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学期新疆电大一体化公共政策概论第1次平时作业
一、单选题(共5题,共20分)
得分:20分
1、()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答案:B
2、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
D:社会利益
答案:D
3、()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
B:强制
C:管制
D:限制
答案:C
4、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A:公共政策客体
B:目标群体
C:思想库
D:政策目标
答案:B
5、政策能力包括政策问题的确认能力、利益整合能力、政策规划能力、政策执行能力、政策输出能力和()。
A:政策评价能力
B:政策参与能力
C:政策发展能力
D:政策描述能力
答案:A
二、多选题(共5题,共20分)
得分:20分
1、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环境因素
D:军事因素
答案:ABC
2、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的要求。
A:政策主体
B:政策环境
C:政策资源
D:政策问题
答案:ABCD
3、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
A: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
B:分配的内容是价值
C: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
D: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
答案:ABCD
4、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
A:官方决策者
B:非官方决策者
C:企业
D:核心主体
答案:AB
5、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
A:政府
B:非政府公共组织
C:民众
D:个人
答案:ABC
三、判断题(共5题,共20分)
得分:20分
1、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A:对
B:错
答案:A
2、政策主体往往都是理性经济人,在利益诱惑面前,政策主体所采取的行动往往背离最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造成有限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A:对
B:错
答案:A
3、“政策科学”一词是由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在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A:对
B:错
答案:A
4、公民个人不属于公共政策主体。
A:对
B:错
答案:B
5、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目标群体的态度对于公共政策能否达到其预期目标没有影响。
A:对
B:错
答案:B
四、填空题(共4题,共16分)
1、公共政策可看作、和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1)、本题分值:1.3333333333333333分
答案:政策主体
2)、本题分值:1.3333333333333333分
答案:政策客体
3)、本题分值:1.3333333333333333分
答案:政策环境
2、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1)、答案:公共政策主体
3、按照社会领域划分,公共政策可以分为、、、。
1)、答案:社会政策
2)、答案:文化政策
3)、答案:政治政策
4)、答案:经济政策
4、政策能力包括政策问题的确认能力、利益整合能力、、政策执行能力、政策输出能力和政策评价能力。
1)、答案:政策规划
五、名词解释(共4题,共24分)
1、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答案:既是“多数人”的公共性,同时又是“少数人”的公共性,一方面它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另一方面它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少数;在对强势群体特别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强势群体加以限制的同时,也应该对具有正当的利益要求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
2、公共政策主体
答案: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3、目标群体
答案: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公共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和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社会利益和分配社会价值,因此目标群体作为政策对象,关系着政策的最终实现和完成,故而研究政策过程中的政策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4、公共政策
答案: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022年秋季学期新疆电大一体化公共政策概论第2次平时作业
一、单选题(共5题,共20分)
得分:20分
1、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
A:自然地理环境
B:经济社会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文化环境
答案:A
2、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客体
C:非官方决策主体
D:执政党
答案:A
3、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
A:国际政策环境
B:国内政策环境
C:经济社会环境
D:政治法律环境
答案:B
4、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
B:罗威
C:林布隆
D:科臣
答案:D
5、()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环境
C:公共政策客体
D: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答案:B
二、多选题(共5题,共20分)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