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知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智慧树答案(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wangke 知到智慧树答案 11

绪论单元测试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以0~6岁学前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其发展特点和规律。()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项目一单元测试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1819年

B:1867年

C:1879年

D:1898年

正确答案:【1879年】


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A:0-1岁

B:3岁

C:3-6岁

D:0-6岁

正确答案:【0-6岁】


3、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前运算阶段】


4、教师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来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作品分析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正确答案:【作品分析法】


5、儿童认为不能踩小草,它会疼。这体现的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

A:自我中心性

B:不可逆性

C:泛灵论

D:客体永存性

正确答案:【泛灵论】


6、佛洛依德将人格结构分为()。

A:本我

B:自我

C:他我

D:超我

正确答案:【本我

自我

超我】


7、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

A:泛灵论

B:自我中心性

C:思维的不可逆

D:获得守恒的概念

正确答案:【泛灵论

自我中心性

思维的不可逆】


8、调查法是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包括()

A:实验法

B:问卷法

C:作品分析法

D:谈话法

正确答案:【问卷法

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


9、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佛洛依德。()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10、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项目二单元测试

1、幼儿在捏橡皮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成什么,而常常是在捏好之后才突然有所发现,说像“面条”、“太阳”或“大饼”。这体现的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

A: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B:个性初具雏形

C: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D:直觉行动性

正确答案:【直觉行动性】


2、1929年,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进行了“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结果说明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作用显著。

A:遗传素质

B:家庭教育

C:文化环境

D:生理成熟

正确答案:【生理成熟】


3、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指学生心理发展的()。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正确答案:【定向性与顺序性】


4、刚入园时儿童情绪反应很大,很爱哭,不让送他的家人走。好不容易不哭了,看到另一个小朋友在哭,他又会跟着一起哭。这体现的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

A:情绪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B:爱模仿

C:好学好问

D:活泼好动

正确答案:【情绪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5、4-5岁儿童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定的约束,初步能够遵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如在活动室不大喊大叫,不乱扔东西,饭前便后要洗手,发言要举手,不破坏游戏规则等。这体现的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

A: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B: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C:初步具有规则意识

D:直觉行动性

正确答案:【初步具有规则意识】


6、4-5岁儿童心理发展发展的特征包括()

A:活泼好动

B: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C:初步具有规则意识

D:爱模仿

正确答案:【活泼好动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初步具有规则意识】


7、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方向性和顺序性

B:连续性和阶段性

C: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D: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正确答案:【方向性和顺序性

连续性和阶段性

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8、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A:生物因素

B:社会因素

C:学前儿童自身活动的因素

D:大众传播媒介

正确答案:【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学前儿童自身活动的因素】


9、有的学前儿童言语能力强,有的学前儿童操作能力强,还有的学前儿童擅长与人交往。这体现的是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遗传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使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项目三单元测试

1、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教室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无意注意】


2、熟练地驾车、打毛衣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有意后注意】


3、“鹤立鸡群”是指由于刺激物()而引起的无意注意。

A:本身的特点

B:对象间的对比关系

C:活动与变化

D:新异性

正确答案:【对象间的对比关系】


4、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

A:情感过程

B:注意过程

C:伴随状态

D:意志状态

正确答案:【注意过程】


5、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B: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

正确答案:【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6、人在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

A:无关运动停止

B:呼吸运动变化

C:适应性运动

D:内部变化

正确答案:【无关运动停止

呼吸运动变化

适应性运动】


7、引起幼儿注意力分散的原因()。

A:无关刺激过多

B:疲劳

C:教师组织活动时目的要求不明确

D:幼儿注意力不善于转移

正确答案:【无关刺激过多

疲劳

教师组织活动时目的要求不明确

幼儿注意力不善于转移】


8、以下属于无意注意现象的是()

A:教师授课时,突然停止说话,学生们都抬头望向他

B: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

C:在安静地教室里,一位同学的文具盒突然掉在地上,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

D:过往车辆的喇叭声引起了行人的注意

正确答案:【教师授课时,突然停止说话,学生们都抬头望向他

在安静地教室里,一位同学的文具盒突然掉在地上,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

过往车辆的喇叭声引起了行人的注意】


9、注意包括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良好的教学活动只需要有意注意的参与。()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项目四单元测试

1、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正确答案:【“这儿有个苹果”】


2、绝对感受性是指能够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是指能够感觉出刺激物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感觉的对比想象是指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感觉的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现象和继时对比现象。()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幼儿认为“早上就是到外面玩的时候”“上午是上课的时候”,这表明幼儿的时间知觉()。

A:依靠生理上的变化

B: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

C:根据日夜和季节变化

D:依靠成人教授

正确答案:【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对“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上午”“下午”“晚上”的认知

B:幼儿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

C: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周围现象的变化

D:幼儿对“一年四委”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

正确答案:【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周围现象的变化】


6、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岁幼儿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知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感知运动阶段】


7、“视觉悬崖”主要了解的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具体运算阶段】


8、在“天”中,幼儿最先理解的是“昨天”,然后是“今天”“明天”。()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9、3~4岁的幼儿集中观察的时间较短,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说明其观察过程()。

A:目的性不够明确

B:观察缺乏持久性

C:观察不够细致

D:观察的概括性水平低

正确答案:【观察缺乏持久性】


10、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观察的过程时间会有所延长,到6岁时大约能达到30分钟。()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项目五单元测试

1、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幼儿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曲时,就知道自己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再认

B:识记

C:再现

D:保持

正确答案:【再认】


2、在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是()。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

D:意义记忆

正确答案:【意义记忆】


3、机械识记是指对识记内容没有理解,只是根据识记材料的前后顺序等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因此,机械识记不好。()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的记忆形式是()。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正确答案:【形象记忆】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正确答案:【语词记忆占优势】


6、因为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基本不会使用记忆策略,所以教师也不必帮助他们学习记忆策略。()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对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再现时有无歪曲、错漏或增添指()。

A:识记的敏捷性

B:记忆的持久性

C:记忆的正确性

D:记忆的准备性

正确答案:【记忆的正确性】


8、()指对记忆中所保持的材料能否迅速地再认和再现,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A:识记的敏捷性

B:记忆的持久性

C:记忆的正确性

D:记忆的准备性

正确答案:【记忆的准备性】


9、幼儿的记忆能力是先天的,其记忆的发展为其日益丰富的心理世界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幼儿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兴趣强烈、自信心足时,记忆的效果就能提高;反之,在情绪消极、低沉时也会加深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项目六单元测试

1、科学家在提出新构想,发明家在改革新工艺,作家在创作新小说,艺术家在扮演新角色等活动中所进行的想象,都是()。

A:无意想象

B:记忆现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正确答案:【创造想象】


2、幼儿一边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一边想象情节和人物形象,这种想象是()。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记忆表象

D:创造想象

正确答案:【再造想象】


3、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满足。这体现的是想象的补充功能。()

A:对

B:错

剩余章节答案付费后可长期查看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