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app大学语文(华北科技学院)单元测试答案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大学语文要“有用”,它要与现实生活相关,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用之处”。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大学语文的“无用之用”就是,大学语文实际上根本没用,但看上去好像有用。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我们既重视文学修养、文化修养的提高,也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大学语文“语”“文”兼顾的原则。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4、大学语文课的最终定位是“无用” 与“有用”的结合。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要学好大学语文,需要我们爱生活,爱读书,爱上课。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论语》书名中“论”的正确读音是( )
A:lùn、lún都不对
B:lún
C:lùn
D:lùn、lún都对
正确答案:【lùn、lún都对】
2、《论语》的古代注本中被视为集大成的是( )
A:何晏《论语集解》
B:朱熹《论语集注》
C:刘宝楠《论语正义》
D:皇侃《论语义疏》
正确答案:【刘宝楠《论语正义》】
3、下面不是《论语》中的语句是( )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正确答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论语》中孔子提出来的最核心对后是影响最大的范畴是( )
A:勇
B:义
C:孝
D:仁
正确答案:【仁】
5、孔子中《论语》中提出的具有理想人格的是( )
A:君子
B:勇士
C:仁人
D:圣人
正确答案:【君子】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道德经》的大致字数是( )
A:一万字一万字
B:五千字
C:八千字
D:超过十万字
正确答案:【五千字】
2、下面古代经典中不是语录体的著作是( )
A:《道德经》
B:《传习录》
C:《荀子》
D:《论语》
正确答案:【《荀子》】
3、下面哪个词语不是《道德经》中经常出现的( )
A:仁
B:道
C:水
D:无
正确答案:【仁】
4、下面哪句不是出自《道德经》?( )
A: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C: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D: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正确答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5、下面成语出自《老子》的是( )
A:大人虎变
B:大匠运斤
C:大方之家
D:大器晚成
正确答案:【大器晚成】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十三经》中唯一的一部文学作品是( )
A:礼记
B:诗经
C:左传
D:尚书
正确答案:【诗经】
2、《鹿鸣》是《诗经》中宴饮诗的代表作,《七月》则是( )诗的代表。
A:战争诗
B:农事诗
C:祭祀诗
D:讽刺诗
正确答案:【农事诗】
3、孔子对《诗经》有一句经典的评价,他说的是( )
A:诗缘情
B:诗言志
C:诗穷而后工
D:思无邪
正确答案:【思无邪】
4、《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昔我往矣,( )。为此春酒,( )
A: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杨柳依依;以介没寿
C:杨柳依依;以介眉寿
D:今我来思;以介眉寿
正确答案:【杨柳依依;以介眉寿】
5、《诗经·七月》中的“葵”字历代注家一直避而不谈,它的真正意思按照元代《植物名实图考》的解释,它的真正意思是( )
A:向日葵
B:蜀葵
C:冬苋菜
D:野葵
正确答案:【冬苋菜】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李白在诗歌史上被称为()
A:诗鬼
B:诗圣
C:诗仙
D:诗佛
正确答案:【诗仙】
2、李白被流放到的“夜郎”在今天的哪个省?
A:贵州
B:西藏
C:新疆
D:甘肃
正确答案:【贵州】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杜甫的(《 》)
A:《春夜喜雨》
B:《登岳阳楼》
C:《绝句》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正确答案:【《绝句》 】
4、李白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因为两人是好朋友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刘禹锡写给()的诗句
A:杜甫
B:柳宗元
C:李白
D:白居易
正确答案:【白居易 】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从柳永之后,宋词进入到一个以慢词为主的新阶段。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2、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抒发了( )的感情
A:思念故国
B:咏史怀古
C:相思怀人
D:羁旅行役
正确答案:【羁旅行役】
3、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具有( )风格。
A:豪放
B:清空
C:旷达
D:婉约
正确答案:【旷达】
4、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蛾眉曾有人妒”一句化用了以下哪部作品的句子?
A:《古诗十九首》
B:《诗经》
C:《离骚》
D:《长门赋》
正确答案:【《离骚》】
5、《暗香》、《疏影》是姜夔创作的咏物词,歌咏的对象是菊花。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在宋词史上,( )是一个结北开南的人物。
A:苏轼
B:柳永
C:姜夔
D:周邦彦
正确答案:【周邦彦】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霍小玉传》的男主角是李甲。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2、凌濛初编撰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这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总称。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3、我国白话短篇小说的源头是宋元的小说话本。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4、红楼梦》的作者是( )。
A:曹雪芹
B:施耐庵
C:吴承恩
D:罗贯中
正确答案:【曹雪芹 】
5、( )不属于文言小说。
A:《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B:《世说新语》
C:《霍小玉传》
D:《搜神记》
正确答案:【《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6、( )不属于唐传奇。
A:《李娃传》
B:《莺莺传》
C:《蜀道难》
D:《霍小玉传》
正确答案:【《蜀道难》】
7、( )不属于章回体小说。
A:《三国演义》
B:《聊斋志异》
C:《西游记》
D:《红楼梦》
正确答案:【《聊斋志异》 】
8、从题材上看,《红楼梦》是一部( )。
A:历史小说
B:英雄传奇
C:世情小说
D:神话小说
正确答案:【世情小说 】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垓下之围”一共写了项羽临终之前的三件事: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西湖七月半》是袁枚的代表作。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李清照
C:钱钟书
D:李白
正确答案:【李清照 】
4、鲁迅先生称赞( )为“无韵之离骚”。
A:《项羽本纪》
B:《离骚》
C:《汉书》
D:《史记》
正确答案:【《史记》】
5、被誉为“小品圣手”的是( ) 。
A:袁宏道
B:袁枚
C:张岱
D:司马迁
正确答案:【张岱】
6、“垓下之围”是( )的结尾部分。
A:《五帝本纪》
B:《史记》
C:《高祖本纪》
D:《项羽本纪》
正确答案:【《项羽本纪》】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长亭送别”是元杂剧《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2、元杂剧《西厢记》的女主角是崔莺莺。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3、越剧最早的发源地是上海。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4、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 )。
A:元稹
B:王实甫
C:马致远
D:董解元
正确答案:【王实甫 】
5、( )是“四工调”时期越剧艺术的开拓者。
A:赵瑞花
B:王杏花
C:姚水娟
D:施银花
正确答案:【施银花 】
6、王实甫在( )中鲜明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口号。
A:《莺莺传》
B:《西厢记诸宫调》
C:《牡丹亭》
D:《西厢记》
正确答案:【《西厢记》】
7、《女驸马》由黄梅戏表演大师( )首演于1959年,当时获得极高的声誉。
A:严凤英
B:吴琼
C:韩再芬
D:马兰
正确答案:【严凤英】
8、陈端生在《再生缘》中成功塑造了一个独立自尊、才华出众的女状元()。
A:花木兰
B:孟丽君
C:黄崇嘏
D:冯素珍
正确答案:【孟丽君 】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出版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的作者是( )
A:胡适
B:冰心
C:郭沫若
D:徐志摩
正确答案:【胡适】
2、新月派主张诗歌创作的“三美”原则是( )
A:音乐美
B:色彩美
C:建筑美
D:绘画美
正确答案:【音乐美;
建筑美;
绘画美】
3、把新诗的情感属性推到高峰的“湖畔诗人”,除了潘漠华还有( )
A:冯雪峰
B:应修人
C:汪静之
D:徐志摩
正确答案:【冯雪峰;
应修人;
汪静之】
4、徐志摩的“三美”理论是借鉴西方与中国的传统格律理论,根据现代汉语的自身特点而进行的理论创造,对现代新诗的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 )诗派的诗学追求,如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等,成为新的诗学传统,影响着后来者的诗歌写作。
A:新月诗
B:朦胧诗
C:湖畔诗
D:象征诗
正确答案:【朦胧诗】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1、( )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爱情题材的小说。
A:《在酒楼上》
B:《故乡》
C:《孤独者》
D:《伤逝》
正确答案:【《伤逝》】
2、《伤逝》哀悼的不只是两个年轻人爱情的悲剧,更是对无爱之人间真实的哀伤。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3、《伤逝》中最大的伤逝之殇是( )
A:人间无爱之真实
B:世界黑暗之面目
C:人性自私之本相
D:人生空虚之本质
正确答案:【人间无爱之真实;
人生空虚之本质 】
4、《三三》首先贡献于现代小说史的,是对湘西( )的塑造
A:风俗美
B:风景美
C:人情美
D:人性美
正确答案:【人性美】
5、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三三》以故事情节曲折见长。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
1、1917年5月,( )首先提出了“文学散文”概念。
A:鲁迅
B:周作人
C:朱自清
D:刘半农
正确答案:【刘半农 】
2、1918年,《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专登短小泼辣的议论文字,掀起了散文改革之风。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3、“苦雨”之苦不仅仅在于外在生存环境之苦,更在于内在心境孤独、落寞之苦。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4、揭示乱世中现代人之存在的孤独感与虚无感,是张爱玲作品“苍凉”基调的第一个表现。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1921年,( )首次提出了“美文”的概念,指出了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在本质上的共通性——审美。
A:徐志摩
B:冰心
C:朱自清
D:周作人
正确答案:【周作人】
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
1、阿根廷批评家因贝特曾指出,有一种文学流派,其作品大多通过神奇的情节“来表现存在于人类一切事物、生活和行动之中的那种神秘”。这个文学流派指的是( )。
A:魔幻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黑色幽默
正确答案:【魔幻现实主义】
2、《百年孤独》中未采用的创作手法是( )。
A:夸张
B:多人称独白
C:象征
D:幻想
正确答案:【多人称独白 】
3、《百年孤独》有两条结构线索,一是对生下猪尾巴孩子所怀有的恐惧,一是神秘的羊皮书稿。
A:对
B:错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