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单元测试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以0~6岁学前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其发展特点和规律。()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项目一单元测试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1819年
B:1867年
C:1879年
D:1898年
正确答案:【1879年】
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A:0-1岁
B:3岁
C:3-6岁
D:0-6岁
正确答案:【0-6岁】
3、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前运算阶段】
4、教师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来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作品分析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正确答案:【作品分析法】
5、儿童认为不能踩小草,它会疼。这体现的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
A:自我中心性
B:不可逆性
C:泛灵论
D:客体永存性
正确答案:【泛灵论】
6、佛洛依德将人格结构分为()。
A:本我
B:自我
C:他我
D:超我
正确答案:【本我
自我
超我】
7、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
A:泛灵论
B:自我中心性
C:思维的不可逆
D:获得守恒的概念
正确答案:【泛灵论
自我中心性
思维的不可逆】
8、调查法是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包括()
A:实验法
B:问卷法
C:作品分析法
D:谈话法
正确答案:【问卷法
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
9、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佛洛依德。()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10、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项目二单元测试
1、幼儿在捏橡皮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成什么,而常常是在捏好之后才突然有所发现,说像“面条”、“太阳”或“大饼”。这体现的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
A: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B:个性初具雏形
C: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D:直觉行动性
正确答案:【直觉行动性】
2、1929年,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进行了“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结果说明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作用显著。
A:遗传素质
B:家庭教育
C:文化环境
D:生理成熟
正确答案:【生理成熟】
3、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指学生心理发展的()。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正确答案:【定向性与顺序性】
4、刚入园时儿童情绪反应很大,很爱哭,不让送他的家人走。好不容易不哭了,看到另一个小朋友在哭,他又会跟着一起哭。这体现的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
A:情绪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B:爱模仿
C:好学好问
D:活泼好动
正确答案:【情绪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5、4-5岁儿童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定的约束,初步能够遵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如在活动室不大喊大叫,不乱扔东西,饭前便后要洗手,发言要举手,不破坏游戏规则等。这体现的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
A: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B: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C:初步具有规则意识
D:直觉行动性
正确答案:【初步具有规则意识】
6、4-5岁儿童心理发展发展的特征包括()
A:活泼好动
B: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C:初步具有规则意识
D:爱模仿
正确答案:【活泼好动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初步具有规则意识】
7、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方向性和顺序性
B:连续性和阶段性
C: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D: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正确答案:【方向性和顺序性
连续性和阶段性
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8、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A:生物因素
B:社会因素
C:学前儿童自身活动的因素
D:大众传播媒介
正确答案:【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学前儿童自身活动的因素】
9、有的学前儿童言语能力强,有的学前儿童操作能力强,还有的学前儿童擅长与人交往。这体现的是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遗传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使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项目三单元测试
1、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教室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无意注意】
2、熟练地驾车、打毛衣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有意后注意】
3、“鹤立鸡群”是指由于刺激物()而引起的无意注意。
A:本身的特点
B:对象间的对比关系
C:活动与变化
D:新异性
正确答案:【对象间的对比关系】
4、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
A:情感过程
B:注意过程
C:伴随状态
D:意志状态
正确答案:【注意过程】
5、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B: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
正确答案:【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6、人在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
A:无关运动停止
B:呼吸运动变化
C:适应性运动
D:内部变化
正确答案:【无关运动停止
呼吸运动变化
适应性运动】
7、引起幼儿注意力分散的原因()。
A:无关刺激过多
B:疲劳
C:教师组织活动时目的要求不明确
D:幼儿注意力不善于转移
正确答案:【无关刺激过多
疲劳
教师组织活动时目的要求不明确
幼儿注意力不善于转移】
8、以下属于无意注意现象的是()
A:教师授课时,突然停止说话,学生们都抬头望向他
B: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
C:在安静地教室里,一位同学的文具盒突然掉在地上,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
D:过往车辆的喇叭声引起了行人的注意
正确答案:【教师授课时,突然停止说话,学生们都抬头望向他
在安静地教室里,一位同学的文具盒突然掉在地上,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
过往车辆的喇叭声引起了行人的注意】
9、注意包括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良好的教学活动只需要有意注意的参与。()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项目四单元测试
1、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正确答案:【“这儿有个苹果”】
2、绝对感受性是指能够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是指能够感觉出刺激物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感觉的对比想象是指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感觉的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现象和继时对比现象。()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幼儿认为“早上就是到外面玩的时候”“上午是上课的时候”,这表明幼儿的时间知觉()。
A:依靠生理上的变化
B: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
C:根据日夜和季节变化
D:依靠成人教授
正确答案:【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对“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上午”“下午”“晚上”的认知
B:幼儿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
C: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周围现象的变化
D:幼儿对“一年四委”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
正确答案:【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周围现象的变化】
6、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岁幼儿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知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感知运动阶段】
7、“视觉悬崖”主要了解的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具体运算阶段】
8、在“天”中,幼儿最先理解的是“昨天”,然后是“今天”“明天”。()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9、3~4岁的幼儿集中观察的时间较短,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说明其观察过程()。
A:目的性不够明确
B:观察缺乏持久性
C:观察不够细致
D:观察的概括性水平低
正确答案:【观察缺乏持久性】
10、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观察的过程时间会有所延长,到6岁时大约能达到30分钟。()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项目五单元测试
1、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幼儿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曲时,就知道自己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再认
B:识记
C:再现
D:保持
正确答案:【再认】
2、在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是()。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
D:意义记忆
正确答案:【意义记忆】
3、机械识记是指对识记内容没有理解,只是根据识记材料的前后顺序等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因此,机械识记不好。()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的记忆形式是()。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正确答案:【形象记忆】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正确答案:【语词记忆占优势】
6、因为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基本不会使用记忆策略,所以教师也不必帮助他们学习记忆策略。()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对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再现时有无歪曲、错漏或增添指()。
A:识记的敏捷性
B:记忆的持久性
C:记忆的正确性
D:记忆的准备性
正确答案:【记忆的正确性】
8、()指对记忆中所保持的材料能否迅速地再认和再现,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A:识记的敏捷性
B:记忆的持久性
C:记忆的正确性
D:记忆的准备性
正确答案:【记忆的准备性】
9、幼儿的记忆能力是先天的,其记忆的发展为其日益丰富的心理世界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幼儿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兴趣强烈、自信心足时,记忆的效果就能提高;反之,在情绪消极、低沉时也会加深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项目六单元测试
1、科学家在提出新构想,发明家在改革新工艺,作家在创作新小说,艺术家在扮演新角色等活动中所进行的想象,都是()。
A:无意想象
B:记忆现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正确答案:【创造想象】
2、幼儿一边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一边想象情节和人物形象,这种想象是()。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记忆表象
D:创造想象
正确答案:【再造想象】
3、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满足。这体现的是想象的补充功能。()
A:对
B:错
正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