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知到中国儒学智慧树答案

wangke 知到智慧树答案 10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将中国经学史分成汉学\宋学两种形态的是

A:四库全书总目(或四库馆臣)

B:汉书艺文志

C:隋书经籍志

D:文献通考

正确答案:【四库全书总目(或四库馆臣)】

2、《四库全书总目》的经学史分期是从__开始的

A:汉代

B:魏晋

C:先秦

D:孔子

正确答案:【汉代】

3、今天讲中国儒学史为什么不能全盘照搬《四库全书总目》的说法?

A:太古老

B:太厚重

C:不全面

D:无首尾

正确答案:【不全面

无首尾】

4、皮锡瑞的经学史分期是推崇宋学。

A:对

B:错

C:半对半错

D:无所谓对错

正确答案:【错】

5、皮锡瑞所指的“经学昌明时代”是指()。

A:春秋

B:西汉

C:东汉

D:清代

正确答案:【东汉】

6、皮锡瑞所指的“经学变古时代”是指()。

A:玄学

B:南学

C:北学

D:宋代

正确答案:【宋代】

7、皮锡瑞的分期包括了二十世纪。

A:对

B:错

C:部分对

D:部分错

正确答案:【错】

8、龚道耕的经学史分期依据是经学风格的变化。

A:对

B:错

C:部分对

D:部分错

正确答案:【对】

9、龚道耕将__和__二人作为独立的经学分期

A:孔子

B:郑玄

C:孟子

D:朱熹

正确答案:【孔子

郑玄】

10、

金景芳的经学史分期综合考虑了()和()的演变。

A:文献类型

B:治学风格

C:社会政治

D:文化政策

正确答案:【文献类型

治学风格】

11、金景芳将经学史划分为()。

A:传记期

B:笺注期

C:义疏期

D:革新期

E:复古期

正确答案:【传记期

笺注期

义疏期

革新期

复古期】

12、周予同将经学史分成汉学\宋学\史学三派。

A:对

B:错

C:部分对

D:部分错

正确答案:【对】

13、《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汉学具有根柢,宋学具有精微”。

A:对

B:错

C:部分对

D:部分错

正确答案:【对】

14、说儒学始于孔子,是因为他

A:删订六经

B:宣扬仁义

C:有弟子三千

D:提倡仁政

正确答案:【删订六经

宣扬仁义

有弟子三千

提倡仁政】

15、儒家的基本特征是:

A:游文六经

B:留意仁义

C: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D:宗师仲尼(孔子)

正确答案:【游文六经

留意仁义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宗师仲尼(孔子)】

16、孔子推行的四科教育是:

A:文

B:行

C:忠

D:信

正确答案:【文

信】

17、孔门十哲分属的四科是:

A:德行

B:言语

C:政事

D:文学

正确答案:【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

18、战国时期提出性善,批评杨墨的大儒是:

A:孟子

B:荀子

C:乐正子

D:子思

正确答案:【孟子】

19、战国时期提出性恶,“非十二子”的大儒是:

A:荀子

B:韩非

C:庄子

D:公羊子

正确答案:【荀子】

20、经学以经典为依据,其治学特征是:

A:解经释传

B:分章析句

C:依经立义

D:据经言事

正确答案:【解经释传

分章析句

依经立义

据经言事】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儒家十三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A:熹平石经

B:五经正义

C:蜀刻石经

D:开成石经

正确答案:【蜀刻石经】

2、儒家文献几次大的结集是()。

A:十三经注疏

B:通志堂经解

C:皇清经解

D:四库全书

E:儒藏

正确答案:【十三经注疏

通志堂经解

皇清经解

四库全书】

3、儒家经典的内容包括()。

A:历史

B:哲学

C:文学

D:语言学

E:科学

正确答案:【历史

哲学

文学

语言学】

4、儒家经典的总称有()。

A:六经

B:五经

C:七经

D:九经

E:十三经

F:四书五经

正确答案:【六经

五经

七经

九经

十三经

四书五经】

5、在儒家经典文献中,有经、传、说、记、注、疏等形式,其中最古老的元典文献是()。

A:经

B:传

C:说

D:记

E:注

F:疏

正确答案:【经】

6、关于儒家经典的主体内容,《庄子》曾揭示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春秋》以道名分,《易》以道()。

A:天地

B:乾坤

C:阴阳

D:三才

正确答案:【阴阳】

7、在孔子之前有所谓“四经”,是指()。

A:诗

B:书

C:礼

D:乐

E:春秋

正确答案:【诗

乐】

8、孔子在原来“四经”基础上,形成“六经”,他加入了()。

A:国语

B:逸周书

C:易

D:春秋

正确答案:【易

春秋】

9、汉代蜀学的“七经”是在“五经”的基础上,增加了()。

A:乐经

B:孝经

C:论语

D:尔雅

正确答案:【孝经

论语】

10、唐代的“九经”是指《易》、《书》、《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再加上《春秋》“三传”,即()。

A:国语

B:左传

C:公羊传

D:谷梁传

正确答案:【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儒家的信仰是建立在对前代历史文化总结基础之上的,是即孔子归纳的()。

A:三统

B:三才

C:三种历法

D:三种服色

正确答案:【三统】

2、孔子提出的“三统”指()。

A:夏人尊命

B:殷人尊神

C:周人重礼

D:五帝贵德

E:三皇贵道

正确答案:【夏人尊命

殷人尊神

周人重礼】

3、“天命”观念形成的依据是()。

A:天地的神迷性

B:天地的自然性

C:天地的规律性

D:天地与人的关系

正确答案:【天地的自然性

天地的规律性

天地与人的关系】

4、荀子“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论断,与孟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A:民贵

B:君轻

C:社稷次之

D:君权至上

正确答案:【民贵

君轻

社稷次之】

5、尧舜时期的皋陶就已经提出:“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有明显的()思想。

A:民主

B:民本

C:君权

D:集权

正确答案:【民本】

6、神灵崇拜,究其根源其实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想象和追求,或是对于祖先(以及其他超人力量)的崇拜和感恩。

A:对

B:错

C:部分对

D:部分错

正确答案:【对】

7、中国人鬼神观念的哲学依据是()。

A:阴阳

B:生死

C:长幼

D:新旧

正确答案:【阴阳】

8、“鬼”者,归也;“神”者,伸也。人类之所以将故去亲人称“鬼”、称“神”,完全是出于对阴、阳二气消长的认知。

A:对

B:错

C:部分对

D:部分错

正确答案:【对】

9、《系辞传下》说“阴阳不测之谓神”、“神无方而易无体”,表明鬼神的实质是阴阳。

A:对

B:错

C:部分对

D:部分错

正确答案:【对】

10、“礼”自周公正式制定以来,在历史上曾起到规范人们灵魂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人伦生活的制度保障。

A:对

B:错

C:部分对

D:部分错

剩余章节答案付费后可长期查看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