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嵌入式系统设计 - 华东师范大学 - 学堂在线
1.多选题 (2分)
1、 (5)下列正确说法是:
A任务结束时刻是任务时间的一个实例, 任务须完成的时刻。
B任务执行时间是任务从开始执行到结束的时间长度。
C任务响应时间是任务时间的一个实例,是指从释放时间到结束时间的时间长度。
D执行周期是指所有从释放时间到下个释放时间的时间长度中的最小者。
正确答案:A,B,D (少选不得分)
2.单选题 (1分)
2、(8)如下图所示,系统具有8个任务,由两个处理器协同完成,系统完工时间为10,则P1处理器使用率与P2处理器使用率的正确组合是image.png
A(10/10,9/10)
B (10/10,9/9)
C (10/9,9/9)
D (10/11,9/11)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 (1分)
3、 (10)对下图节点,所有节点释放时间都为0。按照公式OPri(Ji)=Ei+O(Ji)+Max{OPri(Jk) |Jk∈Suc(Ji)} (6-1)计算其优先级值,并则按照TaPSA算法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的结果为 image.png
AJ8>J1>J3>J9>J4>J2>J5>J10>J6>J7
B J8>J1>J9>J3>J4>J2>J5>J10>J6>J7
C J1>J8>J9>J3>J4>J2>J5>J10>J6>J7
D J3>J1>J8>J9>J4>J2>J5>J10>J6>J7
正确答案:A
4.多选题 (2分)
4、(5)智能嵌入式系统多模块划分的目的是:
A使复杂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相对独立
B使整个系统可以实现并行同步与分布处理
C使模块间的通讯代价尽可能的减少
D为了降低开发成本
正确答案:A,B,C (少选不得分)
5.单选题 (1分)
5、(6)以下错误说法的是:
A 单链接算法:类间元素中的最大通信代价大于等于通信代价阈值,即有一对元素的通信代价大于等于通信代价阈值;
B 全链接算法(Complete Link):类间元素中的最小通信代价大于等于通信代价阈值,即类间所有元素对的通信代价都大于等于通信代价阈值;
C 均链接算法(Average Link):类间元素中的平均通信代价大于等于通信代价阈值,此时有一部分元素对的通信代价大于等于阈值,而另外一部分元素对的通信代价小于阈值。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D
6.多选题 (2分)
6. (8)以下关于KL算法的不正确说法有
AKL 算法是一个图划分算法,其目的是寻找图 G 的一个极大成本可许划分
BKL 算法也是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划分算法
CKL 算法的结果是全局最优解
D KL 算法在交换模块中元素时把所有可能交换后产生的代价增益都计算出来
正确答案:A,B,C (少选不得分)
7.多选题 (2分)
7.(8)下列关于微系统的正确说法的是
A微系统是由若干模块组成的一个板上系统。
B 对于微系统的每个模块,每个模块只能由同种类型的处理器构成。
C微系统划分是通过合适的算法将系统的N个任务划分成m个模块,使其总通信代价最小。
D对于基于模块的微系统划分,常用的算法有单链接、全链接、均链接等。
正确答案:A,C,D (少选不得分)
8.多选题 (2分)
8、(10)计算HSPAAHG算法中的任务优先级,已知:T6,T8,T9,T10,T11为硬件实现,其余为软件实现,则正确答案是
AT1=33,T2=36,T3=32, T4=27, T5=26, T6=16, T7=7, T8=13, T9=19, T10=2, T11=9
BT1=33,T2=32,T3=32, T4=24, T5=26, T6=16, T7=7, T8=13, T9=19, T10=2, T11=9
CT1=33,T2=36,T3=32, T4=27, T5=26, T6=16, T7=7, T8=13, T9=19, T10=6, T11=9
DT1=33,T2=36,T3=24, T4=27, T5=26, T6=16, T7=7, T8=13, T9=19, T10=2, T11=9
正确答案:A (少选不得分)
9.多选题 (2分)
9、(10)下图是欧几里得最大公因子硬件IP核的图形化,以下正确说法是A 数据m、n都是7位表示的;
B输入端口有ap_clk、ap_rst;
C输出端口有ap_return;
D输出端口ap_return数据是8位表示的。
正确答案:B,C,D (少选不得分)
10.多选题 (2分)
10、(10)依据下面Python的代码,正确说法是image.png
A第1行是用于调用硬件核PYNQIP;
B第4行是用于调用C++代码;
C 第13行是通过RUNTIME_HW调用Python的软件资源。
D第8行是获取文件file的真实路径,并赋给BNN_ROOT_DIR。
正确答案:A,B,D (少选不得分)
11.多选题 (2分)
11、(10)有关交通标志识别系统TSR所用BNN层次结构见下图,正确说法是
ABNN包括6个卷积层、2个池化层和3个全连接层。
B第1、2、4、5、7、8层为卷积层,用来进行特征提取;第3、6层池化层对输入的特征图进行压缩,一方面使特征图变小,简化网络计算复杂度,另一方面进行特征压缩,提取主要特征;最后三层全连接层则连接所有的特征,计算每类别对应的得分。
C卷积层和池化层相连即可完成一次主要特征提取。
D根据层次功能,把每次特征提取看做一个任务,分别称为特征提取1、特征提取2和特征提取3,再将最后3个全连接层看做一个整体,整个BNN分类器被分成了4个任务。
正确答案:A,B,C,D (少选不得分)
12.多选题 (2分)
12、(10)交通标志识别系统TSR实现如图1,硬件实现部分:首先要在Vivado集成设计环境中选择开发板创建新的工程,加入硬件部分所需IP核,在此过程中将之前在Vivado HLS中生成的IP核导入,IP核的连接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正确说法:图1image.png图2.A
在开发板上集成ZYNQ-7020设备,包括处理系统PS端:双核ARM处理器和处理逻辑PL端:FPGA。在PS端上运行着一个Linux系统,系统实现的顶层是运行在Linux系统上的Python。
B系统运行时硬件部分在FPGA上运行,软件部分则在ARM核中运行。
C软件实现部分:对于已经用C++实现的代码,需先将其编译生成共享对象库(.so文件),Python便可以使用CFFI(Foreign Function Interface for Python)直接进行调用。
D硬件实现部分:首先要在Vivado集成设计环境中选择开发板创建新的工程,加入硬件部分所需IP核,在此过程中将之前在Vivado HLS中生成的IP核导入,IP核的连接情况如图2所示。
正确答案:A,B,C,D (少选不得分)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