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知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智慧树答案

wangke 知到智慧树答案 14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某一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55%,此溶液的蛋白质氮的百分浓度为( )

A:8.8%

B:8.0%

C:8.4%

D:9.2%

正确答案: 8.8%

2、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

A:蛋白质局部或某一段肽链有规则的重复构象

B:二级结构仅指主链的空间构象

C:多肽链主链构象由每个肽键的两个二面角所确定

D:整条多肽链中全部氨基酸的空间位置

正确答案: 整条多肽链中全部氨基酸的空间位置

3、 有关蛋白质β-折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主链骨架呈锯齿状

B:氨基酸侧链交替位于扇面上下方

C:β-折叠的肽链之间不存在化学键

D:β-折叠有反向平行式结构,也有同向平行式结构

正确答案: β-折叠的肽链之间不存在化学键

4、 常出现于肽链转角结构中的氨基酸为( )

A:脯氨酸

B:半胱氨酸

C:谷氨酸

D:甲硫氨酸

正确答案: 脯氨酸

5、 下列氨基酸中含有羟基的是( )

A:谷氨酸、天冬酰胺

B:半胱氨酸、蛋氨酸

C:苯丙氨酸、酪氨酸

D:丝氨酸、苏氨酸

正确答案: 丝氨酸、苏氨酸

6、每种完整蛋白质分子必定具有( )

A:α-螺旋

B:β-折叠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正确答案: 三级结构

7、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基础是 ( )

A:一级结构

B:α-螺旋和β-片层

C:蛋白质肽链的肽键

D:蛋白质肽链中的肽平面

正确答案: 一级结构

8、将蛋白质溶液的pH调节到pI时 ( )

A:蛋白质稳定性增加

B:蛋白质表面静电荷不变

C:蛋白质表面静电荷增加

D:蛋白质稳定性降低,易于沉淀

正确答案: 蛋白质稳定性降低,易于沉淀

9、下列哪些因素妨碍α-螺旋的形成 ( )

A:一段肽链中有多个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残基相邻

B:一段肽链中有多个精氨酸和赖氨酸残基相邻

C:肽链中有脯氨酸残基出现

D:肽链中有天门冬酰胺一亮氨酸出现

正确答案: 一段肽链中有多个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残基相邻

一段肽链中有多个精氨酸和赖氨酸残基相邻

肽链中有脯氨酸残基出现

肽链中有天门冬酰胺一亮氨酸出现

10、下列关于蛋白质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一级结构被破坏

B:空间结构被破坏

C:生物学活性改变

D:理化性质改变

正确答案: 空间结构被破坏

生物学活性改变

理化性质改变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1 .DNA分子的腺嘌呤含量为20%,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 B )( )

A:20%

B:30%

C:40%

D:60%

E:80%

正确答案: 30%

2、 DNA一条链的部分碱基序列是TAGACTA,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 ( )

A:TAGTCTA

B:TAGATCT

C:UAGUCUA

D:TAGACTA

正确答案: TAGTCTA

3、有关RNA的不正确描述是 ( )

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

B:在蛋白质合成中,tRNA是氨基酸的载体

C:胞浆中有hnRNA和mRNA

D:rRNA可以组成核蛋白体

正确答案: 胞浆中有hnRNA和mRNA

4、 关于tRNA的错误论述是 ( )

A:由于不同tRNA的3′-末端结构不同,因而能够结合不同的氨基酸

B:含双氢尿嘧啶并形成DHU环

C:分子量较小,通常由70~90余个核苷酸组成

D:3′-末端的序列是CCA

正确答案: 由于不同tRNA的3′-末端结构不同,因而能够结合不同的氨基酸

5、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都具有 ( )

A:多聚A尾

B:多聚U尾

C:多聚T尾

D:多聚C尾

正确答案: 多聚A尾

6、 原核生物大亚基的rRNA组成有 ( )

A:16SrRNA

B:5.8SrRNA和23SrRNA

C:5SrRNA、5.8SrRNA和28SrRNA

D:5SrRNA和23SrRNA

正确答案: 5SrRNA和23SrRNA

7、核酸具有紫外吸收的原因是 ( )

A:嘌呤与嘧啶环中有共轭双键

B:嘌呤与嘧啶中有氮原子

C:嘌呤与嘧啶中有硫原子

D:嘌呤与嘧啶连接了核糖

正确答案: 嘌呤与嘧啶环中有共轭双键

8、组成核小体核心颗粒的组分是 ( )

A:H2A、H2B、H3、H4各一分子和150bpDNA

B:H2A、H2B、H3、H4各两分子和150bpDNA

C:H1组蛋白与H2A、H2B、H3、H4各两分子

D:H1组蛋白与H2A、H2B、H3、H4各两分子和150bpDNA

正确答案: H2A、H2B、H3、H4各两分子和150bpDNA

9、 核酸的杂交可以发生在 ( )

A:DNA双链变性后,快速地除去变性条件

B:具有碱基互补的两个RNA单链之间

C:来自两个不同种类的DNA单链之间,只要满足碱基互补的条件

D:具有碱基互补的DNA单链和RNA单链之间

正确答案: 具有碱基互补的两个RNA单链之间

来自两个不同种类的DNA单链之间,只要满足碱基互补的条件

具有碱基互补的DNA单链和RNA单链之间

10、 核苷的组成是 ( )

A:碱基和戊糖通过糖苷键相连

B:嘌呤环的N-9与戊糖的C-1’相连

C:嘧啶环的N-1与戊糖的C-1’相连

D:嘌呤环的N-1与戊糖的C-1’相连

正确答案: 碱基和戊糖通过糖苷键相连

嘌呤环的N-9与戊糖的C-1’相连

嘧啶环的N-1与戊糖的C-1’相连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有关辅酶与辅基的错误论述是 ( )

A:辅酶与辅基都是酶的辅助因子

B:辅酶与酶蛋白疏松结合

C:辅基与酶蛋白牢固结合

D:不论辅酶或辅基都可以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

正确答案: 不论辅酶或辅基都可以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

2、 关于酶与底物关系的错误描述是 ( )

A: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增加底物浓度,则反应速率增加

B:当所有酶分子的活性中心均被底物饱和时,改变酶的浓度可改变反应速率

C:当所有酶分子均被底物充分饱和时的反应速率称为最大反应速率

D:当所有酶分子均被底物充分饱和时,增加底物浓度仍可以极大增加反应速率

正确答案: 当所有酶分子均被底物充分饱和时,增加底物浓度仍可以极大增加反应速率

3、关于Km值的正确叙述是 ( )

A:Km值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B:Km值与酶所催化的底物无关

C:Km值等于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D:Km值等于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酶浓度

正确答案: Km值等于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4、 有关非竞争性抑制剂的正确论述是( )

A: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速率

B:改变表观Km值

C:酶与底物、抑制剂可同时结合,但不影响其释放出产物

D: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

正确答案: 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

5、 关于反竞争性抑制剂的正确阐述是( )

A:抑制剂既与酶结合,又与酶-底物复合结合

B: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

C:抑制剂只与底物结合

D:抑制剂只与酶结合

正确答案: 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

6、 关于pH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错误论述是( )

A:环境pH影响酶、底物或辅助因子的解离状况,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B:最适pH是酶的特性常数

C:最适pH不是酶的特性常数

D:过高或过低的环境pH可使酶发生变性

正确答案: 最适pH是酶的特性常数

7、下列属于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是( )

A:磺胺类药物对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

B:敌百虫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C:砷化物对巯基酶的抑制作用

D:氰化物对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 磺胺类药物对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

8、 有关酶原的正确阐述是( )

A:酶原没有催化活性

B:有些酶以酶原形式存在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C:酶原被激活可被认为是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

D:酶原激活的实质是形成或暴露酶的活性中心

正确答案: 酶原没有催化活性

有些酶以酶原形式存在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酶原被激活可被认为是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

酶原激活的实质是形成或暴露酶的活性中心

9、 别构酶的特点有( )

A:别构酶的变构效应剂可为其底物、产物或其他化合物

B:别构效应剂与变构酶的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结合

C:别构酶的酶促动力学不符合米-曼氏方程

D:别构酶一般受多种物质的激活或抑制

正确答案: 别构酶的变构效应剂可为其底物、产物或其他化合物

别构效应剂与变构酶的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结合

别构酶的酶促动力学不符合米-曼氏方程

别构酶一般受多种物质的激活或抑制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进食后被吸收入血的单糖,最主要的去路是( )

A:在组织器官中氧化供能

B:在肝脏、肌肉等组织中合成糖原

C:在体内转变为脂肪

D:在体内转变为部分氨基酸

E:经肾随尿排出

正确答案: 在组织器官中氧化供能

2、人体内无氧氧化的终产物是:( )

A:丙酮

B:丙酮酸

C:丙酸

D:乳酸

E:乙醇

正确答案: 乳酸

3、有关糖有氧氧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糖有氧氧化的产物是CO2及H2O

B:糖有氧氧化可抑制糖酵解

C:糖有氧氧化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D:三羧酸循环是在糖有氧氧化时三大营养素相互转变的途径

E:1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2及H2O时可生成32分子ATP

正确答案: 三羧酸循环是在糖有氧氧化时三大营养素相互转变的途径

4、1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可生成多少分子ATP?( )

A:10分子

B:12分子

C:14分子

D:16分子

E:18分子

正确答案: 10分子

5、三羧酸循环中,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是( )

A:UTP

B:TTP

C:ATP

D:CTP

E:GTP

正确答案: GTP

6、磷酸戊糖途径( )

A:是体内产生CO2的主要来源

B:可生成NADPH供合成代谢需要

C:是体内生成糖醛酸的途径

D:饥饿时葡萄糖经此途径代谢增加

E:可生成NADPH,后者经电子传递链可生成ATP

正确答案: 可生成NADPH供合成代谢需要

7、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 )

A:己糖激酶

B:葡萄糖激酶

C:糖原合成酶

D:UDPG-焦磷酸化酶

E: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正确答案: 糖原合成酶

8、三羧酸循环中草酰乙酸的补充主要来自( )

A:丙酮酸的羧化反应

B:苹果酸的加氢反应

C:葡萄糖转氨基后产生

D:乙酰辅酶A羧合产生

E:C 和O直接化合产生

正确答案: 丙酮酸的羧化反应

9、关于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

B: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C: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D:生成的草酰乙酸是各种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的重要枢纽点

E:三羧酸循环本身即是释放能量﹑合成ATP最重要的地点

正确答案: 三羧酸循环本身即是释放能量﹑合成ATP最重要的地点

10、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

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

E:6-磷酸果糖

正确答案: 6-磷酸葡萄糖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脂酸β-氧化酶系存在于( )

A:线粒体基质

B:线粒体内膜

C:胞浆

D:微粒体

E:溶酶体

正确答案: 线粒体内膜

2、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 )

A:肉碱脂酰转移酶Ⅰ

B:肉碱脂酰转移酶Ⅱ

C:脂酰CoA脱氢酶

D:β羟脂酰CoA脱氢酶

E:脂酰CoA羧化

正确答案: 肉碱脂酰转移酶Ⅰ

3、脂肪酸β-氧化包括连续四步反应,其反应顺序是( )

A:硫解、加水、脱氢、再脱氢

B:加水、脱氢、再脱氢、硫解

C:硫解、脱氢、加水、再脱氢

D: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E: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正确答案: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4、酮体生成的原料乙酰CoA主要来自:( )

A:氨基酸转变而来

B:B.糖代谢

C:甘油氧化

D:脂肪酸的β-氧化

正确答案: 脂肪酸的β-氧化

5、酮体生成过多主要见于:( )

A:摄入脂肪过多

B:肝内脂肪代谢紊乱

C:脂肪转运障碍

D:肝功低下

E:糖供给不足或利用障碍

正确答案: 糖供给不足或利用障碍

6、合成脂肪时,所需氢的供体是:( )

A:FADH2

B:NADH

C:NADPH

D:FMN

E:NADP+

正确答案: NADPH

7、胞浆中合成脂酸的限速酶是( )

A:β-酮脂酰合成酶

B:水化酶

C:脂酰基转移酶

D:乙酰CoA羧化酶

E:β-酮脂酰还原酶

正确答案: 乙酰CoA羧化酶

8、人体合成脂肪的主要器官是( )

A:心

B:肌肉

C:小肠

D:脂肪

E:肝

正确答案: 肝

9、乙酰CoA的代谢去路不包括:( )

A:合成脂肪酸

B:氧化供能

C:合成酮体

D:合成胆固醇

E:异生为糖

正确答案: 异生为糖

10、LDL的功能是( )

A: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B: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C: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D:逆向转运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至肝细胞)

E:转运内源性、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正确答案: 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呼吸链存在于:( )

A:细胞膜

B:线粒体外膜

C:线粒体内膜

D:微粒体

E:过氧化物酶体

正确答案: 线粒体内膜

2、体内二氧化碳的生成来自:( )

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

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

C:有机酸的脱羧基作用

D:糖原的分解

E:脂类分解

正确答案: 有机酸的脱羧基作用

3、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子传递链各组分组成4个复合体

B:有NADH氧化呼吸链等两条呼吸链

C:每对氢原子氧化时都生成2.5个ATP

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后,各组分都处于还原态

E:如氧化不与磷酸化偶联,仍可传递电子

正确答案: 每对氢原子氧化时都生成2.5个ATP

4、电子在细胞色素间传递的次序为( )

A:b→c1→c→aa3→O2

B:aa3→b→c1→c→O2

C:c→c1→b→aa3→O2

D:c→b→c1→aa3→O2

E:c1→c→b→aa3→O2

正确答案: b→c1→c→aa3→O2

5、呼吸链中能将电子直接传递给氧的传递体是( )

A:细胞色素b

B:细胞色素c

C:细胞色素aa3

D:细胞色素c1

E:铁-硫蛋白

正确答案: 细胞色素aa3

6、关于ATP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体内所有合成反应能量都是由ATP提供

B:ATP在提供高能磷酸键后,转变为ADP

C:能量的生成、贮存和利用以ATP为中

剩余章节答案付费后可长期查看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标签: 东南亚文化答案 意大利文化答案 知到智慧树答案

电大答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当前文章名称

手机号用于查询订单,请认真核对

支付宝
立即支付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你输入的数据有误,请确认!

如已购买,但查不到

可联系客服QQ 55089918 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