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知到智慧树教育学答案(遵义师范学院)

wangke 知到智慧树答案 14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合成一个词来运用的人是( )。

A:孔子

B:许慎

C:孟子

D:韩愈

答案: 【孟子】


2、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文献是( )。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学记》

答案: 【《中庸》】


3、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起源于 ( )。

A:本能

B:劳动

C:无意识模仿

D:竞争

答案: 【劳动】


4、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作为桥梁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答案: 【教育影响】


5、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时期

B:奴隶社会时期

C: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D: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答案: 【奴隶社会时期】


6、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雄辩术原理》的作者( )。

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答案: 【昆体良】


7、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原理》

C:《论雄辩家》

D:《论演说家的教育》

答案: 【《论演说家的教育》】


8、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

答案: 【斯宾塞】


9、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答案: 【马卡连柯】


10、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

A:《林哈德与葛笃德》

B:《普通教育学》

C:《设计教学法》

D:《民主主义与教育》

答案: 【《民主主义与教育》】


11、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学校即社会”,“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理论的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夸美纽斯

答案: 【杜威】


12、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须,并与人类社会始终,它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段性

D:生产性

答案: 【永恒性】


1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特尔巴特

C:赞可夫

D:布鲁纳

答案: 【夸美纽斯】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 )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A:环境

B:遗传素质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 【遗传素质】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 )是主导。

A: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 【教育】


3、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成熟

C:环境

D:学校教育

答案: 【学校教育】


4、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身体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答案: 【内发论】


5、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 “白板说”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平衡论

答案: 【外铄论】


6、格塞尔的 单卵孪生儿爬楼梯试验”,充分说明了( )。

A: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人的身心发展个性

C:遗传素质可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D: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答案: 【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 【不平衡性】


8、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 【阶段性】


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个体差异性

答案: 【顺序性】


10、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 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 【阶段性】


11、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被称为 “危险期”或 “心理断乳期”的时期是 ( )

A:大学阶段

B:高中阶段

C:初中阶段

D:小学阶段

答案: 【初中阶段】


12、人的发展是指( )的发展

A:身体和心理

B:智力

C:个性

D:社会性

答案: 【身体和心理】


13、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

A:对

B:错

答案: 【对】


14、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教育活动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促进人的发展,二是促进( )。

A:政治发展

B:经济发挥

C:人口发展

D:社会发展

答案: 【社会发展】

2、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学技术

答案: 【社会生产力】


3、在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

A:人口分布

B: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

D:生产力水平

答案: 【生产力水平】


4、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 )功能。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答案: 【经济功能】


5、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答案: 【学校教育】


6、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答案: 【政治经济制度】


7、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清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

A:选择功能

B:发展功能

C:传递功能

D:保护功能

答案: 【选择功能】


8、教育的发展受人口、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的制约,同时教育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規律。这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 【相对独立性】


9、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

A:对

B:错

答案: 【错】


10、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约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决定。( )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中,影响最大的也是最根本性的问题,是( )之争论。

A: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

B:自然主义和科学主义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答案: 【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


2、既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又摆脱了物的依赖关系,从而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 )阶段。

A:古代社会

B:现代社会

C:原始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答案: 【共产主义社会】


3、


自由发展过程是 ( )。


A:人不断走向自由和解放的过程

B:人摆脱社会的过程

C:人对自然绝对控制的过程

D:人的绝对自由化的过程

答案: 【人不断走向自由和解放的过程】


4、教育目的最规范的表述是(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提出的。

A:1993

B:2004

C:2015

D:1986

答案: 【2015】


5、学制类型主要有几种?( )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答案: 【三种】


6、下列选项中,哪个国家最早出现了高中?( )

A:英国

B:苏联

C:欧洲

D:美国

答案: 【美国】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制发展的特点是( )


A:总体上是单轨制

B:总体上是双轨制

C:基本方向是普及单轨制基础教育,多样化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和专业教育

D:主要是分支型学制

答案: 【基本方向是普及单轨制基础教育,多样化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和专业教育】


8、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要进一步提高,要求毛入学率达到( )。

A:15%

B:11%

C:40%

D:90%

答案: 【40%】


9、我国在( )年实现了免费的普及义务教育。

A:2008

B:2015

C:2010

D:2000

答案: 【2008】


10、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观点有( )。

A: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定的

B: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C:教育的基本职能在于使个人潜能得到发展

D:单纯地关注教育的社会价值

答案: 【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定的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教育的基本职能在于使个人潜能得到发展】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在西方,( )首先提出“课程”这一术语,并将其概念化为“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

A:苏格拉底

B:斯宾塞

C:柏拉图

D:夸美纽斯

答案: 【斯宾塞】


2、历史上的“六艺”“七艺”课程,可以将其等同于( )。

A:学习目标

B:活动

C:教学科目

D:艺术

答案: 【教学科目】


3、认为课程即“经验”的学者主要受( )的思想影响?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泰勒

D:斯坦豪斯

答案: 【杜威】


4、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对于课程组织的主要贡献是( )。

A: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

B:传授理性知识

C: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D:加强理智训练

答案: 【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


5、结构主义课程流派的倡导者是( )。

A:巴格莱

B:赫钦斯

C:布鲁纳

D:科南特

答案: 【布鲁纳】


6、我国哪一年取消以往“教学计划”的说法,改为“课程计划”?( )

A:1953年

B:1992年

C:1995年

D:2010年

答案: 【1992年】


7、


( )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个概念。


A:杜威

B:克伯屈

C:布鲁纳

D:杰克逊

答案: 【杰克逊】


8、2001年7月27日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在中学开设( )。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 【选修课程】


9、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明确指出( )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A:初中

B:高中

C:学前

D:小学

答案: 【小学】


10、课程实施的忠实观强调( )的优先性和重要性。

A:课程编制

B:课程设计

C:课程组织

D:课程评价

答案: 【课程设计】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教科书

答案: 【教科书】


2、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

A:直观性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 【直观性原则】


3、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同学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 (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4、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循序渐进原则】


5、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 )

A:生产经验

B:生活经验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答案: 【间接经验】


6、明确提出“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学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赞可夫

答案: 【赫尔巴特】


7、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文纳特卡制

B:活动课时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答案: 【特朗普制】


8、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

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答案: 【实质教育论】


9、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

剩余章节答案付费后可长期查看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