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知到智慧树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山东联盟)答案

wangke 知到智慧树答案 11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幼儿一一对应的观念形成于()。

A:小班初期

B:小班中期

C:2岁左右

D:小班末期

正确答案:【小班中期】


2、多选题:

幼儿思维抽象性的发展,实际上伴随着两个方面的内化过程,它们是()。

A:是外部的形象内化成头脑中的表象

B:操作水平的加减内化为抽象算式的加减

C:实物水平的加减内化为抽象水平的加减

D:是外部动作内化成头脑中的思考

正确答案:【是外部的形象内化成头脑中的表象;

是外部动作内化成头脑中的思考】


3、多选题:

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可以概括为()。

A: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活动

B: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

C: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的基础上

D: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符号和语言起关键作用

正确答案:【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活动;

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

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的基础上;

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符号和语言起关键作用】


4、判断题:

幼儿对数序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数的等差关系和顺序关系的理解。()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判断题:

幼儿总是在与环境持续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建构着新知识。()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6、判断题:

把儿童的数学活动放置在有意义的、真实的日常生活情景与背景之中,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建构的动机。()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7、判断题:

教师在生活和游戏中不需要引导幼儿正确运用数学语言与符号表达自己的认识。()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8、判断题:

幼儿园数学教育也要注重数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前后联系。()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9、判断题:

数学地思维,就是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具体的问题。()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判断题:

幼儿的数学教育能提供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思维发展的需要,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具有的独特作用。()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体现了对()的重视。

A:幼儿掌握简单知识

B:幼儿数学学习来源于幼儿生活

C:幼儿解决问题能力

D:幼儿数学学习与生活技能结合

正确答案:【幼儿解决问题能力】


2、单选题:

《指南》指出,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这针对的是()的幼儿。

A:4-5岁

B:2-3岁

C:5-6岁

D:3-4岁

正确答案:【5-6岁】


3、单选题:

《指南》指出,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针对的是()的幼儿。

A:5-6岁

B:4-5岁

C:3-4岁

D:2-3岁

正确答案:【5-6岁】


4、单选题:

《指南》指出,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这针对的是()的幼儿。

A:3-4岁

B:5-6岁

C:2-3岁

D:4-5岁

正确答案:【3-4岁】


5、单选题:

《指南》指出,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这针对的是()的幼儿。

A:5-6岁

B:3-4岁

C:2-3岁

D:4-5岁

正确答案:【4-5岁】


6、单选题:

《指南》指出,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针对的是()的幼儿。

A:3-4岁

B:2-3岁

C:4-5岁

D:5-6岁

正确答案:【3-4岁】


7、多选题:

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的应对策略包括()。

A:幼儿园坚持专业立场和理念

B: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数学教学

C:尊重家长数学教育观念

D:整顿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

正确答案:【幼儿园坚持专业立场和理念;

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数学教学;

整顿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


8、判断题: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首要目标。()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判断题:

一般过程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幼儿在学习某几类数学知识时所发展的能力,并未体现在所有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10、判断题:

“数、量及数量关系”主要指的是,数概念、量概念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区域数学学习的介质是()。

A:同伴关系

B:玩具材料

C:师幼关系

D:区域游戏

正确答案:【玩具材料】


2、多选题:

教师在日常生活进行数学教育应注意()。

A:必须考虑科学性

B:做有心人

C:贵在自然和快乐

D:根据情况考虑科学性

正确答案:【必须考虑科学性;

做有心人;

贵在自然和快乐】


3、多选题:

教师运用操作法,应该注意()。

A:评价、讨论操作的结果

B:及时观察并指导

C:提供操作材料,保证充足的操作时间,并能照顾个体差异

D:明确操作目的

正确答案:【评价、讨论操作的结果;

及时观察并指导;

提供操作材料,保证充足的操作时间,并能照顾个体差异;

明确操作目的】


4、多选题:

区域中数学学习的价值包括()。

A:有利于解放老师

B: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

C:有利于培养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

D:有利于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正确答案:【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

有利于培养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5、判断题:

幼儿掌握了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代表着幼儿真正发展了某种逻辑观念。()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6、判断题:

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是指根据幼儿思维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学习风格的差异,教师应该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育活动,并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7、判断题:

按照比较的性质来分,比较法可以分为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两种。()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判断题:

区域中的数学学习是指幼儿在专门数学区域中进行的与数学有关的活动。()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9、判断题:

运用绘本内容学习数学,不要进行目标性的教学设计,最好是根据幼儿的阅读直接生成教学活动。()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10、判断题: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中的“生活”既包括日常生活场景的简单重复,也包括对纷繁的生活进行梳理、筛选和提炼。()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第四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在一段时间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活动是指()。

A:区域活动

B:主题活动

C:小组活动

D:科学活动

正确答案:【主题活动】


2、单选题:

“美丽的春天”“夏天的水果”“我们做朋友”“新年到”等,这些主题活动的内容来源之一是()。

A:科学

B:区域

C:领域

D:生活

正确答案:【领域】


3、单选题:

STEM教育的核心是()。

A:注重彼此间的联系

B:跨学科边界的整合

C:相关的课程模式

D:广域课程模式

正确答案:【跨学科边界的整合】


4、多选题:

STEM教育,具体是指将()这几门学科相互融合的一种多学科融合教育。

A:科学

B:数学

C:工程

D:技术

正确答案:【科学;

数学;

工程;

技术】


5、多选题:

在“豆豆家族”这一主题教育活动中,从中可以体现出的数学内容有()。

A:探索周围生活中豆豆的生长方式,感知豆豆的形状与特征,获得相关的认知经验

B:将有着相似外表(颜色、大小和形状)的种子应该归为一类

C:通过比较豆豆不同的形状特征获得物体有关的几何知识

D:了解豆豆需要充足的氧气,并且进行光合作用,让豆豆得到充分的呼吸

正确答案:【将有着相似外表(颜色、大小和形状)的种子应该归为一类;

通过比较豆豆不同的形状特征获得物体有关的几何知识】


6、多选题:

开展STEM主题活动,需要经过()以及评量与收藏几个阶段。

A:寻访与体验

B:回顾与反思

C:计划与决策

D:探索与表征

正确答案:【寻访与体验;

回顾与反思;

计划与决策;

探索与表征】


7、多选题: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的科学。

A:空间形式

B:大小关系

C:数量关系

D:方位关系

正确答案:【空间形式;

数量关系】


8、判断题:

在主题活动中,数学教育内容的整合通过多种教育、数学形式实现的,要注意引导幼儿感受、体验,无需学会归纳、整理。()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9、判断题:

任何一个主题都包含着数学教育内容,但这些教育内容如何与主题活动整合,还需要教师做很多工作。()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10、判断题:

数的概念和测量的内容。排序和分类是重要的数概念教育的内容,因为幼儿必须依据通用规则按序排列一组物品才能决定哪些属于一类。()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按照()的分类标准,把小兔和小猴分为一类,把胡萝卜和香蕉或者再多一点的食物或者动物分为一类。

A:事物之间的关系

B:物体的用途

C:物体的外部的特征

D:物体量的差异

正确答案:【事物之间的关系】


2、单选题:

分类的活动也是儿童数概念形成,或者说是能够更正确的去计数这个集合当中元素数量的一个基础性的阶段,所以通常我们把分类的活动描述成为()。

A:主题活动

B:数前活动

C:常规活动

D:基础活动

正确答案:【数前活动】


3、单选题:

给幼儿4个盘子卡,3把刀叉卡,让幼儿把盘子摆一行,再把刀叉卡片一一对应的并放在盘子卡上面比较,这属于“一一对应”比较教学中的()方法。

A:游戏活动比较

B:连线比较

C:重叠比较

D:并放比较

正确答案:【并放比较】


4、单选题:

对儿童来说,分类活动是他对(),以及其当中的元素的一种同类型的特征,感知、理解上的一种表现的活动。

A:组合

B:数的组成

C:计数

D:集合

正确答案:【计数】


5、单选题:

(),通常我们说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成的序列。这种规则往往可以是简单的,重复的规则,也可以是有一定的发展的,序列的规则。

A:数列

B:规律

C:模式

D:集合

正确答案:【模式】


6、多选题:

一般来说分类都有哪些形式()。

A:事物之间的关系

B:物体的用途

C:物体量的差异

D:物体的外部的特征

正确答案:【事物之间的关系;

物体的用途;

物体量的差异;

物体的外部的特征】


7、多选题:

区别“1和许多”教学的一般方法包括()。

A:寻找比较

B:游戏情境

C:感官参与

D:重叠比较

正确答案:【寻找比较;

游戏情境;

感官参与】


8、多选题:

呈现一种模式规律的这样的一个事物,它一定具有()几个最基本的特性。

A:它是有规律的

B:它是一种重复的规律

C:具有预见性

D:具有内隐性

正确答案:【它是有规律的;

它是一种重复的规律;

具有预见性;

具有内隐性】


9、判断题: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也是表示集合中元素数量的基本单位。()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10、判断题:

模式等同

剩余章节答案付费后可长期查看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