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知到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环境保护被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在什么时候?
A: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B:1973年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
C: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D: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正确答案:【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2、生态文明是什么时候被写入党章的?
A:2012年党的十八大
B:2017年党的十九大
C:2007年党的十七大
D:2002年党的十六大
正确答案:【2012年党的十八大】
3、以下哪句话是发源于习大大在浙江工作时的讲话。
A:“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D:“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正确答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工业文明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6、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7、以下关于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正确是:
A:目标与路径的关系
B:两者是统一的
C:两者没有区别
D:思想与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目标与路径的关系;
两者是统一的;
思想与实践的关系】
8、以下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本身并不是污染物
B:二氧化碳排放不需要治理
C:二氧化碳排放不是环境问题
D: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
正确答案:【二氧化碳本身并不是污染物;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
9、以下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说法正确是:
A: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B: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
C: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
正确答案:【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
第二章单元测试
1、以下不属于《寂静的春天》描述的环境问题的是:
A:资源过度消耗
B:生态遭到破坏
C:农药过量使用
D:化肥过量使用
正确答案:【资源过度消耗】
2、世界地球日是哪天?
A:2019/3/22
B:2019/6/5
C:2019/4/22
D:2019/4/23
正确答案:【2019/4/22】
3、以下湖泊中,营养化程度最轻的是:
A:洱海
B:泸沽湖
C:西湖
D:太湖
正确答案:【泸沽湖】
4、提出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是在什么时候?
A:1973年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
B:2018年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C: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D: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正确答案:【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5、现在通常所指的“环境问题”,一般都是特指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6、环境容量指的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大气、水流的扩散、氧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7、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8、以下属于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的是()
A: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
B: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C: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D:日本水俣病事件
正确答案:【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日本水俣病事件】
9、以下事件属于“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的是:
A: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B: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C:日本米糠油事件
D: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
正确答案:【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0、以下属于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是: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碳排放
正确答案:【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第三章单元测试
1、以下选项中与二氧化碳排放无关的是:
A:臭氧层空洞
B:海平面上升
C:全球变暖
D:温室效应
正确答案:【臭氧层空洞】
2、以下因素不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的是?
A:焚烧木材
B:使用清洁能源
C:使用化石燃料
D:森林砍伐
正确答案:【使用清洁能源】
3、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被二氧化硫所污染
B:大气被硫化氢污染
C:大气被二氧化碳污染
D:大气被氟利昂污染
正确答案:【大气被二氧化硫所污染】
4、以下不属于电子垃圾带来的污染物质的是:
A:多溴联苯醚
B:有机氯农药
C:多氯联苯
D:重金属
正确答案:【有机氯农药】
5、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已经加入了《巴黎协定》。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6、《京都议定书》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7、《巴黎协定》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8、以下是全球性环保组织的是
A:绿色和平组织
B:联合国环境署
C:世界自然基金会
D:世界经济组织
正确答案:【绿色和平组织;
联合国环境署;
世界自然基金会】
9、以下属于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
A:垃圾跨国转移
B:碳排放
C:核污染
D:酸雨
正确答案:【垃圾跨国转移;
碳排放;
酸雨】
10、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
B:中国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第一大国
C:中国是碳排放第一大国
D:中国是能源消费第一大国
正确答案:【中国是世界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
中国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第一大国;
中国是碳排放第一大国;
中国是能源消费第一大国】
第四章单元测试
1、以下不属于化学污染物的是:
A:农药
B: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C:噪声
D:重金属
正确答案:【噪声】
2、《斯德哥尔摩公约》限制的是什么的使用?
A:新型工业化学品
B: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C:持久性有毒物质
D:新型农用化学品
正确答案:【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3、面源污染一般是来源于:
A:城市区域
B:无人区域
C:工业区域
D:农业区域
正确答案:【农业区域】
4、以下大气污染物中属于一次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硫酸
C:硫酸盐
D:硝酸盐
正确答案:【二氧化硫】
5、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致癌物分成了四级,其中一类致癌物的毒性一定比二类的高。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6、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比无机污染物的种类多。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7、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不会发生化学转化。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以下属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的是:
A:化学迁移
B:物理化学迁移
C:机械迁移
D:生物迁移
正确答案:【物理化学迁移;
机械迁移;
生物迁移】
9、以下属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方式的是:
A:物理转化
B:化学转化
C:物理化学转化
D:生物转化
正确答案:【物理转化;
化学转化;
生物转化】
10、以下关于污染物转化结果的表述正确是的:
A:可以形成更难降解的分子结构
B:转化产物的毒性可能增强
C:可以使有机污染物毒性降低
D:可以形成更易降解的分子结构
正确答案:【可以形成更难降解的分子结构;
转化产物的毒性可能增强;
可以使有机污染物毒性降低;
可以形成更易降解的分子结构】
第五章单元测试
1、以下历史上的污染事件中,不属于大气污染事件的是:
A: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B: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C:日本米糠油事件
D:伦敦烟雾事件
正确答案:【日本米糠油事件】
2、以下关于癌症与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胃癌是由水污染造成的
B:肝癌是由食物造成的
C:肺癌是由空气污染造成的
D:空气污染可能造成肺癌
正确答案:【空气污染可能造成肺癌】
3、以下关于呼吸道暴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呼吸道暴露的风险相对于消化道更低
B:呼吸道吸收污染物非常直接而迅速
C:呼吸道对外来污染物几乎没有防御机制
D:呼吸道相对于消化道更加容易受到污染物的直接伤害
正确答案:【呼吸道暴露的风险相对于消化道更低】
4、以下与农业环境中食品安全无关的污染物是:
A:农药残留问题
B:秸秆焚烧问题
C:土壤重金属问题
D:塑化剂问题
正确答案:【秸秆焚烧问题】
5、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室内空气污染来源是一致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E0级板材就是指甲醛释放量为0的板材。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空气净化器是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最有效办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消化道途径的污染暴露主要有:
A:空气
B:饮用水
C:食物
D:药物
正确答案:【饮用水;
食物】
9、以下属于空气污染可能带来的疾病的是:
A:肺癌
B:白血病
C:呼吸道疾病
D:心血管疾病
正确答案:【肺癌;
白血病;
呼吸道疾病;
心血管疾病】
10、防止室内装修污染,最有效的方式主要有:
A:放活性炭
B:工程治理
C:加强通风
D:少用板材
正确答案:【加强通风;
少用板材】
第六章单元测试
1、我国南方主要面临的是缺水类型是什么()
A:工程性缺水
B:水质型缺水
C:资源型缺水
D:综合性缺水
正确答案:【水质型缺水】
2、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哪种类型的污染物()
A:无机有害物质
B:有机有毒物质
C:病原微生物
D:耗氧有机物质
正确答案:【耗氧有机物质】
3、活性污泥法属于哪种类型的处理技术()
A:生态防治技术
B:化学处理技术
C:生物处理技术
D:物理处理技术
正确答案:【生物处理技术】
4、下列排水体制中对水环境影响最小的是哪个()
A:合流制
B:分流制
C:截留式合流制
正确答案:【分流制】
5、2017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公报来看,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最好的是哪个()
A:东海
B:南海
C:渤海
D:黄海
正确答案:【黄海】
6、Ⅱ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工艺能去除悬浮固体、漂浮物质和泥砂等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8、污水零直排就是指生产、生活和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水实行截污纳管、统一收集、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到外环境,做到“晴天不排水,雨天无污水”。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下列湖泊水库中属于III类水体的是()
A:西湖
B:密云水库
C:千岛湖
D:洞庭湖
正确答案:【西湖;
密云水库】
10、以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属于化学治理技术的是()
A:混凝沉淀法
B:反渗透法
C:臭氧氧化法
D:离子交换法
正确答案:【混凝沉淀法;
臭氧氧化法;
离子交换法】
11、2017年全国近岸海域主要的污染物是哪些()
A:活性磷
B:微塑料
C:无机氮
D:有机物
正确答案:【活性磷;
无机氮】
第七章单元测试
1、下列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中,一般被认为是一次污染物的是____
A:硝酸盐
B:一氧化碳
C:臭氧
D:有机颗粒物
正确答案:【一氧化碳】
2、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____
A:血液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生殖系统
正确答案:【呼吸系统】
3、我国最早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颁布于哪一年______
A:2000
B:1996
C:1978
D:1982
正确答案:【1982】
4、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____
A:大气能见度降低
B:酸雨
C: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
正确答案:【酸雨;
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
5、废气生物净化工艺有_____
A:活性污泥法
B:生物滴滤
C:生物过滤
D:生物洗涤
正确答案:【生物滴滤;
生物过滤;
生物洗涤】
6、汽油车和柴油车有不同的排气后处理技术,以下技术属于柴油车排气后处理技术的有____
A:颗粒物过滤器
B:三效催化剂
C:选择性催化还原器
D:氧化催化器
正确答案:【颗粒物过滤器;
选择性催化还原器;
氧化催化器】
7、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空气质量指数(AQI)划分为六个不同的区间,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小,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9、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为例,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3个级别,由重到轻依次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10、日常防护性口罩有国家标准,要根据不同的空气污染程度和个人需求选用相应防护效果级别的口罩。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八章单元测试
1、胶体一般是指物质颗粒直径在多少纳米之间的物质分散系?
A:1-50纳米
B:1-20纳米
C:1-10纳米
D:1-100纳米
正确答案:【1-100纳米】
2、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际调查面积约多少万平方公里?
A:630
B:610
C:620
D:640
正确答案:【630】
3、《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主要指标包括: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多少左右?
A:90%左右
B:70%左右
C:80%左右
D:60%左右
正确答案:【90%左右】
4、构建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安全利用”的基本原则。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5、非工程措施包括原位修复、异位修复和异位处置。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土壤环境的性质,包括哪些性质?
A:物理性质
B:生物性质
C:地理性质
D:化学性质
正确答案:【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7、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的比例分别为多少?
A:11.2%
B:1.1%
C:1.5%
D:2.3%
正确答案:【11.2%;
1.1%;
1.5%;
2.3%】
第九章单元测试
1、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
B:生物圈
C:一滴纯水
D:沼泽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