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app网课孙子兵法单元测试答案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孙子兵法产生于多少年前?( )
A:3000
B:1000
C:500
D:2500
答案: 【2500】
2、《孙子兵法》作者是孙武,他是春秋末期哪里人?( )
A:楚国
B:越国
C:吴国
D:齐国
答案: 【齐国】
3、孙武在吴国受到了谁的重用?( )
A:吴王夫差
B:吴王寿梦
C:吴王僚
D:吴王阖闾
答案: 【吴王阖闾】
4、孙武刚到吴国后,结识了一个重要的朋友,他是哪位?( )
A:孔子
B:墨子
C:伍子胥
D:老子
答案: 【伍子胥】
5、以下哪本书不属于《武经七书》?
A:尉缭子
B:吴子兵法
C:孙膑兵法
D:孙子兵法
答案: 【尉缭子;
孙膑兵法】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纵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鬼谷子
答案: 【鬼谷子】
2、现代历史上的哪一位伟人对《孙子兵法》很是推崇和精通,并将其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习近平
D:孙中山
答案: 【毛泽东】
3、晁衡、吉备真备在哪个朝代为官十几年后将《孙子兵法》等中国的典籍传到了日本?( )
A:明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答案: 【唐朝】
4、《孙子兵法》的问世比《长征记》 要早多少年?( )
A:十几年
B:两百多年
C:一百多年
D:一千多年
答案: 【一百多年】
5、鬼谷子以孙子兵法教的学生都有谁?( )
A:韩非子
B:庞涓
C:孙膑
D:曹操
答案: 【庞涓;
孙膑】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唐朝的哪位诗人认为有人把《孙子兵法》缩写成了十三篇?( )
A:杜牧
B:杜佑
C:杜甫
D:李白
答案: 【杜牧】
2、《三十六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 )
A:秦朝
B:春秋末期
C:明末清初
D:战国时期
答案: 【明末清初】
3、以下对《孙子兵法》的性质描述是不准确的?( )
A:是一种阳谋
B:实力致胜论
C:方法制胜论
D:讲究的是在战略上采取哲学思维的方式
答案: 【方法制胜论】
4、以下哪一篇不属于《孙子兵法》十三篇?( )
A:《九变篇》
B:《作战篇》
C:《九形篇》
D:《用间篇》
答案: 【《九形篇》】
5、《十一家注孙子》版本的十一个著名人物都包括?( )
A:曹操
B:杜佑
C:孙膑
D:李筌
答案: 【曹操;
杜佑;
李筌】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从孙子开篇首句“兵者,国之大事”可以看出孙子战争视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
A:好战
B:重兵
C:重战
D:其他三项都错误
答案: 【重战】
2、争霸战争是春秋时期战争的主要形态。( )
A:对
B:错
答案: 【对】
3、孙子所讲的速胜作战指导思想适应的是进攻战类战争。( )
A:对
B:错
答案: 【对】
4、春秋时代的大国,一般都是千乘之国,就是指有1000辆战车的规模。( )
A:错
B:对
答案: 【对】
5、春秋时期,周礼的传统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影响力,在军事领域表现为一套军礼的原则的约束。(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最重要的一战,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在此战中得到确立。( )
A:错
B:对
答案: 【对】
2、形篇中“数生称”中 “称”的本意是指权衡,指双方力量的对比。( )
A:对
B:错
答案: 【对】
3、三国中的夷陵之战是对孙子《形篇》思想的最好例证。( )
A:对
B:错
答案: 【对】
4、孙武在谋攻之法中提出的“三非”原则是什么?( )
A:非战
B:非攻
C:非久
D:非危
答案: 【非战;
非攻;
非久】
5、孙武在统御之法中总结了国君危害军队的情况是哪三种?( )
A:縻军
B:疑军
C:惑军
D:羁军
答案: 【縻军;
疑军;
惑军】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孙子是以“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也”定义势的。( )
A:对
B:错
答案: 【对】
2、“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是对战争中主动权的精彩表述。( )
A:错
B:对
答案: 【对】
3、孙武认为什么是用兵如神?( )
A:其他选项都错误
B: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C:因敌制胜
D:先发制人
答案: 【因敌制胜】
4、最早提出奇正说的是孙子。( )
A:错
B:对
答案: 【错】
5、韩信在井陉之战中的背水阵是以正为奇,把正兵当作奇兵用。(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吴楚“柏举之战”中,吴军从楚国的哪个方向长驱直入楚境内,充分发挥了战略奇袭的作用?(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答案: 【东北】
2、“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这是哪一位晚清名臣在书信中的一段切实之论?( )
A:曾国藩
B:林则徐
C:其他选项都错误
D:左宗棠
答案: 【曾国藩】
3、“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是孙子的治气论。( )
A:错
B:对
答案: 【对】
4、“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这句话出自于《老子》。( )
A:对
B:错
答案: 【对】
5、孙子“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的大战略观体现了对辩证法的重视。(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孙武在《行军篇》中讲到了军队在哪几种地区的处军原则?( )
A:盐碱地
B:山地
C:平原地
D:江河
答案: 【盐碱地;
山地;
平原地;
江河】
2、孙武在行军篇中提出敌人渡水来战,己方正确的处置原则是令其半济而击之。( )
A:错
B:对
答案: 【对】
3、地形篇中的挂形具体指可以往,难以返,山高坡陡的地形。( )
A:对
B:错
答案: 【对】
4、孙子在《地形篇》中提出将帅的修身原则是哪几条?( )
A:但求无过
B:退不避罪
C:进不求名
D:不求无功
答案: 【退不避罪;
进不求名】
5、从《左传》中的一些战例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约战、期而后战等传统正趋于坍塌,乘敌半渡而击之在现实中不乏其例。(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诸侯自战其地"是孙武对“散地”的定义。( )
A:对
B:错
答案: 【对】
2、孙武在讲到“同舟共济,齐勇若一时,以吴国与哪一个国家的关系为例?( )
A:晋国
B:越国
C:楚国
D:齐国
答案: 【越国】
3、孙武在《火攻篇》中提出的“三非”原则是什么?( )
A:非得不用
B:非危不战
C:非速不攻
D:非利不动
答案: 【非得不用;
非危不战;
非利不动】
4、《左传》中的“筮短龟长”之说的是哪一个国家的故事?( )
A:齐国
B:魏国
C:楚国
D:晋国
答案: 【晋国】
5、孙武在《用间篇》中提出:“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他举了历史上哪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 )
A:吕尚
B:伊尹
C:伍子胥
D:管仲
答案: 【吕尚;
伊尹 】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孙武认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因素不包括( )
A:度
B:将
C:天
D:道
答案: 【度】
2、孙武认为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是( )
A:时机
B:环境
C:政治
D:经济
答案: 【政治】
3、“合于利而动,不合于礼而止”这一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哪一篇?( )
A:《火攻篇》
B:《谋攻篇》
C:《用间篇》
D:《作战篇》
答案: 【《火攻篇》】
4、奉命在北方防御匈奴时,长期坚守不战的是赵国的哪位名将?( )
A:白起
B:王翦
C:廉颇
D:李牧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