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判断题:《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所著述的阐述修己安人之道的儒家经典。()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多选题:《论语》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因为()。
A:《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极具文化价值;
B:读《论语》是修己安人的重要途径;
C:孔子的教诲在今天依然有着强烈的现代意义;
D:《论语》是当今社会道德价值的重要依据。
正确答案:【《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极具文化价值;;读《论语》是修己安人的重要途径;;孔子的教诲在今天依然有着强烈的现代意义;】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思维范式的四大奠立者是:()
A:老子、孔子、佛陀、苏格拉底
B:孔子、佛陀、耶和华、苏格拉底
C:孔子、佛陀、耶稣、柏拉图
D:老子、佛陀、耶稣、柏拉图
正确答案:【孔子、佛陀、耶和华、苏格拉底】
2、单选题:《论语》与()()()合称四书
A:《尚书》、《诗经》、《春秋》
B:《大学》、《孟子》、《中庸》
C:《易经》、《尚书》、《诗经》
D:《礼记》、《大学》、《春秋》
正确答案:【《大学》、《孟子》、《中庸》】
3、单选题:东汉赵岐赞《论语》为:();唐代薛放赞《论语》曰:();明代杨宗吾认为《论语》:()近代梁启超先生指出《论语》:()
A: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也、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六经之菁华、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
B: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六经之菁华、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也
C:六经之菁华、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也、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
D: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也、六经之菁华、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
正确答案:【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也、六经之菁华、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
4、单选题:孔子与《论语》对中华文化精神的塑造,大体可以概括为()()()()
A:“以人为本”“崇伦尚德”“经世致用”“守中贵和”
B:“以义为先”“崇伦尚德”“经世致用”“守中贵和”
C:“修己安人”“经世致用”“崇伦尚德”“守中贵和”
D:“以人为本”“兼容并包”“经世致用”“守中贵和”
正确答案:【“以人为本”“崇伦尚德”“经世致用”“守中贵和”】
5、判断题:“以人为本”是孔子儒学的基本主张,这种主张在政治上就是“仁政”“民本”思想。()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6、判断题:《礼记·礼运》中引用孔子的话中出现“十义”的说法:“父慈、子孝、兄善、弟弟(悌)、夫义、妇贤、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判断题:“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表达了孔子致力于“出仕”以安天下的经世致用之情怀。()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8、判断题:中庸被孔子称为“至德”。孔子之所以如此重视“中庸”,就在于“中庸之道”蕴含着人类的伟大智慧,是一种极其理性、辩证的思维方式。()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单选题:“五伦”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也,()也,()也,()也,()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A:君臣、夫妇、父子、昆弟、朋友
B: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C:君臣、父子、师生、昆弟、朋友
D: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
正确答案:【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
10、单选题: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曰:“敢问死。”子曰:()
A:“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
B:“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C:“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D:“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正确答案:【“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11、单选题: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佛教就像(),道家则像(),而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是中国人生存的主要依赖。
A:“百货店”、“药店”、“粮食店”
B:“药店”、“粮食店”、“百货店”
C:“百货店”、“粮食店”、“药店”
D:“药店”、“百货店”、“粮食店”
正确答案:【“百货店”、“药店”、“粮食店”】
12、单选题:孔子作《春秋》,其目的是:()
A:“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
B:作为读本教授给弟子们,以丰富弟子们的知识。
C:为后世留下详实的历史材料
D:对“无道”的政治和社会局面予以批判,以道抗势。
正确答案:【对“无道”的政治和社会局面予以批判,以道抗势。】
13、单选题:“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体现了什么思想()
A:“和”的思想
B:“天人合一”的思想
C:“仁”的思想
D:“道”的思想
正确答案:【“和”的思想】
14、单选题:孔子曾言:“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丘不与易也。”
A:天下黎民
B:天下有道
C:天下苍生
D:天下无道
正确答案:【天下有道】
15、判断题:《论语》为“四书”之一,又与《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春秋》一道形成“四书五经”()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16、判断题:立足于雅斯贝尔斯的理论,从思想模式上看,孔子与佛陀、耶稣不同,倒是与苏格拉底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7、判断题: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王)武(王)”,在百家争鸣的“轴心时代”又具有“轴心”地位()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8、单选题:被奉为“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的是:()
A:《圣经》
B:《道德经》
C:《易经》
D:《论语》
正确答案:【《论语》】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周公制礼作乐,激发了人文主义精神,为孔子儒学的诞生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2、判断题:孔子与弟子编纂了《论语》,构成了中华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3、判断题:子路是孔子弟子中最擅长做生意的,被称为儒商始祖。()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判断题:孔子期待弟子能学而优则仕。()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判断题:曾子有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6、判断题:《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7、单选题:孔子弟子中,有一位堪称“当仁不让于师”的弟子,指的是()。
A:子路
B:颜回
C:冉耕
D:子贡
正确答案:【子路】
8、单选题:颜渊问仁。子曰()。
A:博学好思为仁
B:克己复礼为仁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修己以敬为仁
正确答案:【克己复礼为仁】
9、单选题: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曰()。
A:文质彬彬
B:慎终追远
C:思无邪
D:绘事后素
正确答案:【绘事后素】
10、单选题: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A:默而识之
B:吟而诵之
C:明而识之
D:觉而悟之
正确答案:【默而识之】
11、单选题:颜回去世后,孔子用了六个字褒奖颜回()。
A:言寡尤,行寡悔
B:不迁怒,不贰过
C:入则孝,出则悌
D:慎思之,笃行之
正确答案:【不迁怒,不贰过】
12、多选题:孔子四科中,以政事见长的是()。
A:宰我
B:季路
C:冉有
D:冉伯牛
正确答案:【季路;冉有】
13、多选题:孔子弟子众多,名列“德行科”的弟子有()。
A:颜渊
B:仲弓
C:闵子骞
D:仲由
正确答案:【颜渊;仲弓;闵子骞】
14、多选题:孔子晚年编订六经,六经包括下列哪几部经典?()
A:书
B:诗
C:春秋左传
D:春秋
正确答案:【书;诗;春秋】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有出身权贵的如(),有出身商人的如(),有坐过牢的如(),更多的是出身贫寒的弟子。
A:公冶长、子贡、孟懿子
B:孟懿子、子贡、公冶长
C:公冶长、子路、子贡
D:子贡、孟懿子、公冶长
正确答案:【孟懿子、子贡、公冶长】
2、单选题:“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习”指的是()。
A:后天习惯、先天人性
B:先天人性、后天习惯
C:后天习染、先天本质
D:先天本质、后天习染
正确答案:【先天本质、后天习染】
3、判断题:“有教无类”的提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沉闷局面,掀起了文化下移的巨浪;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密切了教育同社会的关系;打破了华夏与夷狄的族类界限,促进国内各族类的文化交流。()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判断题: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比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平等”的原则,早了一千一百多年。()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判断题:国家高度重视“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等教育扶持工程和计划,在政策和财政上向偏远地区倾斜,完善教育立法等举措,正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原则在当代的贯彻。()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6、判断题:“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当成为一种工具,而是要成为通识之才。()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7、判断题:孔子看来,“君子”的忧患意识就自身而言,是基于“为仁由己”的认识,不仅要担心自己的德才修养,更要忧虑自己的才能是否为别人知道;就志向而言,“君子”应当担忧大道之不行,担心世风之颓毁,忧虑大同之世是否能够实现,而不是个人的贫富。()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单选题:子夏曰:“()而优则(),()而优则()。”
A:学、仕、仕、学
B:仕、学、学、仕
C:学、商、商、仕
D:学、仕、仕、商
正确答案:【学、仕、仕、学】
9、单选题:子曰:“()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奚其为为()?”
A:书、政、政
B:诗、政、政
C:书、德、政
D:易、德、德
正确答案:【书、政、政】
10、单选题:曾子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以为己任,不亦()乎?死而后已,不亦()乎?”
A:人、重、远
B:仁、德、近
C:仁、重、远
D:人、德、近
正确答案:【仁、重、远】
11、单选题:孔子编订了()()()()()()六经
A:《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大学》《中庸》
B:《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
C:《大学》《中庸》《论语》《易经》《诗经》《春秋》
D:《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春秋》
正确答案:【《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
12、单选题:《礼记·经解》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教也;疏通知远,()教也;……絜静精微,()教也;……属辞比事,()教也。”
A:《易》《书》《春秋》《诗》
B:《诗》《书》《易》《春秋》
C:《诗》《书》《春秋》《易》
D:《诗》《易》《书》《春秋》
正确答案:【《诗》《书》《易》《春秋》】
13、判断题: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为《乐经》作有《乐记》,部分收录于大戴《礼记·乐记》之中。()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14、判断题:《易》,即《周易》,又称《易经》,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15、判断题: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教育弟子要广泛获取知识,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抓住事物的本质。故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6、判断题: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后来发现其不能学思结合,竟然白天睡觉,孔子气愤地以“朽木不可雕也”。()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17、单选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了孔子哪种教育方法()
A:知行合一
B:因材施教
C:学思结合
D:启发诱导
正确答案:【启发诱导】
18、单选题:孔子实施因材施教,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他们各有所长。譬如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都是因材施教的结果。
A:颜渊、子贡、冉有、子游
B:宰我、闵子骞、季路、子夏
C:闵子骞、宰我、冉有、、子夏
D:颜渊、闵子骞、冉有、子游
正确答案:【颜渊、子贡、冉有、子游】
19、单选题:孔曾提出“观过知人”的论断,认为“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矣。”
A:礼
B:义
C:德
D:仁
正确答案:【仁】
20、单选题:孔子主张“当仁,不让于师”,体现出了:()
A:仁者爱人的精神
B: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C: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D:为师者以身作则的精神
正确答案:【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21、判断题: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说教师的职责既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要让学生认识社会现实,借鉴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或者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思考,从而获得新收获。()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2、判断题: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意思是,我那么爱他们,不愿意他们操劳?他们那么忠于我,我能不认真教育他们吗?()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3、判断题:颜渊是孔子钟爱的学生,由于他唯孔子之命是听,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受到孔子的批评。子贡以政事见长,深得孔子称赞,由于他施政时随意抬高赋税而遭到孔子的痛骂。宰予能说会道,也获得孔子的肯定,但因为“昼寝”而受到孔子的责备,()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4、单选题:孔子自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下面那句话与此相符合。()
A:“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正确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的首选资料()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2、判断题:《论语》成书于孔子之手,主要来源于孔子所记。()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3、判断题:《论语》的“论”,班固认为是“论纂”的意思。()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4、判断题:《论语》在西方的传播,是由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们实现的。()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5、判断题:西方首先对《论语》进行翻译的是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和利玛窦。()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6、单选题:关于《论语》的最终编订者,今天学界多认为出于()。
A:曾子弟子
B:仲弓、子游、子夏
C:孔子众弟子
D:有子
正确答案:【曾子弟子】
7、单选题:在()时期《论语》就得以广布和流传?
A:西汉
B:先秦
C:东汉
D:魏晋
正确答案:【先秦】
8、单选题:《论语》在国外传播最早的地区是()。
A:朝鲜
B:日本
C:英国
D:越南
正确答案:【朝鲜】
9、单选题:据何晏《论语集解》记载,《鲁论语》有二十篇,《齐论语》有()篇。
A:二十三
B:二十四
C:二十二
D:二十一
正确答案:【二十二】
10、单选题:《论语》首次直接从汉语翻译为英语是有英国传教士()完成的?
A:卫礼贤
B:利玛窦
C:顾赛芬
D:马士曼
正确答案:【马士曼】
11、多选题:《论语》在汉初出现了三种版本,包括()。
A:《齐论语》
B:《古论语》
C:《鲁论语》
D:《楚论语》
正确答案:【《齐论语》;《古论语》;《鲁论语》】
12、多选题:《论语》的古代注本主要有()。
A:邢昺《论语注疏》
B:何晏《论语集解》
C:皇侃《论语义疏》
D:朱熹《论语集注》
正确答案:【邢昺《论语注疏》;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朱熹《论语集注》】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在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尧舜时期,已有“亲九族”的观念。()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2、判断题:《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判断题:《诗经》中有一首感念父母的篇章,叫作《黍离》,其中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判断题:曾子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判断题:五伦,指的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五种人伦关系。()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6、判断题:出于对父母恩情的报答,儒家大力主张“三年之丧”制度。()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7、单选题:《论语·学而》载曾子曰:“(),民德归厚矣。”
A:巧言令色
B:君子务本
C:慎终追远
D:三省吾身
正确答案:【慎终追远】
8、单选题:《论语·学而》载孔子曰:“弟子(),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A:入公门
B:入则事父兄
C:入于室
D:入则孝
正确答案:【入则孝】
9、单选题:《论语·里仁》载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劳而不怨。”
A:思无邪
B:见得思义
C:贤贤易色
D:又敬不违
正确答案:【又敬不违】
10、单选题:()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A:《中庸》
B:《孝经》
C:《礼记》
D:《大学》
正确答案:【《中庸》】
11、单选题:《论语·子罕》载:丧事不敢不()。
A:敬
B:慎
C:勉
D:勤
正确答案:【勉】
12、单选题:《孝经》曰:“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者也。”
A:人父
B:人师
C:人母
D:人夫
正确答案:【人父】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仁是指()
A:仁爱
B:仁义
C:仁政
D:仁者
正确答案:【仁者】
2、单选题: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义
C:智
D:礼
正确答案:【仁】
3、单选题: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
A:大众教育
B:平民教育
C:素质教育
D:贵族教育
正确答案:【平民教育】
4、单选题:孔子的弟子有多少人?()
A:三千
B:四千
C:五千
D:两千
正确答案:【三千】
5、单选题:子贡在孔子墓前盖了一座房子,为老师守墓多少年?()
A:十年
B:六年
C:十四年
D:三年
正确答案:【六年】
6、单选题:现存《论语》共有多少篇?()
A:20
B:21
C:19
D:22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