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单元测试
1、多选题:
仪器分析可用于测定物质的()
A:成分含量
B:性能
C:化学结构
D:化学组成
正确答案:【成分含量;
性能;
化学结构;
化学组成】
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仪器分析方法的是()
A:光分析法
B:色谱分析法
C:重量分析法
D:质谱分析法
正确答案:【重量分析法】
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仪器分析方法特点的是()
A:易于自动化
B:灵敏度高
C:选择性好
D:检出限高
正确答案:【检出限高】
4、多选题:
IUPAC建议将作为分析方法的三个主要评价指标是()
A:准确度
B:操作简单
C:检出限
D:精密度
正确答案:【准确度;
检出限;
精密度】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光栅分光的原理是()
A:衍射和干涉
B:发光
C:散射
D:折射
正确答案:【衍射和干涉】
2、单选题:
基于发射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A: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
B:光电比色法
C:荧光光度法
D:红外光谱法
正确答案:【荧光光度法】
3、单选题:
光栅摄谱仪的色散率,在一定波长范围内()
A:随波长增加,色散率下降
B:不随波长而变
C:随分辨率增大而增大
D:随波长增加,色散率增大
正确答案:【不随波长而变】
4、单选题:
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A:波长
B:传播速度
C:频率
D:周期
正确答案:【频率】
5、单选题:
在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域中,能量最大者是()
A:红外区
B:X射线区
C:无线电波区
D:可见光区
正确答案:【X射线区】
6、单选题:
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下述哪种性质上()
A:波数
B:波长
C:频率
D:能量
正确答案:【能量】
7、单选题:
带光谱是由于()
A:炽热固体发射的结果
B:受激原子发射的结果
C:简单离子发射的结果
D:受激分子发射的结果
正确答案:【受激分子发射的结果】
8、单选题:
波长为500nm的绿色光,其能量()
A:比微波小
B:比紫外线小
C:比红外光小
D:比无线电波小
正确答案:【比紫外线小】
9、判断题: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所致,CuSO4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蓝色光。()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10、判断题:
为了测出待测元素的峰值吸收必须使用锐线光源。()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是()
A:直流电弧
B:电火花
C: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D:交流电弧
正确答案:【电火花】
2、单选题:
某摄谱仪刚刚可以分辨310.0305nm及309.9970nm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是()
A:Mn325.40─Fe325.395nm
B:Si251.61─Zn251.58nm
C:Cr301.82─Ce301.88nm
D:Ni337.56─Fe337.57nm
正确答案:【Cr301.82─Ce301.88nm】
3、单选题:
发射光谱摄谱仪的检测器是()
A:暗箱
B:硒光电池
C:感光板
D:光电倍增管
正确答案:【感光板】
4、单选题:
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A:K
B:Ca
C:Zn
D:Fe
正确答案:【Fe】
5、单选题:
用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分析海水中重金属元素时,应采用的光源是()
A:高压火花光源
B:低压交流电弧光源
C:直流电弧光源
D:CP光源
正确答案:【CP光源】
6、单选题: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
A: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
B: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
C: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
D: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
正确答案:【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
7、单选题:
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的比较标尺的元素是()
A:碳
B:硅
C:钠
D:铁
正确答案:【铁】
8、单选题:
金属锑中Sn、Bi的直接定性分析采用的光源是()
A:电火花
B:低压交流电弧
C: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D:直流电弧
正确答案:【电火花】
9、判断题:
原子发射光谱激发源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试样蒸发和激发。()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10、判断题:
用发射光谱法分析高纯稀土中微量稀土杂质,用大色散率的光栅光谱仪。()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A: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
B: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
C:控制燃烧速度
D:提高试样雾化效率
正确答案:【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
2、单选题:
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
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正确答案:【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3、单选题: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加入适量的钠盐,这里钠盐被称为()
A:缓冲剂
B:保护剂
C:消电离剂
D:释放剂
正确答案:【消电离剂】
4、单选题:
原子吸收分析中,有时浓度范围合适,光源发射线强度也很高,测量噪音也小,但测得的校正曲线却向浓度轴弯曲,除了其它因素外,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是直接原因?()
A:共振线附近有非吸收线发射
B:试样中有干扰
C:溶液流速太大
D:使用的是贫燃火焰
正确答案:【共振线附近有非吸收线发射】
5、单选题: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由于某元素含量太高,已进行了适当的稀释,但由于浓度高,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要改变这种情况,下列哪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A:缩小读数标尺
B: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止
C:改变标准系列浓度
D: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
正确答案:【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
6、单选题:
在原子荧光法中,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A:阶跃荧光
B:直跃荧光
C:共振荧光
D:敏化荧光
正确答案:【共振荧光】
7、单选题:
在原子荧光分析中,如果在火焰中生成难熔氧化物,则荧光信号()
A:可能增强也可能降低
B:增强
C:降低
D:不变
正确答案:【降低】
8、单选题:
在原子吸收法中,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
A:化学干扰
B:光谱线重叠的干扰
C:背景干扰
D:物理干扰
正确答案:【背景干扰】
9、判断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测定的灵敏度越高,检出限越低。()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判断题:
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使用连续光源。()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第四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常用的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A:103nm
B:200~360nm
C:360~800nm
D:100~200nm
正确答案:【200~360nm】
2、单选题:
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A:波长变短
B:波长变长
C:谱带蓝移
D:波长不变
正确答案:【波长变长】
3、单选题: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跃迁的化合物是()
A:一氯甲烷
B:丙酮
C:甲醇
D:1,3-丁二烯
正确答案:【丙酮】
4、单选题:
基于吸收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A:原子荧光光谱法
B: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
C:光电直读光谱法
D:分子荧光光度法
正确答案:【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
5、单选题: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为320的某化合物在波长350nm处的百分吸收系数(比吸收系数)为5000,则该化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A:1.6×104L·(moL·cm)-1
B:1.6×106L·(moL·cm)-1
C:3.2×105L·(moL·cm)-1
D:1.6×105L·(moL·cm)-1
正确答案:【1.6×105L·(moL·cm)-1】
6、单选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强度大且光谱区域广的光源是()
A:氙灯
B:汞灯
C:氢灯
D:钨灯
正确答案:【氙灯】
7、单选题:
用实验方法测定某金属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测定值的大小决定于()
A:配合物的性质
B:配合物的浓度
C:比色皿的厚度
D:入射光强度
正确答案:【配合物的性质】
8、单选题: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向短波方向移动
B:不移动,但最大吸收峰强度降低
C:向长波方向移动
D:不移动,但最大吸收峰强度增大
正确答案:【不移动,但最大吸收峰强度降低】
9、判断题:
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随透射率变化而存在极大值。()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10、判断题:
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当测量样品的浓度较大时,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现象较明显。()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KBr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
A:在4000~400cm-1范围内,KBr对红外无反射
B:KBr在4000~400cm-1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
C:KBr在4000~400cm-1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
D:KBr晶体在4000~400cm-1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
正确答案:【KBr在4000~400cm-1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
2、单选题:
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A: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B: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
C: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
D:因为分子中有碳、氢、氧以外的原子存在
正确答案:【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3、单选题:
在下列不同溶剂中,测定羧酸的红外光谱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
A:乙醚
B:气体
C:乙醇
D:正构烷烃
正确答案:【气体】
4、单选题:
()
A:强度相同
B:
C:
D:
正确答案:【
】
5、单选题:
一个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有吸收峰,下列化合物最可能的是()
A:CH3-CHO
B:CH3-O-CH2-CH3
C:CH3-CHOH-CH3
D:CH3-CO-CH3
正确答案:【CH3-CHOH-CH3】
6、单选题:
红外光谱法试样可以是()
A:水溶液
B:含游离水
C:不含水
D:含结晶水
正确答案:【不含水】
7、单选题:
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的红外吸收峰,频率最小的是()
A:F-H
B:O-H
C:N-H
D:C-H
正确答案:【C-H】
8、单选题:
水分子有几个红外谱带,波数最高的谱带对应于何种振动?()
A:4个,弯曲
B:2个,对称伸缩
C:2个,不对称伸缩
D:3个,不对称伸缩
正确答案:【3个,不对称伸缩】
9、判断题:
不同物质,在产生能级跃迁时,吸收的光的频率是不同的。()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10、判断题:
红外光谱法只能用于固体样品的分析。()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第六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分子荧光产生过程是()
A:电致发光
B:光致发光
C:化学发光
D:能量源激光发光
正确答案:【光致发光】
2、单选题:
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A:高
B:不一定谁高谁低
C:低
D:相当
正确答案:【高】
3、单选题:
在分子荧光测量中,在下列哪一种条件下,荧光强度与浓度呈正比?()
A: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
B:荧光量子产率较大
C:在稀溶液中
D:在特定的激发波长下
正确答案:【在稀溶液中】
4、单选题:
在分子荧光分析法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一个高原子序数的原子引入到体系中,使荧光减弱
B:与电子体系作用小的取代基引入,对荧光影响不明显
C:给电子基团常使荧光增强
D:吸电子基团常使荧光增强
正确答案:【吸电子基团常使荧光增强】
5、单选题:
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A:在分子荧光光谱法中吸收与激发光谱常可以互换
B:荧光分子的激发光谱的荧光强度是激发波长的函数
C:得到荧光分子的激发光谱方法与常规吸收光谱方法是两种基本相同的方法
D:荧光分子的激发光谱与发射波长无关
正确答案:【得到荧光分子的激发光谱方法与常规吸收光谱方法是两种基本相同的方法】
6、单选题:
在荧光光谱中,测量时,通常检测系统与入射光的夹角呈()
A:90°
B:120°
C:180°
D:45°
正确答案:【90°】
7、判断题:
荧光分析法不是测定激发光的强弱,而是测定发射光的强弱。()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8、判断题:
当浓度很低时,物质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正比,在较高浓度时,荧光强度将随浓度的增高而降低。()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判断题:
8-羟基喹啉与8-羟基喹啉镁的螯合物相比,后者的荧光比前者强,这是由于后者刚性增强的缘故。()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判断题:
在分子荧光光谱法中,增加入射光的强度,测量灵敏度降低,原因是荧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呈反比。()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七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ClCH2-CH2Cl分子的核磁共振图在自旋-自旋分裂后,预计()
A:质子有6个精细结构
B:有5个质子吸收峰
C:不存在裂分
D:有2个质子吸收峰
正确答案:【不存在裂分】
2、单选题:
在(CH3)2CHCH2-OH中核磁共振吸收峰面积之比为哪一组数据?()
A:3:1:2:1
B:6:1:2
C:6:1:2:1
D:6:3:1
正确答案:【6:1:2:1】
3、单选题:
在核磁共振实验中能够测量到净的吸收,其原因是()
A:处于较低自旋能级的核比较高能级的核稍多,以及核的自旋-晶格弛豫
B:处于较低自旋能级的核比较高能级的核稍多,以及电子的屏蔽
C:处于较低自旋能级的核比较高能级的核稍少,以及核的非辐射弛豫
D:处于较低自旋能级的核比较高能级的核稍多,以及核的自旋-自旋弛豫
正确答案:【处于较低自旋能级的核比较高能级的核稍多,以及核的自旋-晶格弛豫】
4、单选题:
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是将试样在磁场作用下,用适宜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使下列哪种粒子吸收能量,产生能级跃迁而引起的()
A: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B:有磁性的原子核
C:原子
D:所有原子核
正确答案:【有磁性的原子核】
5、单选题:
某一个自旋核,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时,吸收电磁辐射的频率大小取决于()
A:外磁场强度大小
B:试样的存在状态
C:试样的纯度
D:在自然界的丰度
正确答案:【外磁场强度大小】
6、单选题:
化合物C3H5Cl3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