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有( )。
A:生态破坏
B:资源枯竭
C:环境污染
D:土地沙漠化
正确答案:【生态破坏
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
土地沙漠化】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
A:协调的
B:统一的
C:对立的
D:对立的统一
正确答案:【对立的统一】
3、对于环境科学来说,主体是人类,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的客体, 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客观世界的总体。(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 )也称全球生态系统,具有生命是最核心的部分。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正确答案:【生物圈】
5、太阳辐射主要是以短波辐射的形式到达地球表面。(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6、我们国家淡水资源丰富,不属于干旱缺水的国家。(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由于氟利昂等制冷剂的使用对臭氧层造成了破坏,使得其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对地球表面的人类和动植物将会存在紫外辐射过多的潜在危险。(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8、按照环境范围大小进行划分,环境可以分为( )。
A:宇宙环境
B:地球环境
C:区域环境
D:内环境
E:微环境
正确答案:【宇宙环境
地球环境
区域环境
内环境
微环境】
9、以下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合物
C:氮气
D:颗粒物
正确答案:【氮气】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环境的范畴是( )。
A:大气环境
B:居住环境
C:水环境
D:地质环境
正确答案:【居住环境】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下列哪些项?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代谢物质
D:分解者
正确答案:【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2、以植物为食的称草食(植食)动物,如牛、马、羊等,为( )消费者。
A:初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正确答案:【初级】
3、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能流是变化的
B:太阳的辐射能以光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后,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所固定,能再以光能的形式返回
C:自养生物被异养生物摄食后,能量就由自养生物流到异养生物体内,不能再返回给自养生物;
D: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过程是不断递减的过程
E:能量在流动中质量逐渐提高
正确答案:【能流是变化的
自养生物被异养生物摄食后,能量就由自养生物流到异养生物体内,不能再返回给自养生物;
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过程是不断递减的过程
能量在流动中质量逐渐提高】
4、( )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核心。
A:气体循环
B:水循环
C:沉积型循环
D:固体型循环
正确答案:【水循环】
5、植物开花时,花朵散发出香味,吸引昆虫来采蜜,这属于生态系统的( )传递类型。
A:营养信息
B:化学信息
C:物理信息
D:行为信息
正确答案:【化学信息】
6、水库属于自然生态系统。(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下列( )不属于公路永久性占地。
A:路基
B:取土场
C:路面
D:服务区
正确答案:【取土场】
8、崩塌主要包括以下( )几种类型。
A:落石
B:山崩
C:坍岸
D:坍陷
正确答案:【落石
山崩
坍岸
坍陷】
9、稀性泥石流,指固体物质总量占( )以下的泥石流。
A:30%
B:40%
C:50%
D:60%
正确答案:【40%】
10、根据侵蚀营力,可将土壤侵蚀分为( )。
A:水力侵蚀
B:风力侵蚀
C:重力侵蚀
D:泥石流
正确答案:【水力侵蚀
风力侵蚀
重力侵蚀
泥石流】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酸雨是指 pH 值小于( )的降水。
A:5.6
B:5.8
C:4.3
D:4.6
正确答案:【5.6】
2、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主要来自于毁林开荒。(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根据能源性质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我们可以把大气污染分为( )。
A:煤烟型污染
B:石油型污染
C:混合型污染
D:特殊型污染
正确答案:【煤烟型污染
石油型污染
混合型污染
特殊型污染】
4、光化学烟雾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损害,人体有可能会出现( )的情况。
A:眼睛发红
B:喉咙很痛
C:呼吸出现憋闷
D:头晕头痛
正确答案:【眼睛发红
喉咙很痛
呼吸出现憋闷
头晕头痛】
5、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和大气产生影响的那些物质被称为大气污染物。(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6、通常我们把( )称之为烟尘。
A: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
B:化学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
C: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
D: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黑烟
正确答案:【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
化学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
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
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黑烟】
7、二次气态污染物的毒性比一次气态污染物强,下列属于二次气态污染的有( )。
A:SO2
B:NO2
C:H2SO4
D:醛类
正确答案:【NO2
H2SO4
醛类】
8、大气中近一半多的硫氧化物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以及含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等产生的。(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 )。
A:冶金过程
B:汽车尾气
C:煤的燃烧
D:火山爆发
正确答案:【汽车尾气】
10、气态污染物指的是沉降速度可以忽略、小的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者在介质当中的悬浮体。(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下列关于“水体污染”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体受到过多的污染物影响
B: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
C: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被破坏
D:水体的功能被破坏
正确答案:【水体受到过多的污染物影响
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
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被破坏
水体的功能被破坏】
2、现在,我们国家七大水系中受到污染的水体已经超过了60%,不能再作为饮用水源进一步使用了。(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 )等废水中常含有较多的酸。
A:矿山排水
B:染料工业废水
C:钢铁厂酸洗废水
D:造纸废水
正确答案:【矿山排水
染料工业废水
钢铁厂酸洗废水】
4、人为排放含有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将会使水体在短时间内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我国已禁止高放射性的污水排入海水中。放射性物质来源于( )等。所以,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废水对海洋和全人类的危害是极大的。
A:核动力工厂排出的废水
B:向海洋抛弃的放射性废物
C:核动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
D:核爆炸进入水体的散落物
正确答案:【核动力工厂排出的废水
向海洋抛弃的放射性废物
核动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
核爆炸进入水体的散落物】
6、关于消化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
B:可使池中40%~50%的有机物得到稳定
C:大部分病菌和寄生虫卵不能被杀死
D:产生的沼气还可以作为燃料和能源进一步使用
正确答案:【可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
可使池中40%~50%的有机物得到稳定
产生的沼气还可以作为燃料和能源进一步使用】
7、高浓度有机废水经厌氧生物处理法处理之后,后续一般要进行好氧生物处理进行补充。(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8、污水土地净化的机理中最明显的是( ),土壤颗粒的大小、颗粒之间孔隙的形状和大小等都会影响到它的效率。
A:物理过滤
B:物理吸附与物理沉积
C:物理化学吸附
D:化学反应与沉淀
正确答案:【物理过滤】
9、好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一般包含两个过程,分解代谢过程和合成代谢过程。下列描述属于分解代谢过程的是( )。
A:有机物被微生物吸收利用
B:反应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C:有机污染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成简单且稳定的无机物
D:释放出能量
正确答案:【有机污染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成简单且稳定的无机物
释放出能量】
10、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净的人工强化,它是在载体表面培养出生物膜,并让污水流经生物膜,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规定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为( )。
A:昼间 55 分贝,夜间 45 分贝
B:昼间 60 分贝,夜间 50 分贝
C:昼间 60 分贝,夜间45分贝
D:昼间 70 分贝,夜间 55 分贝
正确答案:【昼间 60 分贝,夜间 50 分贝】
2、下列属于声的三要素的是( )。
A:声源
B:介质
C:物质
D:接受器
正确答案:【声源
介质
接受器】
3、下列( )属于按污染源种类划分的环境噪声来源。
A:工厂噪声
B:交通噪声
C:施工噪声
D:社会生活噪声
正确答案:【工厂噪声
交通噪声
施工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
4、一般40dB的连续噪声可使( )的人受影响。
A: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10%】
5、下列( )属于吸声材料。
A:玻璃棉
B:泡沫塑料
C:钢板
D:吸声砖
正确答案:【玻璃棉
泡沫塑料
吸声砖】
6、消声器按消声原理可分为( )。
A:阻性消声器
B:抗性消声器
C:阻抗复合消声器
D:微穿孔板消声器
正确答案:【阻性消声器
抗性消声器
阻抗复合消声器
微穿孔板消声器】
7、以下( )不属于减振器的类型。
A:橡胶减振器
B:木板减振器
C:弹簧减振器
D:空气减振器
正确答案:【木板减振器】
8、下列噪声属于按频率分类的是( )。
A:低频(小于500Hz)
B:中频(500Hz~1000Hz)
C:中-高频(800Hz~1000Hz)
D:高频(大于1000Hz )
正确答案:【低频(小于500Hz)
中频(500Hz~1000Hz)
高频(大于1000Hz )】
9、对于电子仪器,当噪声级超过( )时,由于连接部位的震动而松动,抖动或位移等原因,使仪器发生故障而失效。
A:100dB
B:120dB
C:130dB
D:150dB
正确答案:【130dB】
10、下列( )属于噪声环境下的防护用品。
A:耳塞
B:耳罩
C:防声头盔
D:防声棉
正确答案:【耳塞
耳罩
防声头盔
防声棉】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和采矿废石都属于固体废弃物。(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源头在于垃圾分类。(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固体废物污染危害有( )。
A:侵占土地
B:污染水体
C:污染大气
D:污染土壤
正确答案:【侵占土地
污染水体
污染大气
污染土壤】
4、固体废物的“三化”处理指的是( )。
A:无害化
B:减量化
C:固定化
D:资源化
正确答案:【无害化
减量化
资源化】
5、适合于采用焚烧技术处理的固体废物有( )。
A:医院废物
B:炼油废物
C:废塑料
D:生活垃圾
正确答案:【医院废物
炼油废物
废塑料
生活垃圾】
6、以下不属于固体废物特性的是( )。
A:时空性
B:危害性
C:错位性
D:固定性
正确答案:【固定性】
7、以下属于固体废物根据其形态分类的是( )。
A:块状
B:粒状
C:粉状
D:污泥
正确答案:【块状
粒状
粉状
污泥】
8、产品进入市场后在流通过程中或使用消费后产生的废物称为生产废物。(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9、固体废弃物10000吨废渣需占地( )亩?
A:1亩
B:2亩
C:3亩
D:4亩
正确答案:【1亩】
10、细粒废渣和垃圾,能随风飘逸扩散到远处,使平均视程降低( )。
A:10~40%
B:20~50%
C:30~70%
D:40~60%
正确答案:【30~70%】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 ) 。
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B:环境影响评价篇章
C:专项环境影响评价
D: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正确答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1969年,美国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为世界第一个对环境保护进行立法的国家。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应当填报(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评价篇章
正确答案:【环境影响登记表】
5、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 )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项目建议书
B:可行性研究
C:初步设计
D:施工图设计
正确答案:【可行性研究】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验收
D:同时投产使用
正确答案:【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
7、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一般分( )几个步骤来完成。
A:筛选环境影响
B:量化环境影响
C:评估环境影响的货币化价值
D:将货币化的境影响价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
正确答案:【筛选环境影响
量化环境影响
评估环境影响的货币化价值
将货币化的境影响价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
9、涉及到政治、军事禁区等敏感区域的环境影响,一般不再进行经济损益分析。(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无论按国家规定是否需要保密,建设单位均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