓H2SO4( )
A:容量瓶
B:移液管
C:量筒
D:刻度烧杯
正确答案:【量筒】
3、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而停止滴定,这点称为( )
A:等当点
B:理论终点
C:滴定终点
D:化学计量点
正确答案:【滴定终点】
4、TT/A是指1mL 滴定液中所含溶质A的质量。(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滴定液的标定方法有基准物质标定法和另一种标准溶液比较法。(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H2PO4- 的共轭碱是( )
A:H3PO4
B:HPO42-
C:PO43-
D:OH-
正确答案:【HPO42-】
2、已知甲基红指示剂的实际变色范围为4.4~6.2,未解离的HIn显红色,In-显黄色,则甲基红在pH=7.0和pH=5.0显什么颜色( )
A:红色和黄色
B:红色和橙色
C:黄色和橙色
D:黄色和红色
正确答案:【黄色和橙色】
3、用无水Na2CO3标定HCl浓度时,未经在270~300℃烘烤,其标定的浓度( )
A:偏高
B:偏低
C:无法确定
D:无影响
正确答案:【偏高】
4、某酸碱指示剂的pKHln=6,其理论变色范围(pH值范围)是5~7。(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0.10mol/L的H3BO3溶液(Ka1=5.8×10-10,Ka2=1.6×10-14,Ka3=1.8×10-18)的pH为4.62。(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不会影响电对电极电位的因素是( )
A:催化剂
B:氧化还原半反应中得失电子数
C:电对氧化型或还原型发生配位,沉淀等副反应
D:电对的性质
正确答案:【催化剂】
2、碘量法中使用碘量瓶的目的是( )
A:防止碘的挥发
B:防止溶液与空气接触
C:防止溶液溅出
D:A+B
正确答案:【A+B】
3、碘量法测定CuSO4•5H2O含量时,加入过量KI的作用正确的是( )
A:铜离子的沉淀剂
B:亚铜离子的还原剂
C:使I2生成I3-的配位剂
D:降低
正确答案:【使I2生成I3-的配位剂】
4、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溶液的适宜时间是接近终点。(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快、副反应较多、机理较复杂。(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下述哪种质可以说明电磁射的微粒性?( )
A:波长
B:频率
C:波数
D:能量
正确答案:【能量】
2、下面四个电磁波谱区中波长最短的是( )
A:X射线
B:红外光区
C:紫外和可见光区
D:无线电波
正确答案:【X射线】
3、下列光区能量正比于辐射的是( )
A:频率和波长
B:波长和波数
C:频率和波数
D:频率、波长和波数
正确答案:【频率和波数】
4、下列不安稀释表达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5、核磁共振波谱法属于发射光谱。(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氢灯、钨灯和Nernst灯均属于线光源。(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光谱分析法均涉及物质结构带来能级跃迁。(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极性溶剂会使得被测物的吸收峰( )
A:消失
B:精细结构更明显
C:位移
D:分裂
正确答案:【位移】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废法中,参比浴液的选择原则是( )
A:通常选用蒸馏水
B:通常选择试剂溶液
C:通常选用有色溶液
D: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溶液的颜色、性质来选择
正确答案:【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溶液的颜色、性质来选择】
3、下列化合物中,在紫外可见光区出现两个吸收带的是( )
A:乙烯
B:乙醛
C:2-丁烯醛
D:1,5-己二烯
正确答案:【2-丁烯醛】
4、在符合 Lambert-Beer定律前提下,同一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及吸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
A:减少、增大、增大
B:增大、不变、增大
C:减小、增大、减小
D:增大、不变、减小
正确答案:【增大、不变、增大】
5、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其值越大,表明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6、助色团的主要影响是使得吸收变大。(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重要原因。(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某化合物吸收某种光波后,振动能发生变化,该种光属于辐射光谱( )
A:紫外光
B:X射线
C:红外线
D:可进光
正确答案:【红外线】
2、分子产生红外吸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
A:分子振动时必须发生偶极矩的变化
B:分子振动时各原子的振动必须同步
C:分子振动时各原子的振动必须同相
D:分子振动是必须保持结构不对称
正确答案:【分子振动时必须发生偶极矩的变化】
3、分子式C9H9ClO3的化合物,其不饱和度为( )
A:2
B:4
C:5
D:8
正确答案:【5】
4、RCOX分子中,要使羰基的振动频率最小,X应该是( )
A:H
B:NH2
C:Cl
D:CH3
正确答案:【NH2】
5、形成氢键后νOH的吸收峰的特征为( )
A:形成氢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