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叫做()。
A:测量
B:教育测量
C:管理测量
D:监控测量
正确答案:【教育测量】
2、其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量表是()。
A:定类变量
B:定序变量
C:定距变量
D:定比变量
正确答案:【定比变量】
3、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操作性定义,可以测量概念。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测量是一种()的过程。
A:纯主观
B:主观估计
C:主观估计与客观测量的统一
D:纯客观
正确答案:【纯客观】
5、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泰勒将教育评价解释为:“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何种程度的过程。”
B:克龙巴赫则认为:“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
C: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应“有助于更好地执行和改进我们的方案”。他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D:我国学者陈玉琨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
正确答案:【泰勒将教育评价解释为:“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何种程度的过程。”
克龙巴赫则认为:“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
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应“有助于更好地执行和改进我们的方案”。他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我国学者陈玉琨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
6、第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评价模式()。
A:目标达成模式
B:CIPP模式
C:目标游离模式
D:应答模式
正确答案:【目标达成模式】
7、以下哪些属于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模式()。
A:目标游离模式
B:泰勒的目标达成模式
C:CIPP模式
D:应答模式
正确答案:【目标游离模式
泰勒的目标达成模式
CIPP模式
应答模式】
8、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
A:教育研究
B:教育测量理论研究
C:心理测验研究
D:八年研究
正确答案:【八年研究】
9、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阶段包括()。
A:开创时期
B:大发展时期
C:专业时期
D:深入时期
正确答案:【开创时期
大发展时期
专业时期】
10、属于教育测量的工具有()。
A:量表
B:李克特量表
C:测验
D:测试
正确答案:【量表
李克特量表】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指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或者稳定性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正确答案:【信度】
2、用某量表测验10名学生,得分记为X,为考察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于16天后用原量表对这10名同学再测一次,得分记为Y,计算该测验的信度。(其中X总和为659,Y总和为676,X·Y总和为46742,X的平方总和为47449,Y的平方总和为48256)
A:0.5
B:0.58
C:0.6
D:0.68
正确答案:【0.68】
3、5名被试在某测验(共6道题)上的得分情况:第1题方差为3.76;第2题方差为0.4;第3题方差为1.36;第4~5题方差为1.84;第6题方差为2.00;第1位被试总分为17;第2位被试总分为28;第3位被试总分为16;第4位被试总分为19;第5位被试总分为17。求该测验的信度系数。(请用微课中克龙巴赫α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A:0.51
B:0.52
C:0.53
D:0.54
正确答案:【0.51】
4、当评分者人数为两人时,评分者信度可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估计。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在心里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
A:准确性
B:区分性
C:可信度
D:稳定性
正确答案:【准确性】
6、()指的是测验题目样本对于应测内容与行为领域的代表性程度。
A:内容效度
B:结构效度
C:校标关联效度
D:指标效度
正确答案:【内容效度】
7、()指的是测验对于人的假设属性或理论概念测量到的程度。
A:内容效度
B:结构效度
C:校标关联效度
D:指标效度
正确答案:【结构效度】
8、校标关联效度的种类有()。
A:同时效度
B:预测效度
C:顺序效度
D:实际效度
正确答案:【同时效度
预测效度】
9、某校学生在一次测验中,第一题的答对率为15%,第二题的答对率为25%,第三题的答对率为35%。假定这三题所测量的能力近似正态分布,问第一、二、三题的难度差异怎样?
A:第一、第二题难度差异为0.37
B:第二、第三题难度差异为0.28
C:第一、第二题难度差异为0.28
D:第二、第三题难度差异为0.37
正确答案:【第一、第二题难度差异为0.37
第二、第三题难度差异为0.28】
10、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
A:中等
B:高
C:一般
D:低
正确答案:【高】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正确呈现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的是()。
A:确定测验目的→制定编制计划→项目的测试和分析→设计测试项目→合成测验→测验使用的标准化→编制测验使用说明
B:确定测验目的→制定编制计划→项目的测试和分析→设计测试项目→编制测验使用说明→合成测验→测验使用的标准化
C:确定测验目的→制定编制计划→设计测试项目→项目的测试和分析→合成测验→测验使用的标准化→编制测验使用说明
D:确定测验目的→制定编制计划→设计测试项目→项目的测试和分析→编制测验使用说明→合成测验→测验使用的标准化
正确答案:【确定测验目的→制定编制计划→设计测试项目→项目的测试和分析→合成测验→测验使用的标准化→编制测验使用说明】
2、测验使用的标准化又可分为()。
A:施测过程标准化
B:测验内容标准化
C:评分计分标准化
D:分数解释标准化
正确答案:【施测过程标准化
测验内容标准化
评分计分标准化
分数解释标准化】
3、主观性试题又称()。
A:自由应答型试题
B:固定应答型试题
C:非客观性试题
D:论文性试题
正确答案:【自由应答型试题
非客观性试题
论文性试题】
4、以下哪个不是常模参照测验的使用范围()。
A:学业成就测验
B:能力水平测验
C:态度测验
D:人格测验
正确答案:【态度测验】
5、常模分数又叫()。
A:原始分数
B:粗分数
C:导出分数
D:总体分数
正确答案:【导出分数】
6、吴天敏修订的比奈—西蒙量表中,每个年龄都有6个测题,答对每题则得智龄2个月。假如某儿童6岁组的题目全部通过,7岁组通过4题,8岁组通过3题,9岁组通过2道题,其智龄为()。
A:7岁6个月
B:7岁
C:6岁
D:6岁6个月
正确答案:【7岁6个月】
7、1962,R.Glaser&D.Claus建议把测验分成参照常模和()两种,提出“标准参照测验”的概念。
A:参照标准
B:标准
C:常模
D:测验
正确答案:【参照标准】
8、各类教育水平、职业水平测试采取了()的编制、施测、计分和解释模式。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参照测验
D:对比参照测验
正确答案:【标准参照测验】
9、S-P表的特点有()。
A:S-P表各元素由“0”和“1”组成
B:对于第i个学生,S线左边的格数等于学生的得分总数Yi
C:学生的得分总数是按大小由上至下的
D:问题的正答人数是按大小由左至右的
正确答案:【S-P表各元素由“0”和“1”组成
对于第i个学生,S线左边的格数等于学生的得分总数Yi
学生的得分总数是按大小由上至下的
问题的正答人数是按大小由左至右的】
10、根据分数分界点,可以将被试分为“及格”和“不及格”两类。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是教育和教学的“指挥棒”。
A:方向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正确答案:【方向性原则】
2、()是指教育评价过程(包括确定指标体系、编制和实施评价方案)的各个环节都符合科学要求。
A:方向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正确答案:【科学性原则】
3、贯彻公平性原则的要求()。
A:在同一范围内,统一标准
B:在短期内,评价标准要统一
C:评价指标、标准、权数和分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